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梁超何雯娜订婚
蔡子荣:粤剧打击乐伴奏中的运用分析
粤剧打击乐在伴奏中的运用分析
蔡子荣
(广东粤剧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 要】在我国粤剧体系之中,打击乐有着重要地位,和武场、文场的管弦乐维持相对关系,其中文场包含高胡、月琴、二胡、喉管、扬琴等传统乐器,而武场则可以衍生出鼓、板、锣、钹等打击乐器。本文则旨在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粤剧打击乐在伴奏中的运用细节。
【关键词】粤剧;打击乐;伴奏;运用细节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042-01
戏曲打击乐类型多元,分别包括鼓、木鱼、高边锣、钹等。而粤剧打击乐则属于本土、外省戏曲融合的产物,其中除了文锣、大钹、单打等本土乐器之外,还融入了锣边花、四鼓头、水底鱼等不一样的演奏娱乐 新闻>天女散花 章子怡
模式,以及套路。正因为如此,才衍生出充满韵味又动听的粤剧伴奏,既渲染出强烈的曲艺场景氛围,又令戏曲当中各类角呈现出应有的特。
一、戏曲表演节奏的掌控
杨幂爱的供养歌词
粤剧节奏控制过程中,需要关注多重细节,既包括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抑扬顿挫,又需要表演成员拥有精湛的技艺,经过彼此协调作用后,才可以赢得更加理想化的舞台效果。通常来讲,打击乐器可以细化为鼓板、铙钹、大小锣等基础性部分。其中锣鼓往往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释放出富有个性和穿透力的声音,选择在粤剧曲目中的武戏和文戏中融入,既能够生动演绎出小鸟依人、心思细腻的少女形象,又可以呈现出彪形大汉的英伟气势;而大锣在粤剧伴奏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包含高中低等不同音,特别是在和其余乐器合奏过程中,会自然呈现出有气势又响亮的声音,所以在粤剧中每当有大将上场或是战争爆发时,都会选择在伴奏中融入大锣这类打击乐器,旨在烘托现场大气的场面和特殊氛围;至于铙钹则能够灵活地应用在粤剧合奏和伴奏活动中,除了能够呈现出独特的音质,还可以达到烘托氛围的效果;鼓板的存在意义,就是集中性掌控戏曲的节奏,因为这类打击乐器通常声音响亮又拥有较强的穿透力,所有只要演奏人员击打过程中确保短促有力,就可以发挥出准确控制戏曲节奏和拓展情节的功效。归结来讲,将一系列必要的粤剧打击乐器融合起来,再经过演奏人员精心击打,就会衍生出非常独特的节奏,在令曲目快、慢节奏的协调性得以强化之后,维持伴奏曲目的完整统一状态。
二、舞台感染力的强化
将打击乐融入到粤剧伴奏之中,可以令舞台现场感染力和感召力同步强化,否则只有演员一味地唱着对白,势必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实际上,武场的产生,就是对粤剧伴奏中打击乐作用的最佳诠释,在粤剧武打戏环节中,参与对战的人并不会有太多的语言交流,通常都注重表现不同类型的动作,如若其间没有打击乐进行生动性渲染,那么整个武打场面就会变得没有趣味性。所以在武打戏表演期间,包括角的心理变化动态、对战的表现方式、动作细节等,都需要配合打击乐,特别是锣鼓加以衬托。当锣鼓越急促,呈现出的声音就会越有力,现场场面就会更加激烈一些;而在锣鼓低沉时,就反映出主角在对战中处于劣势境遇。
三、角形象的生动性呈现
之所以要将打击乐融入到粤剧伴奏当中,还有一类目的,就是集中性、生动性地呈现出各类角形象。诸如角的心花怒放、怒发冲冠、娱乐嬉戏等思想行为状态,都可以分别利用欢快活泼、顿段长鸣、明亮跳跃等各式各样的打击乐声效加以把控。就好比是在进行粤剧作品《赵子龙保主过江》伴奏过程中,尤其是甘露寺那一场戏当中,周瑜巧设美人计令刘备前去招亲,实际上却是在甘露寺设置埋伏以图加害刘备,而忠心不二、英勇无比的赵子龙,为保护刘备安全又不会惹怒于周瑜,便决意单匹马护送刘备过江。在这唱戏当中,既包括说又有做,唱的内容主要是节奏自由的包槌滚花,而在锣
边大滚花还未出场时,拥有强烈声音表现力的高边锣就可以在霎那间吸纳观众的注意力。即在“呛呛呛”三声作用下,引出赵子龙配着先锋钹、手持宝剑而快步直冲的情景,并且在“喳喳呛”的打击乐伴奏下映射出主角英威帅气、勇敢刚强的出众形象。尤其是在赵子龙被埋伏的周瑜军队包围时,赵子龙便手按青峰、脚踏锣鼓点,他们两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怒气鄙人,将伏兵全数吓退,令现场所有观众都感受到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之余,深刻验证打击乐伴奏便是呈现粤剧中角形象的最佳助力媒介。归根结底,只有确保演奏者与演员倾心配合,戏曲中的角形象才得以生动化凸显,再加上动作变化和打击乐节奏的统一波动,使得整个戏剧变得愈加协调和完整,更令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变得不凡。
综上所述,选择在粤剧伴奏中融入打击乐,既可以生动地呈现出多元化的角形象,又可以强烈烘托出不同场景的氛围。希望日后在进行粤剧表演时,参与演奏和表演的工作人员,能够倾力配合,令动作节奏和打击乐节奏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全程吸纳观众的注意力并赢得更多热烈的喝彩声。长期坚持下去,为我国粤剧等传统戏曲文化的可持续传承、深入性发展,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务动力。
参考文献:
[1]吴艳楠.传统与创新相得益彰——观“梅花奖”粤剧参赛剧目有感[J].南国红豆,2017,33(06):164-168.
冯晓泉
[2]朱恒夫.粤剧1910年代至1930年代在上海繁盛的原因[J].戏剧艺术,2018,26(03):88-95.
[3]张晶静,马达.广东省佛山市“粤剧进校园”活动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8,23(02):120-122.张含韵佟梦实恋情疑似曝光
[4]洪丹萍,刘惠婷.当代粤剧创新的实践与反思[J].大众文艺,2018,16(14):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