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2021年第2期
MODERN MUSIC 艺术歌曲《山中》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黑girl为什么解散
杨坤苗雨
[摘要]艺术歌曲(Art Song)是声乐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是与民歌(Folk Song)相对而言的,专指作曲家用精致的技巧创作的由钢琴或乐器伴奏的歌曲,这种体裁的歌词大多取自
著名诗人的诗歌,人声和伴奏具有相同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起步较晚,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
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意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1]本文以艺术歌
曲《山中》为研究对象,从歌词文本、曲式结构、演唱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山中》的艺术特征与演唱
处理。
[关键词]《山中》;艺术歌曲;艺术特征;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2-0118-03
一、创作背景
《山中》是由著名诗人徐志摩于1931年4月创作,属于他的后期作品,是为正在病中的林徽因而写。两人的感情经过不断变化,最终也只是保持着与爱情不同又超出友情的关系。这首诗便是徐志摩看见昔日的才女今已如此消瘦,便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写下此诗,寄托相思之情。
陈田鹤原名启东,20世纪30年入上海音专并拜入黄自先生门下。后成为中国杰出的作曲家,在其歌曲创作中可以发现,他是在其师黄自先生的创作之路上进行延续。受环境影响,陈田鹤从小就表现出了对诗歌的强烈兴趣,尤其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学,这使得他的作品大多都以诗歌为歌词。
陈田鹤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其师黄自在选词和作品风格上都很接近。但与黄自相比较,陈田鹤进行了革新。陈田鹤选择诗词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易于上口的,从而表达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对爱情的向往。演唱陈田鹤的艺术歌曲时,时常会感受到一股清爽之气,有一种诉说的感觉,娓娓道来,时而喜时而忧。抒情性很高,使得个人主观感受得以宣泄。在人声方面,注重旋律感,多使用连音与八度音程的大跳。这就要求演唱者对声音要有出的控制力,气息的连贯也是必不可少的。[2]其师黄自
就算全世界离开你还有一个我来陪则经常使用含蓄隐秘的诗词为题材,作品较为委婉。这就使得陈田鹤在风格上与其师黄自形成了不同。
二、歌词赏析与审美追求
(一)歌词赏析
中国艺术歌曲多以诗词作为歌词,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收稿日期]2020-08-05
[作者简介]杨坤(1996—),男,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苗雨(1971—),男,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
长、教授。(徐州221116)类型:古词古曲;古词今曲;今词古曲;今词今曲。中国艺术歌曲从声、曲、词都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韵味。艺术歌曲《山中》属于今词今曲,其特点为内涵开放、形式自由。诗词是诗人抒发自身情怀的途径,通过对诗词的分析可以发现诗人的文化思维。所以,在演唱诗词艺术歌曲之前,要多对文本进行品味、分析。
《山中》原文
庭院是一片静,听市谣围抱,织成一地松影,看当头月好。不知今夜山中,是何等光景,想也有月有松,有更深的静。我想攀附月,化一阵清风,吹醒松春醉,去山中浮动。吹下一针新碧,掉在你窗前,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
这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彩的诗歌。通过唯美的歌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歌颂。品味诗歌,我们似乎置身于这样的场景:院子外是嘈杂的城市,诗人却抓住了那一份天然的安宁,诗词的字里行间都使读者置身于这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空中挂着皎洁的明月,婆娑的松影映照在院子当中。诗人站于院内,观赏此景,心中想的确是山中的景象与佳人。全诗第一节描绘了春夜实景,将人们带入到庭院安静的氛围之中。诗人内心平静,听着市谣围抱,但他的沉思却将他带到庭院之外。诗的后半部分是虚景,是诗人纯然的怀想。以一句“不知今夜山中”为转折,虽是“不知”实是“想知”,想的是今夜山中定也是这般宁静安详,有月有松。诗人无法亲自前往照料,只想把思绪化作一缕清风,去吹醒山中的松,将新绿的一枚松枝吹到她窗前,但不能扰她安睡,只是柔声诉说,伴她进入梦乡。《山中》就像一首优美的轻音乐,给人以流畅、圆润、和谐的自然美感。
(二)审美追求
将诗歌与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产生了艺术歌曲。艺术歌曲不仅拥有艺术性,其文学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广受世人的喜爱。陈田鹤创作艺术歌曲多选用唯美的诗词,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118
