第一批国家级项目
民间音乐
yellow 歌词
左权开花
刘俊麟
“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等地,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因开“花调”歌词的上句常以“xx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因而当地人把这种形式的山歌统称为开花调。
在“开花调”中,不仅植物可以开花,其他东西也可以开花,剪刀可以开花,笤帚可以开花,门塔塔(门塔扣)可以开花,小椅床(小板凳)可以开花,石头也可以开花……总之,一切用来作比喻的东西都可以开花。而这样的“开花”又与下句的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苦相思》:“山药蛋开花结疙瘩,圪蛋亲是俺心肝瓣人。半碗黄豆半碗米,端起了饭碗就想起了你。……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就照见俺圪瘩亲。”
2005年8月,盲人宣传队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一组开花调情歌联唱,情动四座,获得特别大奖
开花调构思精巧,语词新颖,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此外,歌中用本地方言所构成的衬词衬句都堪称
一绝,如“啊咯呀呀呆”、“亲咯旦儿”、“亲呀咯亲呀么呆呀咯呆”等,都极好地凸显了浓厚的地方彩。开花调音调简洁,深情感人,绝大多数由相互呼应的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律进行以级进七声性音阶为主,间或出现大跳音型,用于表现情绪、情感的起伏跌宕,大大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左权开花调大都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所以最易在青年中流传,不用专门学,一听就会。代表曲目有《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会哥哥》、《格旦亲》、《想亲哥》、《土地还家》等。刘改鱼、冀爱芳、石占明等都是开花调的优秀传人。
河曲民歌
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灾难深重。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生活生产方式。由这种年复一年的离妻别子的痛苦人生中自然产生了咏叹人间离苦、别绪、思念、期盼的"走西口"民歌,当地人称之为"山曲"。山曲属山歌体裁。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
山曲唱词内容深刻,曲调丰富。1953年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
我爱你中国 童声
究所)首次到当地采录民歌,短短三个月即记录了一千五百多首唱词和一百五十多种曲调,其中的《三天路程两天到》、《人家都在你不在》、《割莜麦》、《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在你身左右》、《哥哥在东妹在西,天河隔在两头起》等都是词曲皆佳的传世精品。它们在词曲结构方面采用上下句体式,上句起兴,下句表情,往往一个上下句就揭示出一种深邃的感情状态或描绘出一种逼真的生活画面,像"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听见哥哥唱上来,热身子扑在冷窗台"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山曲的曲调则运用并置、呼应、对比等两句体,蕴含有丰富的美学意味。在反映民歌发展历史与民间社会生活状况方面,也具有典型的意义。
绛州鼓乐
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据传绛州鼓乐源于先秦,盛于明清。据直隶《绛州志》载:“岁时社稷,夏冬雨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新绛县志》也曰:“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等等。”绛州鼓乐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
花敲鼓在绛州鼓乐中最具代表性。它所使用的乐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现有十几种敲奏技法,即击鼓边、敲鼓边、墨鼓钉、蹭鼓面、打鼓帮、抽鼓皮、磕鼓环、碰鼓架、单槌滚、双槌擂、槌相搓、
槌相击、槌相打、捶相挑。这些技法构成绛州鼓乐独特的地方彩,这种地方彩与其独特的艺术风
格紧密相连。民间将绛州鼓乐分三路,各路各有常用曲目,南路有《叽呱啦》、《啦呱叽》、《扎咚呱》等,中路有《钉缸》、《麻雀踩蛋》等,北路有《牛斗虎》、《凤凰单展翅》、《狮子撩绣球》等。绛州鼓乐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晋南威风锣鼓
临汾市古为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威风锣鼓作为民间锣鼓艺术的一个品类,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广泛的众基础。
威风锣鼓最早的名称为“锣鼓”,俗称“家伙”,主要分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浮山等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威风锣鼓汲取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华,使自身渐趋完美。
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平阳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县,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行进中边走边打。由于传承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威风锣鼓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流派,常见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乱如麻》、《风搅雪》、《银扭丝》、《倒垂帘》等。
威风锣鼓是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打击乐艺术形式,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威风锣鼓表演者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气势,处
处体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北方汉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的研究中,威风锣鼓都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在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六县(市、区)广为流传。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主要演出场地是古庙会、节日庆典、街头舞台坐场吹打、婚丧嫁娶演出等。八音会的吹打乐器主要为吹奏类的唢呐、笙、口噙子、哑腔;拉弹类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呼胡、板胡、二胡、扬琴、二弦等;打击类的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锣、梆子等。器乐套曲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样景》等31首。
上党八音会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1949年后,晋城所辖境内八音会组织较为普及,特别兴盛。“”时期,八音会演奏活动被禁绝,几乎衰亡。1980年后,八音会又复苏兴旺了起来。近年来,上党八音会曾应文化部邀请进京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演出。上党八音会还在山西省国际锣鼓节和全国“星奖”比赛中获金奖。
