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之应用文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应用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
常见的应用文包括:书信、邀请书(请柬、请帖)介绍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祝贺信)请假条、借条、留言条、通知、倡议书、启事、申请书。
1 书信
一般书信包括五个部分: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转行顶格。结尾。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两格或四格写此致等词语,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等祝颂语。署名。一般写在祝颂词下行的后半行。日期。在署名下一行,靠右写上年月日。
信封的写法:左上角写收信人的,换行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再换行居中写收信人的姓名、称呼。最后在右下角写发信人的详细地址和邮编。
示例:
亲爱的(尊敬的)××
你好!
……(正文略)
此致
敬礼
×××
××××××××
2 启事
启事的写法:第一行居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等。第二行空两格写启事的内容。正文结束后,在右下方分两行写署名、日期。
注意:启事的有些内容要十分具体明确,如地址、时间、联系方法等;有些内容就不应写得具体明确,如失物招领有关失物的详情等,以防冒领。
示例:
征稿启事
为丰富校刊《中学时代》的内容,特征求下列稿件:园丁颂歌、班级新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和文艺创作等。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生动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为宜。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
稿件请送本刊编辑部。
《中学时代》编辑部
××××××××
3 通知
通知的一般格式:第一行居中写通知的名称,如通知关于××的通知。第二行顶格写被
通知方的名称加冒号(如果正文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被通知方的名称也可略去)。换行空两格起写正文。如果正文内容较多。可分条写以便读者把握内容要点。正文结束后,在右下方分两行分别写署名和日期。
示例:
 
×××
兹定于××××(星期×)下午×在大礼堂举行学习雷锋诗歌朗诵会。请全体少先队员准时参加。
少先队大队部
××××××××
4 申请书
申请书的一般格式:第一行居中写申请书的名称,如入团申请书等。转行顶格写称呼。再转行空两格写正文,包括申请原因(含申请者有关方面的基本状况)、事项、理由和要求
等。结尾写明申请者和日期。注意写申请书事项要明确,态度要积极,言辞要恳切,理由要充分。
示例:
申请书
尊敬的××组织:
您好!
……(正文略)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
5 请假条
请假条的格式:第一行居中写请假条。转行顶格写称呼,后用冒号。再转行空两格写正
文,包括请假原因、请假起止时间、请求准假等。最后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在正文的右下角。示例:
请假条
李老师:
您好!我因昨天晚上头痛发烧现正在医院接受不能到校上课。故请假一天请您批准!
内地版瑶瑶
学生:×××
××××××××
6 借条、收条和领条
一般格式:第一行居中写名称。转行空两格以今借(或收、领)的开头写正文。包括向谁借(收、领),借(收、领)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最后,写上借(收、领)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收、领)东西的日期。
注意数字要大写。常用大写数字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万。借条上一般还应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
示例:
借条
今借到学校图书馆《雷锋的故事》伍拾本××××日前归还。
初三(1)班图书管理员×××
××××××山海情演员表××
7 倡议书
机关、团体等为推进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某项活动积极开展,向社会或有关方面首先公开提出的、带有号召性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
倡议书的格式:首行居中写标题,可有正、副两个标题。转行顶格写称呼,如特向××发出如下倡议。转行空两格写正文,包括引文和主体。引文写原因、目的、形势、背景等,主体写明建议或希望大家做什么、怎么做等,分条列出。最后在右下方写发出倡议的单位和时间。
示例:
倡议书
亲爱的××
由于……所以我在此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1……
 2.……
 3.……
希望大家……
申请人:×××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8 邀请书
邀请书是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郑重地邀请有关单位、个人参加某项活动、会议、工作时所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请柬与此类似)
格式有封面的写封面,无封面的居中写标题,横排、竖排均可,横排标题写在中上方位置。换行顶格写被邀请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换行空两格写邀请事由、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及有关事项。结尾写恭请光临等。最后落款写发出邀请的人及时间。
应用文为特定需要服务,受到明确的写作目的、专门的阅读对象、一定的使用场合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行文要简明而得体:既要准确表达意思,又要适应对方的心理情感,适应特定的人际关系,适应传递信息的环境条件和其他条件;遣词造句既要说得,又要说得,因此要学会正确使用一些习惯用语和少量惯用文言词语。
喝采示例:
邀请书
尊敬的××
我们学会决定于××××日在省城××宾馆举办民间文学理论报告会。恭请您就有关民间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发表高见。务请拨冗出席。
××省文学研究会××
××××××××
二、现代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迟子建
    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注脚层叠,于我来讲是陌生的。但有一处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鲁迅曾在致萧军萧红的信中,提到这条路:知道已经搬了房子,好极好极,但搬来搬去,不出拉都路,正如我总在北四川路兜圈子一样
    2017年岁尾的一个上午得空,便独自奔向四川北路。
    我先去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这座墓从当年的万国公墓迁葬于此,已经一个甲子了。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红男绿女穿梭其间,不为膜拜文豪,而是踏着热烈的节拍,跳整齐划一的舞。他们运动许久了吧,身上热了,大多将外套脱掉,
只穿绒衣。广场边一棵粗大的悬铃木被拦腰系了一圈白带子,穿着吊钩,紫白红黄的外套挂在其上。文豪们的铜雕均是全身像,或坐或站。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与他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难以附着,这尊雕像也就成了一首流畅的诗作。
    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复信调侃道:权志龙爆杨颖大缸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我望见了推着童车散步的中年妇女,玩滑板的疾驰而过的少年,立于树间吊嗓子的小生,以及手持毛刷蘸着水写下的男人,当然更多的是占据着每一处空地跳广场舞的人。各路音乐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只见鸟儿一波一波飞过,却听不到它们的叫声。
    这幅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我也领略了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一
树树红红黄黄的彩叶,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尔滨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被漏撕的春日。
    鲁迅墓很好寻,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赏过如火的槭树,直行约三百米左转,绕过一咿呀唱戏的人,再右转北上,在公园的西北角,就是鲁迅先生的墓地了。
    墓前广场比较开阔,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由于塑像有高大的基座,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了天然藩篱,肃穆庄严。不过基座过高了,感觉鲁迅是坐在一个逼仄的楼台看戏,让人担忧他的安危。
    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长青的叶片在阳光下如翻飞的翠鸟,绿意荡漾。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着它走向鲁迅先生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想着烘托了一季热闹花事的叶片,是从花海中荡出的一叶扁舟,心房还存有花儿的芳香吧,权当鲜花。何况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花儿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提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连名字也
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地写花,是在《药》的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花儿,可见他笔下的花儿是死之精魂。
    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想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如愿——怎么可能如愿?鲁迅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他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表述绝非是故作超拔,这像他的脾气,这像一个目光如炬的人穿行于无边的黑暗后,留给自己的大解脱——最后的光明。可鲁迅的一生,是雷电的一生,身后必将带来风雨,不会是寂寞。
    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清冷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眺望鲁迅长眠之所面对的风景,有树,有花,有草,有路,也算旖旎,也算开阔,只是那尊端坐于藤椅上的雕像,阻碍着视线。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墓前甬道尽头相连的路人流不息,健身娱乐的各路音乐此起彼落,让我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我想鲁迅被葬在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该拥有的宁静清寂,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
    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所有的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我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了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本文有删改)
1)文中说鲁迅的墓并不安静,又说这是清冷的墓不安静清冷分别体现在哪里?   
2)分析划线句中划线词或短语的深刻含义。 
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歌曲 大海②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