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及其演唱意义
作者:***
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07期
anna graceman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也在不断进步,作为中国美声学习者,应该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声乐理论和演唱方法,并与中国的语言发音相结合,用正确的声音概念去指导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加快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和前进。其中艺术歌曲以其深邃的人文精神,含蓄内在的诗意,高妙的人声技巧,抒情的格调,适合的艺术规范成为声乐艺术的范本之一,促进和繁荣着声乐表演艺术。
        【关键词】艺术歌曲;演唱;古诗词
        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出现了一种极为重要的音乐体裁——艺术歌曲。本文以这个时期的艺术歌曲为例,因为它是作曲家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走向专业创作最终达到完善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作曲家追求民主、自由、崇尚个眭、抒发崇高情感、反映时代、民族、个性精神的集中体现,预示着中国人从文化心理上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审美理想与情趣,
沙龙歌词开始了中国音乐向专业化、正规化发展的道路。
        一.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擦皮鞋歌曲
梁汉文好听的歌
        (一)以古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
你不爱我 歌词
        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这一类创作中有青主的《大江东去》(【宋]苏轼词)、《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词),黄自的《花非花》(【唐]白居易词)、《点绛唇·赋登楼》(【宋]王灼词),陈田鹤的《枫桥夜泊》(【唐】张继诗)、《春归何处》(【宋】黄庭坚词),谭小麟的《彭浪矶》、《春风春雨》(【宋]·朱希真词),周淑安的《纺纱歌》([明】裴彼词)及刘雪庵的《红豆词》(【清]曹雪芹词)等。其内容多表现为借用古代诗词来表现时人的内心感受,其中有表示离别思念的如《我住长江头》;有触景生情的如《春归何处》、《枫桥夜泊》;表现强烈爱国精神的如《大江东去》和表示爱情的《红豆词》等等。尤其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在整个保持中国式清雅高洁的气韵中,又鲜明地表现了各自的艺术特。如《大江东去》的豪放深沉,《我住长江头》的脉脉深情,《南乡子》的激越慷慨,《点绛唇》的豪放含蓄,《花非花》的飘逸温情,《卜算子》的古朴深邃等等。这些作品抒发
最后一次17岁了作曲家细腻的个人感情,“借古生情”、“借古抒怀”或“借古喻今”,用音乐家的情调来寄托当时中国文人的理想,并出于对当时动荡时局的躲避,大都在作品中反映出一种伤感、惆怅、痛苦的情绪,带有明显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唯美主义艺术审美观,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