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形成的前后
  京剧形成之前,北京地区流⾏的戏曲很多,有产⽣在江苏昆⼭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阳的⼷阳腔等等。其中昆曲倍受统治阶级的青睐⽽登上了⼤雅之堂。由于该剧只向⾼雅发展,成了宫廷垄断的剧种,渐渐地脱离了⼴⼤民众。乾隆中叶以后,⼷阳腔(⼜名京腔、⾼腔)跃居昆曲之上,很受⼤众的喜爱,形成了强⼤的⼒量,在通俗、易懂、易学等⽅⾯极为突出,是昆曲所不及的。后来(约在1779年)由演员魏长⽣从四川把流⾏于西北地区的秦腔带进京来,因其表演活泼、细腻、唱词通俗、唱腔优美⽽⼀鸣惊⼈。秦腔红盛了⼏年之后,由于清政府的禁⽌,迫使魏长⽣远⾛扬州。
  乾隆五⼗五年(1790),流⾏于安徽⼀带的徽戏剧团,由⾼朗亭率领三庆班来京。该剧的主要唱腔是⼆黄,兼有昆腔、四平调、⾼腔、吹腔、秦腔等。唱腔相当丰富更兼⾼朗亭善于博采众长,在北京演出时⼜⼤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该剧表现⼒愈加丰富。此时徽班在北京曲剧界占了⾸位。随后⼜有徽剧的四喜、和春、春台三班来京,称之"四⼤徽班"。
  道光⼋年(1828),流⾏于苏、淅、皖、赣等省的楚腔(亦称汉调)由名演员⽶应先、李六、王洪贵、余三胜、谭志道等⼈先后携班来京。该剧主腔是西⽪调,与徽剧的⼆黄通⼒协作,同台演出,形成了西⽪、⼆黄⼤联唱的局⾯,于是出现了⽪黄戏。此时可以说京剧已具雏形。到了谭鑫培时期,有了京调的称谓。京调即是京剧的前⾝。
  概括地说,从乾隆五⼗五年(1790)徽班进京到嘉庆⼗五年(1810),徽班与其他戏班融汇贯通是京剧的孕育时期。从1810年⾄1845年(道光⼆⼗五年),楚腔来京,与徽班合作,形成⽪黄戏(后称京腔)是京剧的形成时期。 1845年⾄1894年,是京剧从雏形到完美提⾼的时期。这时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演员。清代画家沈蓉甫,根据当时深受⼴⼤众欢迎的13位演员,绘了⼀幅《同光名伶⼗三绝》图。这13个⼈是张长胜、刘赶三、程长庚、时⼩福、卢胜奎、谭鑫培、郝兰⽥、梅巧伶、余紫云、徐⼩⾹、杨鸣⽟、朱莲芬、杨⽉楼。他们代表了当时的各种⾓⾊,是京剧艺术的奠基⼈。
  ⼆、京剧⾏当
  每个剧种都根据剧中⼈物分出门类,即"⾏当"。京剧⾏当的发展亦是随着京剧的历史⽽发展的。京剧形成初期,由于受着多种戏曲的影响,⾏当划分较细,有"⼗门⾓⾊"之称,即⽣、旦、末、外、净、丑、杂、上⼿、下⼿和流⾏。后来遂步归属互相融化,简化成⽣、旦、净、丑四⼤⾏。
  (⼀)⽣⾏
  ⽣⾏是京剧中重要的⼀⾏,包括须⽣、红⽣、⼩⽣、武⽣等。
  1 ⽼⽣
  ⽼⽣即中年以上的剧中⼈,都戴"髯⼝",即胡⼦。由于性格和⾝份的不同,⼜分安⼯⽼⽣或称唱⼯⽼
⽣(扮演⽂⼈、皇帝、官僚等)、靠把⽼⽣(扮演武将)、衰派⽼⽣或称做⼯⽼⽣(扮演穷困潦倒或精神受刺激者)。
  2 红⽣
  红⽣是勾红脸的须⽣。京剧中红⽣戏⼀般仅指关⽻、赵匡胤的戏。最初京剧中关⽻戏并不多,演起来与⽼⽣⽆⼤区别。但王鸿寿(三⿇⼦)改⾰了对关⽻的演法之后,使红⽣戏红极⼀时,他⼤⼒编排新戏,⼏乎把"三国"中的关⽻情节全搬上了京剧舞台。
  3 ⼩⽣
  ⼩⽣是剧中的青年⼈,有翎⼦⽣(带雉翎的⼤将、王侯等)、纱帽⽣(官⽣)、扇⼦⽣(书⽣)、究⽣(落魄⽂⼈)等。
  4 武⽣