目前,以民间组织为主的上党八音会,艺人老化,传承乏人,不少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正日渐流失,急需抢救、保护、发扬、光大。
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是流传在文水县境内的一个独特的民间乐种,因其起源于并主要流布于岳村一带,故又称岳村鈲子。文水县岳村位于吕梁山下的古官道旁,太原盆地西缘。当地人之所以将这种民间音乐称为“鈲子”,有两种解释:一是因其独特的演奏乐器小钹所发出的声音“鈲”而得名。“岳村鈲子”源于祈雨,与当地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紧密相关。
口述资料显示,岳村鈲子原作为当地祈雨仪式音乐流传。由于祈雨仪式在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的独特位置,“鈲子”音乐一方面随着祈雨文化代代相传,并被当地百姓作为祭祀音乐,而保持其作为仪式音乐的庄严性;另一方面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
鈲子音乐使用的乐器有小钹、大钹、大铙、大鼓(雷公鼓),因其乐器的不同组合、独特的敲击方法和演奏姿势等呈现出独特的音响效果。经挖掘整理,“鈲子”音乐现有《雷公闪电》、《普降甘霖》、《喜庆丰收》等曲目。当地人以“阵”指称鈲子音乐演奏时的对性变化,有“双龙出水”、“二龙戏珠”等流动队形和“方阵”、“菱形阵”等固定阵型,与祈雨内容极为契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村鈲子被广泛运用,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当地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影响逐渐从岳村扩大到整个文水县,成了“文水鈲子”。经过多年的恢复整理,文水鈲子音乐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屡次殊荣,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成了文水县传统艺术的名牌。
文水鈲子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其风格豪放雄浑,粗犷奔放,古朴厚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缩影,传承着华夏农耕文化的精髓
最爱你的笑dj
五台山佛乐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支系因有顶似平台的五座山峰而得名是全国惟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是在法事仪式中对各种经文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和“直数”四种形式。“器乐”是由若干件乐器和法器组成乐队为经文诵咏中的部分曲调进行伴奏或单独进行器乐演奏。器乐演奏的乐曲称为“小曲”。
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谱系是“工尺谱”以师父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五台山僧人在点笙(调音)方面有独特的技术手段和调音法。
五台山佛教音乐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始终沿用随佛教进入中国的“歌赞”、“转读”、“唱导”等形式而且还保存有唐宋以来各时期流行的歌曲和乐曲。其中常见的早课曲目有《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等晚课曲目有《弥陀经》、《忏悔文》、《蒙山文》等。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音乐艺术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五台
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除五台山所属地域外在整个北方及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河曲二人台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盟、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民间文学
董永传说
董永口传文化起源于山西万荣县。该县西邻黄河、东有稷王山,汉代称汾阴县。
董永传说具有以下特征:1、始源性。即表现出该传说的生态初始面貌。传说嫁给董永的是田家窑的田仙姑娘,不是天仙女。本系人们口耳相传中“田”与“天”同音将“田仙”误为“天仙”,从而使故事神话化。2、民俗化。如织“合婚布”是晋南传统的农村手工业形态,传说中便有织布还债的情节,富有生活情趣。3、唯一性。流行在河东地区的十个左右的董永故事,都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4、牢固性。两千年来,当地老百姓对文献记载“仙女相助”于不顾,始终坚持追求董永的是田仙。民俗中的用“合婚布”的习俗也沿袭至今。现在当地的一些现代化的纺织厂还生产这种“合婚布”供人购买。这些民间传说就象活化石,忠实完整地记录农村青年董永的真实人生,使传说成为一幅动态的画卷。
河东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五大民间传说中董永故事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古代大孝
子虞舜生于此,舜成为后世楷模。董永便是在舜的孝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现代先进文化指引下,批判地继承孝文化传统,对加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新型道德伦理的建立,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间舞蹈
狮舞(天塔狮舞)
山西襄汾其陶寺的狮舞始于隋唐时期,历经宋元明清,经久不衰,被称为“天塔狮舞”。
天塔狮舞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令人惊叹;表演过程内含科学的力学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护措施,看上去险实则无险;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天塔狮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堪称一绝;这种高台表演,空中造型优美,显示出动人的魅力。
天塔狮舞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绝技。天塔狮舞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山西省第一届及第三届广场文化节金奖。当前,抢救、保护、研究狮舞,对美学、民俗学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乐嘉结婚了吗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南部,自古为西通陕甘、东达豫赵的咽喉要地。翼城花鼓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在唐朝的贞观年间就有了翼城花鼓,翼城杨家祠堂牌匾上写道:"唐太宗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热哄哄。"落款为大唐贞观三年正月。《翼城县志》"国戚卷"载:"明万历年间李太后回翼城省亲赏花鼓银子三千两。"可见冀城花鼓在明万历以前就已存在。由清代至今,翼城花鼓已成为百姓庆丰收、祭祖先的例行表演形式,所谓"绕城西北东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即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翼城花鼓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表演形式以进行表演和广场表演为主,也有舞台表演。其乐器比较简单,有花鼓、大苏锣(也叫"背花锣"或"大锣")、呆锣(也叫"斗锣"或"引锣")、小战鼓(俗称"救鼓子")等。曲牌则有"五流水"、"花流水"、"五槌"等,唱腔多为当地民歌,一般由花鼓手和女苗子领唱,众人齐和。
