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九课:欣赏课  进行中的歌
主备人
高卫东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喜欢聆听的进行曲,愿意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片段)、《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音乐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过程和方法
引导 聆听 实践 表达 拓展
为什么不爱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欣赏了解不同风格的进行曲
知道各种不同场合的运用体验进行曲的风格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风格的进行曲
教学难点
握进行曲的特点及拍子掌
教学方法
探究法  互动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
           
个性化修改
情景设计
dj63
在展示军人的风采中走进歌曲。
问题聚焦
如何学唱歌曲,把握节奏。
探究与展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背景材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于1939年7月,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此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第四首。在解放战争时期,歌词作了一些修改,改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试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将它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其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2.作者简介
  郑律成(19181976) 作曲家。出生于朝鲜南部全罗南道光州。1933年来中国,进入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办的革命干部学校,并开始学习音乐。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积极投入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抗大等校学习和工作,著名歌曲《延安颂》就是在这里创作的。1939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日本投降后回朝鲜工作,任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协奏团团长、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1950年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籍。1976127日病逝。
  郑律成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作有300多首()包括歌曲、大合唱、歌剧、电影音乐等各类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歌曲《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朝鲜人民军进行曲》、《采伐歌》、《我们多么幸福》、《绿的祖国》,大合唱《兴安岭上雪花飘》、《图们江》及歌剧《望夫云》等都是著名的作品。他的音乐充满激情,旋律朴实流畅,富有特,结构简练,深受中朝人民喜爱。
3.乐曲分析
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全集 由铜管乐演奏。作品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全曲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C)写成。   
  乐曲开始是简短的、号角式的引子,同音重复和铿锵的节奏使人振奋:
  第一部分(A)4个乐句,基本上是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发展而成的,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曲调具有坚韧的性格,象征着人民军队刚毅沉着地行进在祖国大地上。
  第二部分(B)的第一、二乐句,是第一部分第一乐句的变化反复,接着出现了连续上行的自由模进,把歌曲推向第一个高潮:
   
  第三部分(C)的开始,出现了戎马倥偬中的抒情音调,使乐曲更具革命乐观主义的彩:
   
  接着,以这个乐句为基础,并结合引子的音调、节奏,推出排山倒海般的豪壮音调,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全曲,如:
     
()《婚礼进行曲》( 选自歌剧《罗恩格林》)
1.背景材料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与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齐名。在国外,人们习惯地把这两首乐曲并用,瓦格纳写的这一首,作为新人入场时举行婚礼的庆典音乐;门德尔松写的那一首,作为礼成之后,新人退场,进入洞房时的音乐。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原是三幕传奇歌剧《罗恩格林》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罗恩格林》剧情梗概是:在天上圣杯王国里,有位守卫圣杯的武士名叫罗恩格林。一天,他看到了人间发生的一件不平之事,便来到人间,击败了那阴险的篡位者弗列德里克,解救了公主爱尔莎和她的弟弟。爱尔莎爱上了罗恩格林。当他们论及婚嫁时,罗恩格林提出爱尔莎永远不能问他的姓名和来历。但在结婚的当晚,爱尔莎被坏人挑唆,提出了这个不能问的问题,被坏了婚誓。罗恩格林只好离开爱尔莎回到了圣杯王国
  如果能再感动你多一次《婚礼进行曲》是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第一场开始时,贵妇们引导新人进入洞房时唱的混声合唱。
2吴亦凡个人简介 个人资料.作者简介
瓦格纳(18131883) 德国作曲家、作家。他生于莱比锡,自幼喜爱戏剧、文学和音乐。1828年入莱比锡尼柯莱伊学校。这一年他听了贝多芬的交响曲深受感动,决心成为作曲家。1831年师从韦因利格学习作曲,次年出版第一部作品《C大调交响曲》。40年代初相继完成歌剧《黎恩济》和《漂泊的荷兰人》,在德累斯顿演出并获成功。1843年任德累斯顿宫廷剧院指挥。在40年代后半期完成取材于传说的歌剧《汤豪舍》和《罗恩格林》。1849年参加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失败后逃亡瑞士,撰写《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和《歌剧和戏剧》等论著,并作为指挥在欧洲各地演出。同时完成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前两部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不久受聘定居慕尼黑,写成歌剧《纽伦堡名歌手》。后在拜罗伊特建剧院以实践他改革歌剧的主张。1876年剧院举行落成典礼,首演所作大型歌剧《尼伯龙根指环》。1882年完成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其他作品还有管弦乐曲《齐格弗里牧歌》、《浮士德序曲》等。
3.乐曲分析
    《婚礼进行曲》由管风琴演奏。乐曲为降B大调,2/4拍,稍快的中板速度,用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写成。乐曲的旋律优美,情绪抒情而庄重。
  整个乐曲演奏时,常采用由弱至强,再由强至弱的音响和力度处理,象征着婚礼行列由远至近,又由近至远,最后,在渐渐消失的乐声中结束。这首《婚礼进行曲》充满着欢乐和幸福的气氛。现在听到的音响,除了混声合唱之外,还有用管风琴及交响乐队演奏的乐曲。
()《葬礼进行曲》(片段)
1.背景材料
《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所作的三首奏鸣曲中最著名的《降b小调奏鸣曲》(OP.35)中的第三乐章。作于1837年。钢琴曲。
  肖邦于1839年的夏天,在给亲友芳达纳的信中曾说:我目前正在写作一首降b小调的钢琴奏鸣曲,我计划将那首寄给你的葬礼进行曲加入其中。因《降b小调奏鸣曲》完成于该年夏季,所以这首《葬礼进行曲》是事先已作好的。同时该奏鸣曲又是以《葬礼进行曲》为基调,因此研究肖邦的学者,就称其为死之诗,好像在哀悼那些为祖国而勇敢献身的爱国志士。
2.作者简介
肖邦(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其父是法国人,在华沙一所中学任法文教师。其母是一位很有音乐才能的波兰妇女,善弹钢琴,爱唱波兰民歌。受母亲的影响,肖邦从小就爱上了波兰民间音乐。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和即兴演奏。7岁时他登台演出,还用波兰民间音调创作了一首《g小调波兰舞曲》。16岁入华沙音乐学院。这时,他无论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29年在老师和朋友的建议下,他到国外旅行演出,通过他的音乐作品,宣扬波兰民族精神。临行时,带了一杯波兰泥土。1930年从维也纳去巴黎途中,传来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从此他定居巴黎,并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18491017日病逝于巴黎,享年39岁。临终前他要求亲人在他死后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
  3.乐曲分析
《葬礼进行曲》用钢琴演奏。乐曲为降b小调,4/4拍,慢板,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在两小节的引子之后,悲痛的主题在降b小调上沉重地演奏出来。它的和弦宛若哀悼的钟声,庄严肃穆的旋律展示出一幅送葬队伍缓缓行进的悲壮场面:

  乐曲的中部旋律哀婉、抒情,明朗中略带轻柔朦胧,把人们带入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由未来的向往。歌曲式的旋律及开阔、透明的伴奏织体与前后两部分的深沉悲壮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在关系大调上进行的中部,从旋律的抒情性质及结构的方整、清晰等方面看,无疑是三声中部性质的。结构属于单主题发展式的三部曲式。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音乐又回到深沉的悲痛的情绪中。最后,力度渐弱,表示送葬的行列渐渐远去,乐曲轻轻的结束。
()《拉德茨基进行曲》
  1.背景材料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创作的。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茨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
  后来,由于此曲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较好的剧场效果,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支曲子来。
2.作者简介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0岁左右在伴舞乐队中演奏中提琴。1819年参加兰纳组织的四重奏团。1824年兰纳将乐队一分为二,老约翰·施特劳斯任第二乐队指挥。1825年他自己组织乐队,并发表作品。1833年起,他率乐队到欧洲许多国家演出,受到欢迎。1846年返回维也纳被任命为皇室舞会音乐指导。
  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所作的圆舞曲,节奏活泼,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就有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有三个儿子都是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为分清他们父子,后来人们在父名前加上字,以示区别。
  3.乐曲分析
  《拉德茨基进行曲》D大调,2/2拍,复三部曲式,由管弦乐队演奏。此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
  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序奏——引子:
 
  第一部分A段为单三部曲式(a+b+a)。其a主题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B段的a主题比较活泼,与A段形成对比。描写拉德茨基骑在马上慢步奔跑、检阅部队时的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B段第二乐段b的音乐材料来自a主题,是它的展开,最终再现a主题结束。 第三部分再现乐曲第一部分A段音乐。
() 羽泉 邓超
1.进行曲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音乐。其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数拍子,如二拍子、四拍子。进行曲根据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军队进行曲。曲调激越昂扬、威武雄壮,用管弦乐队或铜管乐队演奏,并广泛使用打击乐器。
(2)“婚礼进行曲。速度一般较快,表现欢乐的气氛。例如门德尔松所作《仲夏夜之梦》中的《婚礼进行曲》。
(3)“丧礼进行曲。速度较慢,常用小调,情绪沉郁哀伤。例如贝多芬所作《英雄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
其他尚有凯旋进行曲庆典进行曲等。进行曲的速度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慢速进行曲,每分钟约75拍;快速进行曲,每分钟约108128拍;急速进行曲,每分钟约140160拍。
2.管乐队 管乐队又称为军乐队铜管乐队,是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 器组成的吹奏乐队。 管乐队产生和形成的历史与军队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管乐队的编制无统一规定,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但是在管乐队中,单簧管族乐器占有相当于管弦乐队中之小提琴的地位。现代的管乐队,除交响乐队中所使用的所有木管、铜管乐器均可用于管乐队之外,还在木管乐器中加入高、中、低音的各种调高的萨克斯管,在铜管乐器中加入短号、大号,并采用各种调高的长号族乐器。打击乐器以大、小军鼓,大、小镲,以及三角铁为主。如在音乐会上演出,常加进低音提琴和定音鼓、木琴、钢片琴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