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音乐巨匠贝多芬与他的《第九交响曲
教学设计北京爱情故事主演
 
【教学年级】 初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
1.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领会音、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引领学生学会辨别作者的情绪是如何通过音乐不同层次表达。
2.欣赏合唱曲《欢乐颂》,通过三种演唱形式在音乐作品中不同形象的表达,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内在情感。
3.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高雅情趣”的基本理念,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
【教材分析】
《第九交响曲》是在法国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那一段反动时期写成的。在那艰难黑暗的日子里,这位日渐衰老的伟大作曲家,仍然忠于革命的信念,始终以自己的音乐作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号角。爱的替身
《欢乐颂》属《第九交响曲》终曲合唱。作品以宏伟的构思,气壮山河的力量,颂扬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和欢乐、神圣的理想世界。《欢乐颂》是一部宏大的合唱作品,有领唱、重唱、合唱,通过多次主题的变奏来渲染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颂扬了和平、友爱的境界。
这部作品又称《合唱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2月,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当时贝多芬失聪无法考虑担任指挥,他坐在乐队中,演出结束时,掌声雷动,他都没有知觉。
【教学重点】
1.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领会音、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引领学生学会辨别作者的情绪是如何通过音乐不同层次表达。
2.欣赏合唱曲《欢乐颂》,通过三种演唱形式在音乐作品中不同形象的表达,联系创作背景理
解作品的内在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
【教学方法】  律动教学方法、对比欣赏法、体验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给人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命运交响曲》,大家在观看的同时,思考:
这段乐曲带给大家一种怎样的情绪?
如果大家在判断情绪上有点困难的话,没有关系,你们可以根据老师的肢体动作来进行感受。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律动。
(播放《命运交响曲》)
师:同学们听得非常的仔细。有的同学随着音乐和我一起在打着节拍,我想同学们肯定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回到课件中)
师:这段乐曲的作者是?
生:贝多芬。
师:看来大家对乐曲还是很熟悉的。那这段乐曲带给大家一种怎样的情绪呢?
生:一定要多说。不对也要讲出来,不要一上来就讲正确答案。(狂躁、激昂、优美、柔和、夸张、狂妄、烦躁、焦躁、愕然、惊异、哀怨、悲愤、怨愤、亢奋等)
标准答案:愤怒、惊恐、狂躁
(如果学生在情绪方面认知有问题的话,老师可用实际例子比喻,引导学生回答三个词语)
师:哪一段旋律让你觉得印象深刻呢?(或者是老师弹奏演示)
师:之所以让你觉得印象深刻,就是每当音乐出现时,都会有一种命运顿时降临的感觉。
这首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命运交响曲》,原因在于这首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然而作者在众多题材中选用了“交响曲”这种题材,是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套曲。各种乐器充分发挥其各自的功能,音乐形象更加生动。具有更宏大、更丰富、更高级的表现力。
设计意图:利用欣赏《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新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高雅情趣”这一内容的研究做铺垫。康熙来了 潘迎紫
师: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位音乐家呢?我们首先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作者贝多芬的生平。
二、新课教学
1.音乐家介绍(着重介绍贝多芬的音乐情感)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一生追求平等、正义和个性自由。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在介绍中,出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时期,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
古典乐派  音乐风格: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 (试弹《命运交响曲》)
浪漫乐派  音乐风格:偏重于幻想的题材,着重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试弹《献给爱丽丝》)
在介绍中提到: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既有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幻想浪漫主义;又有着英雄史诗般的气质和不揭的动力的古典主义。他是一位“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作曲家,也被后人称之为“划时代的音乐巨匠”。(引入课题——《划时代的音乐巨匠贝多芬》)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一首庞大的奏鸣曲,堪称典范之作——《第九交响曲》。接下来,我们仔细聆听这部作品(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带着这几个问题)
思考:1)作者通过几个层次展现音的变化呢? no madonna
2)贝多芬在旋律中沉陷的音具体有哪些变化?
2.初听乐曲主题片段
师:同学们听的很认真,现在我来问大家,作者通过几个层次展现音的变化呢?郭京飞 陆毅
生:四个
师:贝多芬在旋律中沉陷的音具体有哪些变化?
生:声音由弱变强,轻快逐渐变得激烈,给人一种很明朗的感觉。(在黑板上写出)
师:你从哪些方面感觉到了激烈?
生:乐器数量在逐渐的增加,节奏也变得更加密集。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在听的过程中,
思考:旋律在出现的乐器,具体有何明显的变化?
                          管玄乐队合奏
                                补充小提琴      高亢         
                    加入管乐  彩更加明亮                    管玄乐队合奏
        大提琴引奏    柔和
          低沉
思考:1)贝多芬运用了什么手法展现乐段?