  武⽣是戏中武打的⾓⾊,分墩⼦武⽣(穿厚底靴⼦者),亦叫长靠武⽣,撇⼦武⽣(穿薄底靴⼦者)亦叫短打武⽣。
  (⼆)旦⾏
  旦⾏亦叫占⾏,分青⾐、花衫、武旦、⼑马旦、⽼旦等。
  1 青⾐
  青⾐亦叫正旦,是贤妻良母⼀类的⾓⾊,以唱为主。
  2 花衫
  花衫亦叫花旦,以⾐服花艳⽽不同于青⾐。剧中⼈的⾝份⽐较复杂,可包括皇后、公主、⼥将、村姑、⼩贩等。⼀般地说,青⾐扮演的⼈物年龄较⼤,⽽花衫扮演的则岁数较⼩。再细分还有闺门旦、玩笑旦等。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为少⼥,后者多为少妇。还有⼀种不拘形迹的泼辣旦。
  3 武旦、⼑马旦
  ⼆者均以武功见长,分⼯已不明显。
  4 ⽼旦
  ⽼旦即剧中⽼年妇⼥,⽤本嗓演唱,与⼀般旦⾓所⽤的细嗓演唱不同。⽼旦虽⽤本嗓,⼜不同于⽼⽣,因为在旋律上较细腻,富于变化,仍能表现出⼥性的特征。
  (三)净⾏
  净亦叫花脸,分为⼏种:铜锤花脸,以唱为主;⿊头花脸,亦以唱为主;架⼦花脸,以⼯架为主。剧中⼈的⾝份较复杂,有⼤将、绿林好汉、和尚等。还有武花脸和摔打花脸。武花脸以长靠为主,摔打花脸是下⼿。
  (四)丑⾏
  京剧中的丑⾏因为亦勾脸,但⽐较简单,⼜称三花脸。
  1 ⽂丑
  ⽂丑中⼜分⽅⼱丑(⽂⼈、儒⽣)、苏丑(念苏州⽩者)、袍带丑(官丑、茶⾐丑〔蓝布短⾐〕)等。
  2 武丑
  三、京剧造型
  (⼀)⾐
  ⾐,⾐的种类特别多,分官⾐、太监⾐、宫⾐、茶⾐等,是京剧中主要的服装。还有⼀部分⾐在武
戏箱中。
  第⼆箱亦叫⼆⾐箱,主要是武戏⽤的男⼥服装,包括:靠,即铠甲,武将所穿,有硬靠和软靠之分。有背部插旗者为硬靠。
傣族歌曲  箭⾐,是⼩领、⼤襟、紧腰、窄袖、袖⼝像马蹄者,有花、素、龙三种。
  马褂:短上⾐、对襟、开⽓、有花素之分。⽩布腰裙、英雄⾐等,亦在该箱。
  第三箱是靴包箱。
  第四箱是装盔头和髯⼝的箱⼦。
  第五、六两箱,是装道具的,即砌末等零星物件。
  这些箱都有专⼈管理,叫"箱上的",他们都懂戏。上场前负责给演员"扮"戏,下场后负责收回、整理、装箱,有条不紊。京剧中有"宁穿破、不穿错"之说可见各箱物件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混乱。
  (⼆)化妆造型
  京剧的化妆独树⼀帜。⽣旦的⾯部虽不勾脸,但化妆也不简单。男⼥皆须吊眉,然后⽣⾓抹彩包⼱
、甩发、带髯⼝;旦⾓拍粉、晕脂、画眉眼、包头、贴⽚⼦、带头饰等等。花脸则须特别化妆,有⼤花脸(净)、⼆花脸(副净)和三花脸(⼩花脸、丑)之分,最复杂的脸谱是⼤花脸。
  脸谱流源,据说可追溯到北齐兰陵王的"代⾯"。后来舞台上出现假⾯。假⾯影响表演,逐渐改为勾脸。京剧中的脸谱是肤⾊、眉、眼、⿐、⼝各部分的夸张,突出⾻骼、肌⾁之纹理,从⽽达到"寓褒贬别善恶"的效果。总之,净⾓勾脸是剧中⼈性格的代表。
  京剧脸谱中常⽤的颜⾊有红(代表忠义)、粉(表⽰秉正、年迈)、紫(表⽰持重、稳练)、⿊(表⽰刚毅、耿直)、⽩(表⽰狡诈、多谋)、黄(表⽰⼲练、凶狠)、蓝(表⽰勇猛、骄横)、绿(表⽰倔强、残暴)等等。从形式上分有"三块⽡"或"三块窝"脸(上额和两颊)。"花三块⽡"是在三块⽡的基础上增加些象征纹理的图案。⽼三块⽡是表⽰⽼年英雄的脸谱。"六分脸"是代表⽼年的脸谱,上额占⼗分之四,脸占⼗分之六⽽得名。"⼗字门脸"是从三块⽡的形式脱胎⽽来,以眼窝与通天⿐柱成⼗字形⽽得名。此外还有"喜鹊眼"脸、"蝴蝶"脸、"花碎皱"脸、"⽆双"脸、"象形"脸等等。
