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我一生唱过四首《国歌》,最喜欢最自豪的就是新加坡国歌
今年是李光耀诞辰100周年。
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 ,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
新加坡建国总理,被誉为“新加坡国父”。2018年12月18日,李光耀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领导人唱过四个国家四首《国歌》 ;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被迫”独立的。这两件事,恰恰都让李光耀遇上了。
一般人说爱国, 是“小爱”、是特指自己的“祖国”;而李光耀的“爱国”是“大爱”、是泛指,他不但爱自己的祖国--中国;也爱这四首《国歌》的“四个国家”,同时爱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一般国家的国庆节是欢天喜地,李光耀的国庆日却是“伤心流泪”。58年前的今天--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赶出来了”,李光耀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写道:过去50年的政治动荡,我就唱过四首国歌:英国的国歌《天佑吾王》,日本的国歌 《君之代》,马来西亚的国歌《我的国家》,最后是新加坡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第一首,
英国国歌 《天佑国王》
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李光耀早年唱着英国的国歌长大。英国的国歌歌名是《天佑国王》( 又译作《天佑吾王》或《上帝保佑国王》),女性君主在位时称之为《天佑女王》( 又译作《上帝保佑女王》)。
英国的国歌是数个共和联邦王国和英国皇家属地,作为国歌或皇家礼乐使用的颂歌。新加坡作为英国的“属地”,自然要唱英国的国歌。
1959年,新加坡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当时有人提出,要把象征英国殖民地的“莱佛士塑像”拆毁掉。李光耀认为,“莱佛士塑像”不能拆,一拆,人们就会以为新加坡的国家变了、制度变了,人心就不稳定了,这会影响外来的投资。
新加坡虽然“独立”了,但是一切政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不但延用英国的制度,而且李光耀一再挽留英国的驻军,延期撤出新加坡。因为英军一旦撤出新加坡,将对新加坡为英军服务的三产影响很大,许多人就会丢掉饭碗。
《天佑国王》歌词:
上帝护佑国王/女王,
愿其万寿无疆,
天佑国王/女王!
常胜利,沐荣光;
孚民望,心欢畅;
治国家,王运长;
天佑国王/女王!
第二首,
日本国歌《君之代》
日本的国歌名称为《君之代》,通篇只有28个字,可谓非常符合岛国短小精悍的思想,而这首歌最早被创作出来还是在1868年前后,当时的日本发展刚刚起步,还未有国歌的概念,直到一位名叫威廉的英国军乐团教师到达横滨后,才提议日本创作属于自己的国歌,并且这首《君之代》也是由这位英国老师谱曲创作的。
李光耀在日治时期(1942年--1945年)也是经常要唱日本国歌《君之代》的。二战结束后,李光耀对日本不但不“记仇”,而且感谢日本对新加坡的投资。二战后,新加坡与日本的关系一直非常好。
在新加坡,有为纪念二战建立的“和平纪念碑”;有为死亡的日本人建立的墓地;有日本文化的公园--星和园。目前,这两个国家经常是全世界免签证国家“并列第一”。
《君之代》歌词:
天皇统治传千代
一直传到八千代
直到小石变巨岩
直到巨岩长青苔阿宝
第三首,
马来西亚国歌《我的祖国》
马来西亚的国歌名称叫《我的祖国》 ,1957年8月5日,该委员会决定采用霹雳州州歌的旋律,因为它具有传统南洋风味。最后,此歌曲于1957年在吉隆坡被正式宣布成为马来亚的国歌。
金晨前男友1963年到1965年,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联邦,那时,新加坡唱的都是马来西亚的国歌。
马来西亚为什么要把新加坡“赶出去”?其主要原因还是”平等问题“,马来西亚实行的是“马来人优先”的政策。而李光耀坚持,马来西亚人和华人“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黄幻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赶出去”李光耀为什么流下“伤心的眼泪”,因为当时李光耀认为,新马分开后,新加坡会成为一个“没有躯体的心脏”,难以独立生存下去,所以他流下“伤心的眼泪”。
《我的祖国》歌词:
我生长的地方各族团结
前途无限无量
但愿上苍
福佑万民安康
祝我君王
国祚万寿无疆
最后一首,
新加坡《国歌》的故事
track8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国歌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国歌之中,凝聚了整个国家的精神和历史传承。每一个国家的国歌都有一个“故事”,新加坡也不例外,也有“故事”。在老一辈建国一代领导人的著作里,对新加坡《国歌》的设立、确定的过程,都有详细的记载。
新加坡原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国歌,因为新加坡建国的历史很短,只有五十多年。开始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战后,一段时间又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1959年,新加坡获得“独立”后,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邦”,那时不能说是完全的“独立”,因为其外交与国防均由英国负责。在军事、外交等方面,仍然由英国决定,新加坡只是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邦”。
1963年,新加坡又并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与马来西亚分开,新加坡才正式独立,“国歌”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新加坡的《国歌》,经历了 从“会歌”、“邦歌”到“国歌”的过程,它不但与该歌的作者朱比赛密切相关,也涉及李光耀,以及拉惹勒南、 王永元、杜进才等新加坡建国一代领导人 。
普通歌曲成“会歌”
新加坡国歌《前进吧,新加坡!》,原来并不是“国歌”,而是新加坡争取脱离英国自治管理的时期,朱比赛谱写的一首普通歌曲。
《前进吧,新加坡》创作于民族主义高涨的1956-57年,词曲作者朱比赛(Zubir Said)。 在维多利亚剧院1958年9月的开幕典礼时,这首《前进吧,新加坡!》曾经演奏过。
mini girl这是一首节奏和旋律都很强的进行曲。此歌后来成为为市议会正式集会时,必须演奏的“会歌”。
1954年,新加坡成立了“人民行动党”,该党一成立就广受人民的好评。1957年,十几名人民行动党成员进入了市议会, 王永元担任市长、 王邦文担任副市长。
1958年,当时的新加坡还没有独立,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市议会副市长王邦文,特地邀请民间作曲家朱比赛,为市议会正式集会作一首歌, 用于人民行动党开大会时使用。
朱比赛手上原本有一首为维多利亚剧院于1958年9月的开幕典礼所作的歌曲,歌名为《前进吧,新加坡!》, 这是一首节奏和旋律都很强的进行曲。朱比赛就把这首歌给了王永元,当时盛获王永元 市长及马来西亚族高级干部的欣赏,该歌也成为以后每次大会时必须唱的“会歌”,在一些重要集会上演奏。
张强烛光里的妈妈1959年议会大选,大选前按照惯例,会前演唱了这首歌,该歌给了选民极大的鼓励。在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大胜,在51个选区里赢得43席,于是上台组建第一届自治邦政府,李光耀出任首任政府总理,拉惹勒南(出生于斯里兰卡)担任文化部长,他们对这首歌能够成为《国歌》“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