翼城花鼓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后人了解古代翼城的社会变迁、历史沿革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同时它也是音乐学、民俗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共和国50周年大庆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进行表演的就是翼城花鼓。挖掘、整理和保护翼城花鼓,对进一步丰富民间舞蹈将起到积极作用。
走兽高跷
走兽高跷艺术是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走兽高跷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兽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下来,虽经多次修补,原貌仍存。其兽头和兽身由技术很高的艺人做出模型,用麻丝、麻纸、细绳、细竹、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而成,并涂以五颜六,外形威武而精美。其制作方法,尤其是饰演方法至今秘不外传。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分为南、北阳城,北阳城的走兽包括:独角兽、貅狼、麒麟、鳌等,南阳城的走兽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
走兽高跷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时下,走兽高跷这一民间舞蹈活动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和传承。
传统戏剧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宝钏》、《打金枝》、《算粮》、《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蝴蝶杯》、《斩十王》、《访白袍》、《回龙阁》、《九件衣》、《杨八游春》等两百多个。
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别。传统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由梆胡、二弦、三弦、四弦、笙、笛、唢呐等组成,武场乐器由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战鼓、堂鼓、碰铃、小音锣等组成。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响,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畅、稳健粗犷的特点,同时又结合当
地的民歌小调,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体的唱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质朴淳厚、豪爽大方的性格。
在戏曲发展史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中,北路梆子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但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北路梆子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同时代拉开了距离,那种万人争睹的景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传承乏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北路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正盼望着有关方面能对其加以抢救和保护。
繁峙秧歌戏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繁峙秧歌戏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域。
“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广大众的喜爱,并流传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
繁峙秧歌戏的剧目有86个,经常上演的七十多个,其中有早期的民间小戏,又有逐渐发展的连本大戏。繁峙秧歌唱腔结构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其中板腔体的基本板式有10种,曲牌体的“训调”有17种,另外还有若干个小调,器乐曲牌75个。
繁峙秧歌戏是由民间舞蹈演变成为戏曲的,至今仍存留有演变过程的痕迹。尤其它的唱腔融汇了多种类型戏曲唱腔的形式,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小狮子丢丢
晋北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流行于晋北二十余县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
术流派。道情音乐约于金代流入晋北一带,以曲牌体说唱形式广泛活动于民间,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清代中叶,搬上舞台,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其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清末民初,职业班社林立,著名艺人辈出,为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著名的职业班社有杨侉子班、武为周班等,名艺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
晋北道情的代表剧目,主要是宗教故事和劝善故事,如《韩湘子出家全图》、《庄周梦》、《郭巨埋儿》等,还有一些生活小戏和移植剧目如《老少》、《八义图》等。其唱腔曲调,相传有72大调,若干小调,今存套曲13种96曲,如《大红袍》、《皂罗袍》等。其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等,武场有渔鼓、简板、单皮鼓、大锣等。表演重文轻武,重唱轻做。均为男演员扮戏,建国后始有女演员登台演出。
晋北道情是我国北方道情的缩影,是研究民间宗教音乐和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在,晋北道情只有右玉县的一个剧团在勉强度日,举步维艰,其生存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几乎临近消亡状态。
晋剧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
、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晋剧唱腔丰富,包括乱弹、腔儿、曲子几种,板式多变,表现力强,如乱弹板路就分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滚白7种。晋剧传统乐队由9人组成,分文、武场两种,文场伴奏乐器为呼胡、二弦、三弦、四弦“四大件”,武场则采用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等乐器。晋剧脚行当主要有须生、正旦、大花脸“三大门”和小生、小旦、小花脸“三小门”,表演粗犷豪放,富于激情,不仅继承了梆子戏表演中的绝技,而且在翎子功、帽翅功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晋剧在山西地方戏剧、音乐、民俗、历史等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