  各种脸谱,配以适当的服装和道具,任何⼀个⾓⾊都是⼀个美的造型。陈晓赵丽颖微博互动
  (三)伴奏
  京剧伴奏是全剧演出的⼀个重要环节,是⾃始⾄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染⽓氛、烘托⼈物、掌握节奏的作⽤。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为"场⾯",有⽂场和武场之分。
  1 武场最后的完美
  武场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不仅武戏⽤,⽂戏也⽤。
  乐器有
  单⽪:是单⾯蒙⽪的⿎,打⿎⼈称⿎佬,是整个场⾯指挥,快慢节奏全由他掌握。
  ⼤锣:根据⾳⾊、⾳调分为"三光(虎⾳锣)"、"⼆光(奉锣)"和"⼤光(苏锣)"。还有低⾳雄厚的⼤筛锣。
  ⼩锣:与⼤锣的⾳调对⽐极为鲜明。⼤、⼩锣交替打击可得出较强的节奏效果。⼩锣单打则有安闲、恬静之感。
  铙钹:是夹在锣之间的乐器,与⼤⼩锣配合起来表现各种情绪和⽓氛的作⽤。
  ⼤铙:⾳低沉,衬托⼤将的威风⽓度。
  唐⿎:也叫堂⿎,两军交锋时使⽤,加强战⽃⽓氛,也是军队和⼈马的象征。
  其他还有声如沉雷的⼤⿎、表现欢乐的堂锣、齐钹、云锣、及特殊环境时⽤的⽊鱼、碰钟等等。上述打击乐器的演奏程式,有⼀套锣⿎经,常⽤的固定打法约60多种,如急急风、四击头、冲头、丝边…
…以及配合唱腔板式的倒板头、哭头、反长锤等等。
  2 ⽂场
  ⽂场即"管弦乐"。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琴等三⼤件。随着艺术⽇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
  京胡:这是京剧⽂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中原,⾳⾊清脆,表现⼒极强。
  京⼆胡:⽤⼆胡为京剧伴奏,始⾃梅兰芳排演《西施》的1923年,丰富了低⾳区。
  ⽉琴:这是为⽼⽣伴奏的主要乐器之⼀,节奏明快,补充了中⾳区。
  三弦:在未突出⽉琴之前,三弦很重要,是⽂场的三⼤件之⼀。笛⼦:是管乐中的主要乐器。有些昆曲剧⽬专⽤笛⼦伴奏。
  唢呐、海笛:由于⼆者的⾳质和⾳⾊不同,唢呐⼀般⽤于伴唱,海笛⼀般⽤于乐曲。京剧中的鸡鸣、鸟叫、马嘶之声都⽤这⼆种乐器摹仿。新中国成⽴后京剧改⾰,乐队中加进⼤阮、中阮等,丰富了⾳乐的表现⼒。
  (四)唱腔和念⽩
  场⾯是为表演服务的,表演中的念⽩和唱腔就是⾳乐和语⾔的结晶。
  1 唱腔
悦凯娱乐旗下艺人  京剧中的唱占⾸要地位。过去的演员叫"唱戏的",京剧中的唱腔主要是西⽪和⼆黄。⼀般说来,西⽪善于表现活泼、欢乐,⽽⼆黄则以表现悲哀咏叹为主。⼆种唱调都有许多板式,构成优美的唱腔。西⽪:在胡琴上,外弦基调是"3",内弦基调是"6"。有倒板、摇板、散板、慢板、三眼、原板、⼆六、流⽔、快板等。⼆黄:胡琴的外弦基调是"2",内弦基调是"5"。除有上述西⽪的各板式外,还有四平调等。其他:除西⽪、⼆黄外,还有⾼拨⼦、南梆⼦、唢呐腔、吹腔等等,⽤于规定的剧⽬之中。京剧的唱词都有韵脚,句型长短不⼀,有三⾔、五⾔、七⾔、⼗⾔等等。京剧的唱词较为考究,经过长期的锤炼⽽固定下来。但也由于演员囿于规矩、恪守师训,有⼀些不太合理的唱词也⼀脉相承沿袭下来,不敢改动。
  2 念⽩
