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练太极拳的体会和收获
作者:彭孝模
来源:《少林与太极》2016年第01
        neversaydie本人48岁时开始学练24式太极拳和32式太极剑,后来又自学了八九套拳和三套剑。ruppina60岁时凭拳师证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在桂林市老年大学拳剑班任辅导员,带出了好几批学员。后来自己逐渐对传统太极拳产生了兴趣,感到自己以前习练的拳剑套路似乎重外形而轻内涵,遂决定退出老年大学,专心习练传统套路。近十几年来为学好传统套路,除研读古典拳论、名家拳书和观看名家光盘外,我还先后跟随好几位功底深厚的师傅学拳。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我认识到学好太极拳要内外兼修、神形兼备,关键在于练好基本功和领会拳中要领。为练好基本功,从那时开始,我就经常站无极桩、混元桩,同时在习练弓步桩、虚步桩,走好太极步等方面下功夫。太极拳内在的感觉,包括人体生物电的产生,以及内功、内气、内劲在身上手上的反映,也都是在练基本功中产生的,要把桩功中领悟到的东西带到拳架中去。
        有位年轻的拳友,先学了传统杨式拳,后来又在高手指点下学了传统吴式拳,几年时间郑伊健的老婆
池田绫子就练出了异乎寻常的太极功夫,他曾与练空手道的日本人和两位美国陆战队队员过招,均战胜了对手,让对手无不惊叹于太极的神奇。他把自己悟到的太极拳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拳友,使大家受益匪浅。他说保守没有出路,只有相互交流才能共同提高。我写的这篇文章,也首先得到他的支持和肯定。我曾师从于一位专教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师傅,他既能演示出杨式拳的真形实象,也能讲清拳中要领。另有一位具有听劲水平的师傅,时不时带我推手,教我怎样更好地放松,要求我在头向上领起的同时,节节放松,直松到脚底,并要我把推手中的感觉带到拳架中去。还有其他一些拳友,只要看到我的毛病,就主动指点我。拳友们对我的帮助都很大,我打心眼里感激他们。正由于有明白师傅的热心指点和拳友们的相互帮助,才使我逐步练出了少女慈禧太极味galway girl,这种太极味在同行们看来,就是动作松柔自然,似行云流水,劲力连绵不断,自我感觉轻松自然、连贯圆活、气血充盈,松、稳、慢、匀,样样都有,此时津液满口,体内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