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
什么是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将美学与音乐学相融合的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具有双重学科的特点。音乐美学也是主要研究人类音乐立美、审美实践总体规律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学科。
什么是美学?
美学之父:德国 鲍姆加登 1735年提出,最初被称为“感性学”Aesthetick。旨在研究人类感悟认识的完善,现一般将其界定为研究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学科。19世纪末尿床歌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接触这一学科,并以日语译为美学。
音乐美学研究对象:
1·对音乐本体的研究
2·对音乐实践的研究
3·对音乐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
4·对中外音乐美学思想沿革的梳理与研究
音乐观念定义: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活动中,对音乐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某种看法认识,一经稳固形成会直接影响音乐实践,音乐功能的价值评判。
音乐存在方式定义:
1·音乐的本质以及它的外在特征是以怎样的方式显现。
2·乐谱存在是音乐作品存在的一个层面,即兴创作,民间音乐并不一定具备谱式化存在。
3·从音乐观念(意识),音乐形态(声音),音乐行为(行为)三方面考察音乐对象存在方式。
音乐行为:
戚薇男友操作行为(演奏、演唱方式)
参与行为(场合、实施主体与受众)
后现代音乐:1·结构主义音乐——库尔塔《向柴可夫斯基致敬》《亚麻辫子的姑娘》
            2·偶然音乐——凯奇《433”》《想象的风景第四号》
            3·拼贴音乐——奚其明《大海啊,故乡》
声音的三种类型:日常音、语音、音乐音
日常音的特点:
1·日常音的最大作用在于指示发音体,一般情况下它本身没有目的。
2·在特定情况或特定环境里,某些日常音具有信号的作用。
3·日常音一般是不规则、无固定音高、无序或无逻辑组织的。
4·作为客观对象,日常音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成为主体有意识的审美对象。但个别情况除外。
日常音在什么情况下变成音乐音?
当特定的日常因被作曲家有目的的引用、有逻辑的组合在特定音乐性音响整体或将其置于特定的“音乐语境”当中,它渗透了作为创作主体的作曲家的创造性,成为“有意味的形式”时,便具有了“音乐音”的性质。(凯奇《想象的风景第四号》
语音的特点:
1·语音具有目的性。
2·语音具有抽象性、概念性与象征性,在语义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3·语音具有表情性。
4·语音可以成为审美对象。
语音语音乐音的关系:
1·声乐作品中的词曲关系(语言的音调与歌曲的曲调;声韵《聊斋》主题歌的音乐主题音调)
2·中国民族音乐,特别是戏曲说唱音乐中的“腔词关系”最能体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3·器乐对声音的抽象——语言音调的模仿(《二泉映月》,《梁祝》中的“哭灵”)
音乐音的主要特点:
1·音乐音不仅指示发音体,它还具有目的性。
2·音乐音具有人工创造性。
3·音乐因具有非语义性。
4·与日常音相比音乐音具有“完形”特点。
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及其特点:
旋律
1·曲调,音乐的灵魂。
2·上行旋律:往往与所表达情绪的高涨、积极或所表现形象的高大、壮阔有关。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的引子,大跨度的“跳进”上行,更能表现豪迈之情或崇高之情。
3·下行旋律:往往与所表达情绪低沉、消极或所表现对象的渺小、平庸有关。《小白菜》河北民歌,整首歌基本上都以下行为主,典型的哭泣音调。
4·横行旋律(同向进行):旋律的横行没有音高上的变化,但有节奏和速度等手段的积极配合下,这样的旋律往往能表现强调、执着、坚定地情绪。《黄河大合唱》最后一个乐章《怒吼吧,黄河》.
调式
1·一般来说,大调式表现出阳刚、明朗、积极的情绪特征;小调式表现出阴柔、委婉、消极的情绪特征。
2亲爱的这并不是爱情>luv letter·调式不是唯一表示上述情绪的因素,必须是与其他形式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达
到预期效果。悲哀的大调式作品: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明朗的小调式作品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坚定的小调式作品:舞剧《红娘子军》序曲,肖邦《小调革命练习曲》
音乐的形式美:音乐艺术形式本身所独具的美,即形式美。音乐形式是音乐美的直接体现,本质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
音乐形式美的特点:
1·音乐形式必须依赖于时间的展开(时间艺术)
2·音乐形式的构成与发展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并非纯粹形象思维)
3·音乐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内容不能绝对决定形式)
4·音乐形式是音乐美德直接体现(音响结构体)
以曲式为例形式美的法则:
1·整齐一律(单乐段),民歌居多。
2·对称均衡(三部性结构ABA’《牧童短笛》;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3·调和对比(回旋曲ABACAD……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致爱丽丝》)
4·变化统一(变奏曲式A,A’,A”……《小星星变奏曲》)
5·最重要的是对比,微妙而丰富的对比——音乐形式的魅力。
红豆作曲音乐的内容
音乐的内容是指音乐的内在含义,包括音乐的情绪、情感、意境、戏剧冲突、思想等诸多方面。由于音乐语言的不确定性、多义性、模糊性、非语义性,音乐内容及其表现与客观事物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lovesick girls
不同的音乐样式在音乐内容的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人类音乐时间的历史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体裁与音乐样式,大致分为:
一·有词的音乐样式
二·标题音乐(指文学性的标题)
三·纯音乐(无标题音乐,最代表音乐的特殊性)
有词的音乐样式
包括歌曲、歌剧、戏曲等音乐样式。歌词把音乐无法具体说明的含义加以明确;音乐把歌词无法直接尽情抒发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长江之歌》先曲后词,纯粹诗歌或纯粹器乐都无法与歌曲所明确表现出来的雄伟长江的意境与感情相媲美。因此,有歌词的音乐样式在内容和它的表现上是最容易把握的。
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在西方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物,中国音乐则自古以来以标题性思维为特点。标题音乐都有文学性标题,有的还有具体文字说明,表现内容往往与文学、绘画、戏剧或大自然有关。只标记作品体裁、编号、调性的题目不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标题音乐的内容表现较有歌词的音乐样式而言同样显得较为模糊,但与无标题音乐相比,内容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同样是表现欢乐的情绪《翻身的日子》《丰收锣鼓》《欢乐颂》中的欢乐是完全不
同的;同样是表现痛苦的情绪《江河水》和《悲怆交响曲》也完全不一样,原因在于标题内涵的约定。
纯音乐
无标题音乐在西方18世纪器乐艺术获得极大发展的产物。没有任何文学性说明,讲究形式的规范与完美,强调形式美。没有标题并不意味着没有内容,只不过音乐的内容较为隐晦或模糊而难以明确的把握。如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的表现手段
模仿:模仿是视觉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音乐善于表情,一些专以模仿为主的音乐作品大多是为了表现一种有趣的音乐模仿游戏。如以自然主义手法创作的《在钟表店里》
一·通过“音乐音”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自然音,即以声音模仿声音。圣桑《动物狂欢节》
二·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法模仿生活中某些事物的运动姿态,即以声音的运动模仿事物的运动。科萨科夫《野蜂飞舞》
象征: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一种在外形上和它完全不同,但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现象,比如以鲜花象征少女的纯真,以十字架象征上帝的存在。音乐可以用声音去象征声音以外的某种客观事物或精神观念。在标题音乐中,象征音乐是容易把握的,但在一些无标题音乐中,更多的要依赖于欣赏着对音乐形式语言的熟悉和主观理解,很难道出其确切的象征意义。作曲家为达到各种象征意味的目的,根据不同的乐思,可能会使用各种音乐技术手法。
暗示:不加指明,以寓意性手法表现一定的音乐情感或意象,这种寓意性的暗示,往往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与抽象,再到抽象后的具体应用,主要通过声音造成特定的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对暗示手法的理解主要靠观众的领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展开部中,弦乐与铜管低音区极富阴森感的演奏,暗示了将会有一场激烈的矛盾冲突。
音乐形式与内容的体验:
1·摒弃音乐欣赏中“图画式”或“概念性”图解音乐的不正确方式。
2·音乐的美及其丰富的内涵首先在于音乐形式的展开,关注音乐的形式。
3·熟悉音乐语言比了解作曲家及作品背景资料更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后者。
对音乐创作的认识:
1·传统的音乐史几乎就是一部音乐创作的历史,西方音乐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音乐创作与音乐家。所以,从这种意义上看,音乐创作实际上反映了音乐艺术的发展的基本面貌。
2·音乐创作在音乐流程中是第一位的。
3·音乐创作的技巧、风格直接影响到音乐表演的技巧及其表现。
4·从传统意义上讲,音乐创作本质就是“立美”,即美的创作。
音乐创作反映一定的时代精神:
1·音乐创作中总是直接或间接的体现时代精神与思想对作曲家的精神、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影响,从而这些因素在音乐作品中体现出来。像巴赫德复调作品,很难讲清其具体内容,但其精致又复杂的复调编制与纯净虔诚的音乐情怀,却是对巴洛克艺术崇高铺排而又敬畏
上帝的时代精神的体现。问什么西方的复调音乐会在中世纪成熟起来而不是更早或更晚?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常用一些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动机手法,是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最典型的集体精神的代表。现代先锋音乐创作中与传统割裂的声音现象,是现代人失去偶像与精神信仰之后的迷茫与艺术思想上的无政府主义的体现。
2·承认或认识到音乐创作是时代精神与思想的体现,却不能机械地庸俗地认为音乐是为表现时代精神与思想而创作,甚至把音乐当成某种精神与思想的宣传工具。贺绿汀作品《中苏友好万万年》《增产节约靠大家》《总路线像明灯》《美国总统不要脸》
音乐创作主体的核心作用:
艺术创作的主体——作曲家或表演艺术家。
音乐创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时代精神与思想的表达必须经过内在的转化,即真正的音乐创作总是作曲家对内心某种情感与精神的“有感而发”,这些情感与精神既非突发奇想也非无意识的产物,而是作曲家对现实生活与自我存在的精神、思想与情感体验的提炼与升华,从而带有强烈的主体性与个
性化彩。
对音乐语言与形式美的不断探寻与扬弃:
1·许多音乐作品的创作目的出于作曲家对音乐语言与形式美的不断探寻与扬起
2·音乐语言的创新与形式美的构成,是音乐立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离开音乐语言的创新与音乐形式美的构成,音乐作品只能是毫无审美新鲜感的平庸之作,使音乐具有特殊性的地方恰恰是它的表现形式而非形式背后的内容与思想。
3·音乐创作必然受作曲家审美经验的制约。不能摆脱这种制约就易造成音乐创作的雷同化;完全抛弃这种制约,特别不考虑听众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就已造成音乐创作的不被理解和难以接受,过度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