  京剧中念⽩的地位亦相当重要。有⼈⽐喻念⽩的重要时说"千⽄念⽩四两唱"。⾔下之意是念⽩⽐唱更难学难演,唱腔有乐器伴奏,⽽念⽩时则全凭演员⾃⼰的⼝⾆之功。京剧中有许多精采念⽩的场⾯,如《⼗道本》的奏本,《四进⼠》公堂上的辩词,《法门寺》的读状等等。京剧念⽩讲究"尖"、"团"分明,四声准确,说起来朗朗上⼝,掌握⽓⼝、节奏,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切忌"⼀道汤"和"⼀边顺"。京
剧念⽩有京⽩、韵⽩和⽅⾔⽩之分。京⽩说普通话,清脆悦⽿,不可含糊不清。韵⽩⼀种是近格律吟颂,如引⼦、定场诗、下场对等;另⼀种是有⾝份⼈物的讲话。韵⽩中常带有湖⼴⾳和中州⾳,这是受徽、汉剧影响的痕迹。⽅⾔⽩在京剧舞台上常见有⼭东、⼭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话,如⽤得当,增加喜剧⽓氛。京剧的语⾔是极精练的,有时⼏个字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和诗词警句的功能。
  (五)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舞台
  京剧的表演艺术和运⽤舞台空间的⽅式极为完美,这是汲取前辈们长期创造的结果。在有限的舞台上,可以表现出⽆限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表现⽅法,受到外国艺术家们的赞许。
  1 动作夸张源于⽣活
  区区舞台,可表现上下数千年,纵横⼏万⾥。通过演员源于⽣活⼜提炼加⼯的动作,⽤夸张的⼿法表现出来。如《打渔杀家》,舞台上⼀边是江河,⼀边是陆地,岸边柳荫之下,泊放着⼀只渔⾈。这⼀环境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使观众感觉到的。剧
中⼈上船、下船、船头饮酒、划船⾏⾈等,观众如临其境,其实舞台上什么也没有。通过演员⼿、眼、⾝、法、步的表演,观众可领略到剧中⼈上楼、下楼、开门、进屋、上⼭、过河、⾏路、过涧、
趟马、放鸡鸭、挖菜、刺绣、缝⾐等等。有些动作经过艺术加⼯,虽然有悖于⽣活真实,如⼀⼈斩杀千军万马等,但观众并不觉得不合情理。
  2 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武打
  京剧的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可见武打在京剧舞台上的地位了。京剧中有许多剧⽬是属于武戏范畴的。京剧中的武打有⼀定的套数和规程,如法中有⼩五套、⼩快、架⼦、对等;⼑法有搬花、背花、勾⼑、对⼑、夺⼑等。其他还有拳、棍、鞭、锤等特种兵器的表演法。京剧中的武打既不是武术,也不是舞蹈,⽽是⼆者相结合的产物,在某些技巧上还有杂技的功夫。
  四、京剧剧⽬
  京剧剧⽬的数量是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递增的。据记载,清道光⼆⼗五年(1845)时⽪黄戏演出剧⽬有87个,到同治三年(1864)新增加130个,光绪⼆年(1876)增加8个,光绪六年(1880)增加1个,共226个。
  这些剧⽬是从演出的戏单上抄来的,肯定不完全。有⼈做过京剧剧⽬的统计⼯作,能到名字的剧⽬共有1700多个。根据内容⼤致可分为以下⼏类。
  (⼀)宣扬民族⽓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剧⽬,如《⾦沙滩》、《破洪州》、《挑滑车》、《战太平》、