其一,歌颂爱情。以赞美自然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借物抒情。如《山中》《牧歌》《怀念曲》等,歌词中描述的自然景象通常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这样更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其二,时代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正在遭受战火的摧残。社会的动荡,国家的衰败,作为爱国知识分子的陈田鹤,将自己的情感写进作品,希望挽救中国。在作品中使用朴实的语言,舍弃华丽的辞藻,让听众可以直观地体会作品的含义。其三,选用唐、宋诗词。在创作上使用民族的五声音阶,表达了他的民族情怀。音乐上更清新、简单。由此看来,陈田鹤的艺术歌曲涉猎各个题材,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他的创作,在使广大众能够听懂的同时又提高审美,完美融合的雅与俗,呈现出一种雅俗共赏之美。
《山中》是1931年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回信,也是在徐志摩意外离世的那一年。从审美角度而言,整篇诗歌没有像情诗一样露骨宣泄,也没有像写给友人一样平淡节制。诗中是运用了含蓄内敛的暗喻,将那一缕情思细腻入微地表达出来。
从美学及曲式结构来看,陈田鹤尝试在作品中融合五声调性,使作品富有民族风格。《山中》的创作,体现了陈 田鹤作品的独特魅力。他在音乐中将自己内心无法向别人吐露的心声变成旋律来宣泄,这也正符合了徐志摩透出诗词来表达内心的初衷。在演唱时,应体会歌词传达出的意思,其实是徐志摩对恋人的柔声倾诉。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会唱还要懂得如何去唱。演唱者必须要拥有纯净度很高的声音,在气息与声音控制方面要做到收放自如,这样才能很好地表达出全诗的意境。
三、《山中》的音乐特征
歌曲《山中》可分为三部分,主调是降A大调。全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再现段则延续了A乐段的主题乐思,发展成为了第三乐段。曲式结构图如下:
再现单三部曲式
引子+A+B+A'+尾声
justin lee(1-2)(3-18)(19-29)(30-38)(38^0)
2444444442
(一)1—18小节为第一部分,3/4拍,降A大调,旋律为典型的起承转合。
1.第1小节一第2小节:是声乐部分出现之前的两小节引子,奠定曲子静谧的基调。伴奏由单音到和弦,使音乐有种由远及近飘然而至的感觉。
2.第3小节一第6小节:声乐部分开始进入,此时需要伴奏为最弱音以达到和人声构成弱声的效果,突出静谧的夜晚,庭院一片安详。
3.第7小节一第10小节:声乐部分出现了和伴奏音型相对称的三连音音型。伴奏在八度的衬托下使音乐更为沉厚。第9小节,出现了短暂的离调,小字一组降d的还原
杨坤苗雨:艺术歌曲《山中》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
仿佛使歌曲的意境产生变化,片刻以后,仍然回到降A大调结束。
4.第11小节一第14小节:歌曲力度渐强,和声的密度也在加大。随着歌词情绪的提高,旋律也在上升。
5.第15小节一第18小节:此处为歌曲“合”的部分,最后结束在主调主和弦的和声上。
(二)19—29小节为第二部分,6/8拍。
1.第19小节一第22小节:这里使用了小七和弦,歌曲在和声的变化中有了更深层次的意境。伴奏上琶音是主
要手段,人声则以一种连线的感觉被伴奏衬托着,充满浪漫主义氛围。
2.第23小节一第29小节:这里歌曲开始转调,由降A大调转至E大调,直至29小节回到原调上。这里出
现了陈田鹤的标志性手法,八度的大跳给旋律营造出一种波澜起伏的感觉,在伴奏上则使用了五连音与琶音的分解和弦,密集感十足,如影般衬托着声乐部分。
(三)30—40小节为第三部分,3/4拍。
是由第一部分变化而来,两句体,tempol,让整部作品前后呼应。调性与伴奏织体应与第一部分一样,但要更加抒情缠绵。伴奏要与声乐部分相互呼应,音乐减弱减慢,最后结束在主和弦上。
四、演唱处理
艺术性高是艺术歌曲的主要特点,从而对演唱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和艺术修养。《山中》这首歌曲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内心独白,演唱时适合采用轻声、半声,有着含蓄的感觉。保证声音的纯净,符合诗的浪漫意境。
(一)情感处理
声乐演唱需要投入情感,但在演唱中国诗词艺术歌曲时要强调诗意,不需要戏剧性的情感冲突和迸发,需要的是细腻柔美。演唱《山中》时要体现诗歌展现的浪漫主义情怀,将诗词与曲调完美结合。同时一定要牢牢抓住其中心思想,就是徐志摩表达对情人的眷恋爱慕之情。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要会想象,想象诗人在《山中》里所处的环境与氛围。演唱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心灵交汇,想象都是不可或缺的。想象力越丰富,越能够深层次地感受作品内涵,清晰地表达感情,使听众从演唱者的声音中领会到情感与意境。
演唱者若想要完美表达自己情感,充分发挥想象,需要自身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如演唱《山中》一类艺术歌曲,需要平常观察体验自然景,还需要爱情经历,这可以通过多看戏看电影,揣摩诗词来积累。总之,情感表达是动人的关键。
(二)演唱技术处理
1.气息呼吸
呼吸乃歌唱之源,演唱艺术歌曲需要较高的气息控制力,要在气息支持下完成每一个乐句。如果吸气不足,吐气不均的话,就会出现漏气,声音虚甚至破音的情况,乐句唱不完整。在运用气息时,首先要按照旋律本身的要求来进行。在演唱艺术歌曲时,要尽量地将呼吸保持住,做到声断气不断,因为艺术歌曲都带有叙事性的感觉。此外,在运用气息时,必须要按照歌词的意思,把握好轻、重、
