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教学设计
  型:唱歌教学课
执教人:
遥远的旅途  校:
  级:二年级
教学时长:15分钟
教学理念:
本节课为花城出版社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二年级的音乐教学需要把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知识与技能、音乐兴趣的培养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通过音乐的学唱把感受音高的概念并且在歌曲中准确的演唱出来,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材分析:
孟非身高
《箫》是一首流行于我国江南地区尤其是吴方言地区的民间小调,五声徵调式,旋律优美、委婉。在句诗词格方面,前两句是七言,中间两句是五言,最后两句又回到七言上来首尾呼应。歌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感染力,表现了在江南水乡地区,母亲看着孩子吹箫时的柔情与爱意。
心疼韩庚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要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同时将所学到的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能随录音一起演唱歌曲《箫》,在学习歌曲中初步感受和建立音高概念。
2、欣赏萧独奏《箫》,初步熟悉和了解萧的音。
3、认识和了解我国另外一件有特的的吹管类乐器葫芦丝
重难点:
1、通过演唱歌曲《箫》,让孩子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又没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能用连贯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歌曲
2、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唱好一字多音。
教学用具:口风琴、葫芦丝
教学方法:听、视、唱、挥、击、析
教学过程:
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一、箫乐器导入
欣赏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箫演奏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乐器箫,出示萧的图片以及演奏萧的姿势范例,感受箫的音,欣赏箫演奏的乐曲。问:箫的演奏姿势是怎样的?箫吹出来的曲子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箫》,请同学们跟随音乐模仿箫的演奏动作。
2、闯关游戏
任务一:跟随老师和音乐,边听边拍节拍。思考:旋律中出现了哪些音高,哪个音是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没见过的呢?请同学们一,边打号边复习音高,进行手号游戏。
任务二:请同学们用“wu”来演唱歌曲旋律。一边模仿箫的动作一边用“wu”演唱旋律。
任务三: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任务四:播放歌曲录音,学生演唱歌曲,注意音准与节奏等问题。
3、讲解连音线的作用,重点处理好最后一句的一字多音。
三、拓展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介绍我国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的乐器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演奏葫芦丝经典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们感受葫芦丝乐器的音特点。
四、总结
通过音乐的学唱把感受音高的概念并且在歌曲中准确的演唱出来,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旨在歌曲演唱、民乐欣赏等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感受作品中愉悦的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设计这节课时,我进行了以下几种教学尝试:
一、改变学习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应倡导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体验、勤于探究”为特征的音乐学习训练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音乐学习通过模仿、体验、感悟、探究、合作等活动,提高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
把伤心打碎
《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汉族民歌。教师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创设与单元主题相适应的教学情景,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层层推进。通过图片和声音导入学唱歌曲《箫》,感受萧的音特点在教学中学生分层视唱,有能力唱谱的唱唱名,不会的也可用wu哼唱。当学生初步会唱歌曲后,指导学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箫》。教师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二、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民族音乐文化视野。
信息化是优化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之一,为师生展示生动活泼、新颖丰富、充满美感的音、像、图、文、谱的全息内容。学生借助它完善学习方式。
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欣赏民乐演奏的视频,学生的审美体验更真切、更强烈,从而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增长知识能力,激活想象力、创造力,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