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型:
Minuet(小步舞曲):sunrises原是一种法国舞曲,17世纪中叶被采纳到艺术领域。
Nocturne(夜曲):浪漫时代一种简短舒缓的乐曲。雅尼1997年的北京紫禁城音乐会里一首经典的《夜莺》,吸收了小夜曲的特。
Serenade(小夜曲):字面的意思即夜间的音乐。代表作如莫扎特小夜曲,舒伯特小夜曲等。
Opera(歌剧):西方音乐中最伟大,最富丽,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大约于1600年前在意大利产生。文献记载的第一部歌剧应该是1579年的《达孚尼》。
Operetta(轻歌剧):顾名思义,以舞曲为主,起源于19世纪巴黎和维也纳。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最爱。
Overture(序曲):起源于法语,就是开启的意思。是歌剧,舞台剧,神剧,音乐剧之类的契约前奏。代表作如比才的卡门序曲等
Trio(三重奏),Quartet(四重奏),Quintet(五重奏):三人,四人或五人的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
Requiem(安魂曲):天主教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Rhapsody(狂想曲):浪漫时代的一种自由曲式。
Rondo(回旋曲):孙楠个人资料特点是主要主题乐节(叠句)会与一段和多段的其他主题乐节(插句)交替出现。
Sonata(奏鸣曲),Scherzo(诙谐曲):前者在意大利语里是鸣响的意思,后者是玩笑的意思。代表曲子的风格。
Suito(组曲)由系列舞曲或其他乐曲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Symphony(交响曲):一种三或四个乐章的管弦乐曲,从不同的巴洛克曲式演变而来。
古典音乐名作:
1陈学冬、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舞剧:〈天鹅湖〉、〈胡桃夹〉、〈睡美人〉
2、莫扎特的三大交响曲:〈第三十九交响曲〉(E大调)、〈第四十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一丘比特交响曲〉(C大调)
3、莫扎特的三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
4、普契尼的三大歌剧:〈托斯卡〉、〈蝴蝶夫人〉、〈艺术家的生涯〉
5、威尔弟的四大歌剧:〈弄臣〉、〈阿依达〉、〈茶花女〉、〈游吟诗人〉
6、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7、五大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皇帝钢琴协奏曲>(E大调)、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C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舒曼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8、六大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b小调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中国十大经典古曲:
1、《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2、《广陵散》该作品讲的是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他的儿子聂政为了报仇,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宫,谋刺失败后,他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成绝技再度混入宫中,利用弹琴的机会刺死了韩王,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自己也为此而壮烈牺牲。“广陵”的意思是流传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3、《平沙落雁》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在空际盘旋顾盼的睛景。《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4、《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节操高尚的
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5、《十面埋伏》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6、《夕阳萧鼓》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
7、《渔樵问答》现存谱初见于明代。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
8、《胡笳十八拍》 “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
国家 歌曲
壮声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汉末战乱中,蔡琰(即蔡文姬)在匈奴流落达十二年之久。她虽身嫁左贤王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感人的。
9、《汉宫秋月》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10、《阳春白雪》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在,音乐舞台上流传的琵琶曲《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一首有标题的多段体乐曲。它经过历代名人的删改,音乐结构更集中、更严谨、更富有层次,音乐形象也更加鲜明,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1.号钟、2.绕梁、3.绿绮、4.焦尾
外国音乐常识:
德国
巴赫  (18世纪前期)被誉为“音乐之父”。他使音乐脱离宗教而成为艺术,使器乐上升到与声乐同等重要地位。作有《马太受难曲》、《咖啡康塔塔》。
贝多芬  (19世纪初期)被誉为“乐圣”,耳聋而坚持创作。作有《热情》、《悲怆》、《月光》等三十多部钢琴奏鸣曲。作有九部交响音乐,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后者的高潮部分为《欢乐颂》。
门德尔松  (19世纪前期)作有五部交响曲,如《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另有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等。
舒曼幸福的开始  (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作歌曲二百多首,乐曲多部。如《莲花》、《月夜》、《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和生活》。
奥地利
海顿  (18世纪后期)被誉为“交响乐之父”。他首先用管弦乐来演奏奏鸣曲,并使之规范,称为“交响曲”,成为音乐主流。他作有交响曲一百多部,如《告别》、《惊愕》、《时钟》,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大量奏鸣曲、协奏曲。
莫扎特  (18世纪后期)被誉为“音乐神童”,去世时仅三十五岁。他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十七部歌剧(如《唐璜》、《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四十九部交响曲(如《降E大调》、《g小调》、《C大调》),另有大量乐曲。
舒伯特  (19世纪初)被誉为“歌曲之王”,三十一岁去世。他一生创作歌曲六百多首,如《鳟鱼》、《小夜曲》、《魔王》、《摇篮曲》、《听,听,云雀》,还有多部歌剧、交响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19世纪后期)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的一生创作圆舞曲四百余首,如《蓝的多瑙河》,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还有《维也纳森林》、《春之声》、《艺术家生活》等。另作有《蝙蝠》、《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
波兰
肖邦  (19世纪前期)被誉为“钢琴诗人”。他长年侨居法国,但一直热爱祖国。他一生创作了二百余首钢琴曲和大量舞曲、练习曲,都有鲜明的波兰民族风格。代表钢琴曲有《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葬礼进行曲》等。
匈牙利
李斯特  (19世纪中期)被誉为“钢琴大师”。他是浪漫派音乐家,首创交响诗体裁,有《塔索》、《前奏曲》等十三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等十九首,交响曲《但丁神曲》、《浮士德》等,以及大量协奏曲、独奏曲、练习曲等。
捷克
斯美塔那  (19世纪中期)是捷克民族乐派创始人,作有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歌曲《自由之歌》等。
德沃夏克哈文的个人资料  (19世纪后期)是捷克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擅写斯拉夫舞曲。代表作有《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歌剧《水仙女》等。
意大利
威尔第  (19世纪后期)被誉为“歌剧大师”,一生创作歌剧三十多部。代表作有《茶花女》(根据小仲马话剧改编,其中名曲为《饮酒歌》)。另有《弄臣》、《假面舞会》、《奥赛罗》、《阿伊达》等。
普契尼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是歌剧大师,曾创作歌剧十二部。代表作《图兰朵》写一位中国公主的故事,其中用了《茉莉花》的旋律,《今夜无人入睡》为其中插曲。另有歌剧《蝴蝶夫人》、《托斯卡》等。
法国
-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创办人。作有《天鹅之死》,组曲《动物狂欢节》,歌剧《参孙与大利拉》等。
比才  (19世纪中后期)代表作为歌剧《卡门》,是世界上演出率最高的歌剧,其中的《序曲·斗牛士之歌》最为著名。另有《采珍珠者》、《波尔特的美丽姑娘》等,以及其他乐曲多部。
德彪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印象派的音乐家,作品有管弦乐《夜曲》、《大海》,钢琴曲《欢乐岛》、《儿童乐园》等。
俄国苏联
格林卡  (19世纪前期)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作有歌剧《伊凡·苏萨宁》(歌颂1613年抗击波兰入侵的民族英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等。他的《爱国者之歌》曾被定为90年代的俄罗斯代国歌。
柴科夫斯基  (19世纪后期)是多产的作曲家,作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三部芭蕾舞剧,《黑桃皇后》、《叶甫根尼·奥涅金》等十一部歌剧,《第四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等六部交响曲,以及大量其他乐曲。
肖斯塔科维奇(20世纪)是苏联杰出的音乐家,创作了十三部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七交响曲》,写于二战时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时。另有清唱剧《森林之歌》,并为许多电影、话剧配写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