恨幸福来过 金钟国
119
当代音乐•2021年第2期
缓、急。例如歌曲《山中》的第23到27小节中间只有短暂的换气,这就需要良好的气息支撑才能保证词意的完整性。首先就是在唱之前将气吸到三分之二,用大脑控制横膈膜,不能让气息上浮。在唱“醒”的时候,虽然是高音,但是不能送气太多,不然坚持不到整个乐句的结束。在“醉”与“去”之间的补气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保证歌曲的完整性。
jax谱例1:
2.歌唱咬字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应做到“字正腔圆”,意为咬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中国语言的特点,可将一个字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在演唱时要做到咬字头,吐字腹,归字尾。如第9小节中的“看当头月好”中的“月”,字头为“y”,咬字口腔部位靠前的同时,软腭一定要抬高保持声音的立体感。字腹为“u”,这是声音位置的基础,字尾“e”是这个字的收尾阶段,归韵要快,不然会含糊不清。归韵的准确与否也决定了下一个字的字头能否正确咬住,这决定了乐句的连贯与流畅。此处有一个三连音“看当头”,音程跨度较大,一字一音,在演唱时一定注意咬字清晰。
有了正确的咬字吐字,歌唱语言的流动性才能形成,歌词的意思才能传达给听众。歌唱者要把握住每个字的特性,做到出声准确,归韵干脆,让听众体会到中华语言之美。
谱例2:
3.速度力度
速度与力度直接决定了情感的表达。抒情的作品若唱成了进行曲的速度,那么将会直接违背曲作者的意愿。所以正确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也是极其重要的。作品《山中》标识的速度是Andante(行板,缓慢的),速度在60到66之间,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一速度。力度的表现亦是如此,歌曲的开头
“庭院是一片静”所描绘出的一幅幽静,平稳的画面和感情。演唱力度为P(弱),伴奏又为PP (较弱)在其衬托之下,静的感觉更加突出。
谱例3:
庭院是一片静
(三)钢琴伴奏的衬托
一般来说,人们经常认为钢琴伴奏就相当于声乐演唱的“绿叶”,不起关键作用,所以演唱和钢琴伴奏的关系就被人视作是“主角、配角”的关系,但这种观念显然是有局限性的;还有人说,“钢琴伴奏就好像是水,合作则好似是舟,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这种理解表现出两者间的相互统一的整体关系,具有密切的联系,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转换。因此,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互相对立,产生冲突。在两者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可以让整体的声乐水平得到更好的呈现,进而促进钢琴伴奏的进步。钢琴在 整体声乐表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需要得到认可,要拒绝“钢琴伴奏是不重要的陪衬”的错误观点,同时还要反对另一种极端,也就是过分强调钢琴伴奏重要性的观点,而是要推崇两者间和谐共生,完美配合才能产生好的表演效果的理性思维。将两者联系起来,不仅能够运用钢琴演奏的优势,发挥其挖掘声乐潜能的作用,更能为演唱创造更多的艺术发挥的可能性,创造出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美好结合。只有两方面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最完美的效应。
艺术歌曲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钢琴伴奏。钢琴在伴奏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独立进行的个体,应当是和演唱者做到相互补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构成一个整体。作曲家在主旋律上只进行了一部分的感情宣泄,而在伴奏部分则进行了另外一部分无法简单宣泄的情感。钢琴伴奏还起到了渲染气氛、刻画形象、定义曲目基调、衬托人声的作用。陈田鹤在伴奏中营造了一种如梦的感觉,伴奏旋律紧密,张弛有度,忽而如同海风般凉爽,忽而如同暖阳般柔和,忽而又如同黑雾般沉闷,给听众带来了无尽的遐想。
结语
到目前为止,中国艺术歌曲已经发展了近百年。与西方艺术歌曲不同,中国艺术歌曲是一个不可以望文生义的广义的概念。它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有着不同的受众体。它既有着德奥艺术歌曲的特征,又与我国的传统音乐的特点相结合,加之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形成了中国特的艺术歌曲。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作曲家们,为中国艺术歌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通过对陈田鹤艺术歌曲风格进行分析,对《山中》的歌词进行赏析,以及对如何演唱处理进行研究,对艺术歌曲有了更深地了解,也夯实了今后在研究和演唱艺术歌曲道路的基础。
注释:
[1]陆在易•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08):
34—35.
[2]李畅畅•陈田鹤艺术歌曲演唱与声乐教学价值研究[D].北方民
族大学,2016.
(责任编辑:张洪全)
等一分钟 歌词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