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声音》 教学设计
  《听听声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学会倾听声音,学会对各种不同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加以适当地判别。
  3、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能够区分、鉴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加以归类。
  2、难点:对声音的高低,强弱能加以区分和鉴别。
  三、材料准备:
  大小音叉、大小不同的铁钉、敲击的棒子。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能积极的提出问题、想法和建议,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在”观察和描写各种各样的声音及声音的变化”等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游戏”猜猜谁在说话?”
  1、师生互动:
  导言: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些老师?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一个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所有同学趴在桌子上,老师请其中一位同学对在坐的教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其他同学听听是谁在和老师说话?
  2、你猜出了他是谁吗?怎么猜出来的?
  3、引出课题。(听听声音,得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二)探究活动
  1、倾听、感受声音。
  (1)你仔细地全神贯注地倾听我们教室内和教室外的声音吗?
  (2)交流:你刚才听到哪几种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写在下发的白纸上并把这些声音分成二类)学生说,教师板书。
  (3)你能简单说说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得出结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
  (三)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引导学生认识音叉,知道它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节器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a)用轻重不同的方法敲击音叉,使它发声。
精彩铃声
  ( b)轻重不同的方法敲击音叉,声音不同在哪里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边敲,边听,边判别声音的区别在哪里?(可提示用高低,强弱来判别)
  (2) 我们分组来玩玩,在玩的过程中要想办法让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来。
  (3)汇报实验结果,并记录在书本。(边说边做)
  教师总结: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即音高不同;轻重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物体时,发出的声音强弱是不同的。
  (四)分辨声音的能力。
  让我们再来用大中小一种不同的铁钉试试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有何不同,看看你对声音的倾听是否有了更细微的观注。
  学生实验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五)、练习巩固(判断)
  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的发出的声音高。
  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3、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生仪器。
  (六)、回顾整节课的内容。
  教师小结:  学会倾听自然界中各种声音;很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敲击的轻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但不会使高低发生变化。
教学目标:1、欣赏《糖果仙人舞曲》,感受童话的神秘气氛和乐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谢谢爱  2、学唱歌曲《小红帽》,能唱准、唱整齐,并能给歌曲配上打击乐伴奏和律动。
  3、通过《喇叭花》的游戏,学习分辨音的高低。
  教学准备:课件、钢片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在钟表店里》律动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教师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的王国,听听那些用音乐来讲述的美丽故事,好吗?
  二、欣赏《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糖果仙人舞曲》边听边想象。
  2、讨论自己所想象到的情景。
  3、教师出示糖果,讲讲故事。
  4、再听乐曲,想想糖果仙人是怎么样跳舞的。
  教师一边辅以简单的示范动作。
  5、边听音乐,一边和糖果仙人一起律动。
  6、了解乐曲所用的乐器,并给乐曲配上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提醒:这么好听的舞曲,你们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出示钢片琴(简单示范)。钢片琴的音清脆、富有童话彩,很适合表现这首乐曲梦幻般的彩,要是请你来用小乐器为乐曲伴奏,你会用什么乐器呢?
  师生讨论。
  7、再听乐曲,一边伴奏一边律动。
  三、游戏:分辨音的高低。
  1、教师引入:不管是什么好听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个的音组成的,每个音都有固定的音高,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分辨音的高低。
  2、听听哪个音和图上喇叭花的音高相同。
  3、分辨两个音的高低。(教师予以奖励)。
  四、学唱歌曲《小红帽》。
  1、谈话引入:出示小红帽,引出小红帽的故事。
  2、边听《小红帽》歌曲的伴奏录音,边讲故事。
  3、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说说小红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听歌曲录音,说说小红帽说了什么。
  5、跟老师读读歌词。
  6、戴上小红帽,在音乐伴奏下演演小红帽,读读歌词。其余学生为之伴奏。
  7、跟琴学唱《小红帽》。
  8、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边跳边唱。
  9、伴奏。
  五、小结。
课题
第二课:劳动号子
课时:3-1
序号:5
教学目标
一、了解民歌的起源及劳动号子的特点。
二、通过欣赏《打夯歌》,感受劳动号子的音调和风格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板书、图片、录音。
教学过程
分步目标
预设活动过程
个性化思考
一、唱唱。
 
 
 
 
 
 
 
 
二、了解民歌。
 
 
 
 
 
 
 
 
 
 
 
三、欣赏《打夯歌》。潘霜霜 林峰
 
 
 
 
 
 
 
 
 
 
 
 
 
1、教师出示。(略)
2、听琴演奏旋律。
3、跟琴轻声唱。
4、指导运用气息,唱得有弹性,有力度,咬字要清楚。
提醒坐姿:坐前半张凳子。上身挺起。
气息:运用小腹的力量支持声音。轻,但不等于虚。
 
1、板书:民歌。学生说说自己对民歌的了解,自己知道哪些民歌。
2、教师介绍:民歌是由人民众集体创作的歌曲,它往往通过人们口头世代传唱而流传于某些地区,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3、板书民歌的类型: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4、学生看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介绍“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产生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曲调粗犷有力。
 
1、出示图片,了解什么叫打夯。
2、初听,感受。
3、讨论它的特点:
(1)、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有点类似与劳动的吆喝。
(2)、音调:粗犷有力,起到一个“发力”的作用。
(3)、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4、复听,再次感受劳动号子的以上特点。和着音乐做一做打夯的动作。
5、跟录音学唱。
比比谁学得最好。(有没有把打夯的力度与节奏表现出来,教师对感受得到位的同学予以表扬)。
 
 
 
 
[1] [2] [3] 下一页
第十课  亲爱的回声
可不可以和你在一起
                                              谈笑
一、        教学内容
唱  《亲爱的回声》
认  6/8的有关知识
做  为旋律划分小节
二、        教学目的
(一)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用鲜明的 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力度效果。
酷狗音乐
(二)  知道6/8拍的含义及其特点,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6/8拍的旋律。
(三)  通过做一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对6/8拍的认识。
三、        教学准备
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师生谈话。
导入聆听《亲爱的回声》
大自然有许多奇妙的现象,你知道的有哪些?它是怎么产生的?你来听一听,音乐里有什么奇妙的现象?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
好,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亲爱的回声》
生答。
 
 
回声。
 
二、做简单的回声游戏;
 
生学
 
怎样表现回声?
你觉得可以用怎么样的声音来模仿回声?请大家小组讨论。
我们来唱一唱。
强:F
弱:P
 
我这里还要一首关于“回声”的歌曲,你们听——《亲爱的回声》
 
你听完以后,请告诉我,它是几几拍的?
 
 
 青花瓷 伴奏
可以用怎样的身体语言表现?请同学分小组讨论。
 
我们来跟着音乐感受一下。
6/8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 ○ ○ ○
强 弱 弱 次 弱 弱
        强
 
    发电报游戏
我这里有几条6/8拍的节奏,请你们跟我拍一拍。
 
 
 
 
 
同学们拍的可真不错,下面玩一个“发电报”的游戏,看看哪组拍的又快又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