《⽂天祥》、《岳母刺字》等等。
  (⼆)以反封建、废除旧礼教为主旨的京剧剧⽬有《秦⾹莲》、《穆柯寨》、《拾⽟镯》、《思凡》、《秋江》、《英台抗婚》等等。
  (三)歌颂纯真爱情的剧⽬有《柳荫记》、《⼈⾯桃花》、《西厢记》等等。
一条小团团露脸  (四)歌颂起义造反,除暴安良的剧⽬,如《⽣⾠纲》、《快活林》、《三打祝家庄》、《三岔⼝》、《通天犀》、《英杰烈》等等。
  (五)反映历史题材的剧⽬,如《完璧归赵》、《将相和》、《失空斩》、《屠赵仇》等等。 (六)美丽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天河配》、《后羿嫦娥》等等。京剧剧⽬如此繁多,⽔平不⼀,受封建社会影响,剧⽬精华与糟粕并存。正如卓别林所作的评价:"旧京剧是珠⽟和泥沙混在⼀起的。"因⽽有些剧⽬不易分类,似是荒诞神怪戏,⼜可能是神话戏。有⼈说是"⿁"戏的,也有⼈说是具有反抗精神的进步戏……这类有争论的戏很多,如《红梅阁》、《探阴⼭》、《活捉三郎》、《四郎探母》等等。
  五、京剧流派
  ⼀个剧种中出现不同的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演员出于不同的导师,⾃然传授和演出⽅法就
各有不同,久之,凡是同⾏公认、观众赞许的就会形成流派。
  (⼀)多种流派的形成是艺术昌盛的反映
  ⼀种戏剧学习的⼈多,演出过程中,为了争取观众,会各⾃施展各⾃的绝招,久之,就会形成同⼀剧⽬的不同演法。各种不同的演法之中各有千秋,并存于舞台上,于是形成了流派。流派愈多,愈说明从事这项艺术的⼈才愈多,愈说明这项艺术的繁荣昌盛。
  流派和艺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流派的形成有助于艺术的发展。以京剧的流派为例,⽣、旦、净、丑各⾏之中,有⼀⾏的流派形成,势必影响到其他⾏当,尽管⾏当不同,但通过同台演出就需要在艺术上融会贯通了。
  ⼀百多年的京剧历史,各个⾏当都出现了不少流派,如⽼⽣⾏中有谭(鑫培)派,汪(桂芬)派,余(叔岩)派,⾼(庆奎)派,马(连良)派,⾔(菊朋)派,麒(麟童)派,杨(宝森)派等等。旦⾓中有梅(兰芳)派,程(砚秋)派,尚(⼩云)派,荀(慧⽣)派等等。净⾏中有⾦(少⼭)派,裘(盛戎)派等等。丑⾏中尽管流派的形成受条件限制⽽不太明显,但是⽂丑中的萧(长华)派,武丑中的叶(盛章)派亦是观众所公认的。
  就流派来看,京剧艺术在历是相当瑰丽的。后来有⼈对流派产⽣了⼀些不同的看法,认为演员要有⾃⼰特⾊,不可⼀味效仿别⼈;或说不可囿于流派⽽妨碍艺术发展等等。这些看法不尽全⾯。
  (⼆)继承流派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
  ⼀个演员必须先当学⽣,在学的过程中,按照⽼师的路⼦学,还要学得像,学成之后,再博采众长,进⼀步钻研才有可能形成⾃⼰的艺术风格,为艺术增添⾃⼰的理解和创造,同时这也是艺术的再创造和再提⾼的过程。艺术就是如此流传⽽丰富发展的,流派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提倡学习流派,决不是⽤流派束缚⾃⼰。实际上,任何⼀个流派传⼈其艺术真谛并不是⽼师模式的复制,⽽是再创造的结果。可见,继承流派正是为艺术的发展繁荣⽽奠定基础的。只有这样,才不辜负这⼀流派的⿐祖当初的⾟勤劳动。换句话说,只有虚⼼向别⼈学习,才能为京剧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近来的京昆幼⼉汇演,不仅显⽰了京昆各种流派的传⼈⼤有⼈在,⽽且为京昆事业展⽰了光明的未来。