生:运用了对比层层递进的手法。
师:我们分别从音、乐器方面做了详细的解析,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怎么样情绪?(再次聆听)
                          管玄乐队合奏
                                补充小提琴      高亢         
                    加入管乐  彩更加明亮                    情绪达到最高潮
        大提琴引奏    柔和                    气势磅礴
          低沉                    欢乐
跃跃欲试
单一     
生:为了让情绪更加突出,感情更加的丰富。
不舍徐佳莹
教师揭示:贝多芬在乐段的表达手法上,层层递进,层层深入。之所以这么做,为了更加明确、生动的用音乐的层次感表达人类对欢乐和幸福的追求必然有从生涩到熟练到得心应手的过程
设计意图:融音乐的各类乐器、音乐结构特点、与音等要素的知识点于图谱设计中,并充分利用图谱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音乐。
3.欣赏《欢乐颂》主题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往后欣赏,“欢乐颂”主题。首先来看一下旋律部分。
(教师范唱,学生可以小声跟唱)
1=C  4/4    欢乐颂  席勒 作词  贝多芬 作曲
3  —  4  5 ︱ 5  4  3  2  ︱ 1 —  2  3 ︱ 3· 2  2 —︱
欢  乐  女  神 ,  圣  洁  美  丽 ,  灿  烂  光  芒    照    大  地 。
3  —  4  5 ︱ 5  4  3  2  ︱ 1 —  2  3 ︱ 2· 1  1 —︱
我  们  心  中    充  满  热  情 ,  来  到  你  的    圣    殿  里 。
2  2  3  1 ︱ 2  3 4  3  1 ︱ 2  3 4  3  2 ︱ 1  2  5 —︱
你  的  力  量 ,  能  使    人  们 ,  消  除  一  切    分      歧 。
3  —  4  5 ︱ 5  4  3  2  ︱ 1 —  2  3 ︱ 2· 1  1 —︱
在  你  光  辉    照  耀  下  面 ,  人  们  团  结    成  兄  弟 。
师:大家对于这个旋律都熟悉吧?短短的四段旋律,却贯穿着整个乐曲。现在我们完整观看一遍,思考:1)作者将这同一旋律反复出现了几次?
2)整段旋律,出现了哪几种演唱方式?
(在播放音乐时,学生高举自己的手指表示具体到哪个部分出现反复。)
生:三次。
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整段旋律,出现了哪几种演唱方式?
生:独唱、重唱、合唱。
我们分别了解一下这三种演唱形式。
老师讲授:(独唱: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重唱:几个不同的角按照角各自特定的情绪和戏剧情节同时歌唱。合唱:包含所有演唱形式的集体歌唱艺术。)
师:每一次的出现,都有哪些不同形象上的变化?(播放完整片段,学生边听边讨论)
学生讨论结果:
(第一次 1.我感觉演唱者唱的很高亢,很有气势。
        2.我觉得他像是在诉说着一件事情。
        3.听起来像一种豪迈的战歌。
  第二次 1.我觉得因为演唱的人增加了,这几位演唱者配合的很默契。
        2.我感觉情绪很欢乐,让人很开心。
        3.因为前面是男声独唱,所以又有了重唱,我倒觉得这一部分像是众人纷纷响应一
样。
  第三次 1.我听到所有的乐器都在为合唱伴奏。
        2.人们在演唱的时候比起之前两次都欢乐,更加热烈。)
第一次 男声独唱。威武雄壮诉说着豪迈战歌般的宣言!
第二次 四声部重唱,巧妙叠置。音乐构成了热烈的气氛,是整个旋律更加振奋人心!
第三次 大合唱和演奏完美融合 。整体在雄伟、热烈、高亢的气氛中结束。
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判断:这首歌曲是用怎样风格演唱的?大家觉得在我们分析结束之后哪一个答案更合适呢?
A.庄严、雄伟的进行曲风格
B.中速、深情的抒情风格
C.欢乐、跳跃的小快板风格
D.庄严、神圣、富有宗教彩的进行曲风格
生:D
师:然而在《第九交响曲》中,贝多芬突破了当时“交响曲”的纯乐器模式,为什么在最后加入了这种“庄严、神圣、富有宗教彩的进行曲风格”的合唱形式呢?
教师揭示:其实大家不难发现,从第一次展示无任何伴奏,随后逐渐加入管乐和小提琴。这个欢乐主题一次次重复着,音响逐渐增强,声势越来越大,直到发展成为乐队全奏的高潮。纯乐器的演奏再怎么恢弘,再怎么高亢,也始终表达不出全人类对世界和平,生活幸福的渴求与期盼。贝多芬由此加入人声合唱,把诗作与谱曲完美结合,构成一部英雄史诗般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