  京剧脸谱⾊彩⼗分讲究,看来五颜六⾊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彩含义为:
  红⾊: ⼀般:忠勇侠义,多为正⾯⾓⾊。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假好⼈。
  特例:⽼⼈显⽰年轻红光犹在; 坏⼈做了点好事。
  ⿊⾊: ⼀般:直爽刚毅,勇猛⽽智慧。
  其他:表⽰阴阳中的阴,⽤于⿁魂。肤⾊较⿊或⾯貌丑陋。
  ⽩⾊: ⼀般:阴险*诈;刚愎⾃⽤。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年迈,
  紫⾊: ⼀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不好,丑陋。
  黄⾊: 勇猛⽽爆躁。
  ⾦⾊: ⼀般:神仙⾼⼈。
  其他:猛将。
  银⾊: 神仙,妖怪。
  绿⾊: ⼀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韩磊等待简谱  蓝⾊: 刚强阴险
  ⽣、旦、净、丑"⽣、旦、净、丑"是什么?其实不过是⾓⾊分类。"⽣"是男性正⾯⾓⾊,"旦"是⼥性正⾯⾓⾊,"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丑"是幽默滑稽或反⾯⾓⾊。
  每种⾓⾊⼜有表明⾝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上场,你⼀望便知。在"京剧"的"票友"中有许多⼤名⿍⿍的⼈物,其中包括清朝的光绪皇帝载恬,他不但会唱戏,还能司⿎,并且是京、昆、腔的多⾯能⼿。
  的慈禧太后则是⼀个⼤戏迷,在今⽇颐和园内还保留⼀座中国的戏楼,该戏楼⾼21⽶,共有三层,可见她在京剧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脸谱图案⾮常丰富,⼤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窝图,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定论,如:包拯⿊额头有⼀⽩⽉⽛,表⽰清正廉洁;孟良额头有⼀红葫芦,⽰意此⼈爱好喝酒;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巨灵,煞神,⾦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妖特⾊;杨七朗额头有⼀繁
体“虎”字,显⽰其勇猛⽆敌;赵匡胤的龙眉表⽰为真龙天⼦;雷公脸谱中有⼀雷电纹;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神机妙算;夏侯惇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窦尔墩,典威等⼈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王延章头画蛤蟆,表⽰是⽔兽转世;赵公明⾯画⾦钱,表⽰⾃⼰是财神爷;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