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歌
  ⼀、教学⽬标
  (⼀)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化,喜欢蒙古族⾳乐。
  (⼆)能够根据《⼩黄鹂鸟》及《银杯》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还能⽤齐唱、轮唱的形式演唱《⼩黄鹂鸟》,⽤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达亚波尔》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短调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中⾳、男⾼⾳及马头琴的⾳⾊;知道本单元歌曲中所使⽤的⾳阶。
  ⼆、教材分析
  (⼀)《⼩黄鹂鸟》
新声夺人  《⼩黄鹂鸟》原是⼀⾸蒙古族短调民歌,也是⼀⾸纯朴的情歌。这⾸歌,就其歌名⽽⾔,“⼩黄鹂鸟”是对恋⼈的⼀种爱称。就其歌词⽽⾔,两朵、四朵、⼋朵等量词,都隐含着成双成对的意思,表达了蒙古族⼈民憧憬幸福⽣活的意愿。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速度稍慢,表现出⼀种细腻、爽朗的情绪特征。重新填词的《⼩黄鹂鸟》赋予了它崭新的含义。歌中的“⼩黄鹂鸟”,既可是翱翔在天空的、被拟⼈化的黄宋家皇朝下载
鹂鸟,也可以是⾃⼰直⾯相对的亲朋好友和⾃⼰所热爱着的⼀切⼈。总之,歌中的主⼈公是在⾯对他们抒发着⾃⼰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活的思想感情的。《⼩黄鹂鸟》采⽤五声宫调式构成旋律,2/4拍,⼩快板速度。整⾸歌虽分为齐唱、轮唱两部分;⽽实质上,它依然为单乐段结构。轮唱部分基本上是原曲模仿式的卡农。从⾳乐风格上看,《⼩黄鹂鸟》属于蒙古族的短调歌曲(也有⼈称之为“短调”或“短歌”)。短调歌曲是蒙古族⼈民最早发展起来的民歌体裁。在草原牧歌充分发展起来之前,短调民歌在蒙古族的⾳乐⽣活中曾占有主导地位。在短调民歌中,爱情歌曲、叙事歌曲占有很⼤⽐重。如:《森吉德玛》、《嘎达梅林》等;其次,⼀些⾰命民歌亦属此类。如:《引狼⼊室的李鸿章》、《反⽇歌》等。
  (⼆)《银杯》
  《银杯》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每当节⽇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唱宴歌,以⽰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提倡团结的格⾔警句。《银杯》采⽤五声⽻调式构成旋律,旋律悠扬、起伏较⼤,4/4 拍,中速,单乐段结构,在⾳乐上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
  (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诗的语⾔勾勒了⼀幅草原美景——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清波、晚霞
非诚勿扰 下载
⼣照、彩蝶纷飞、百鸟歌唱、毡包有如⽩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犹如珍珠撒……这就是蒙古族⼈民⾃由、安宁、美满、舒畅的⽣活,更是牧民双⼿托起的幸福⼤厦。歌曲⽤单⼆部曲式结构⽽成。第⼀乐段的节奏均匀、稳健;第⼆乐段从弱拍起唱,使原本平稳的节奏带有了起伏的律动感。歌曲的旋律采⽤了牧歌的素材,并⽤五声宫调式构成旋律,给⼈以辽阔、悠扬、婉转、抒情的印象。这种将情感波澜与意境相融合的创作⼿法,⾮常深刻地表现了蒙古族牧民意⽓风发的精神⾯貌及对幸福⽣活⽆⽐赞美的欢乐⼼情。
  ⽕华(1942~ ) 歌词作家,北京⼈,内蒙古⾃治区军区创作员。
  阿拉腾奥勒(1942~ ) 蒙古族作曲家,内蒙古⾃治区哲⾥⽊盟⼈。1968年毕业于天津⾳乐学院作曲系,现任职于内蒙古⾃治区⼴播电视艺术团。其代表作品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电影交响组曲《沙漠的春天》;管弦乐曲《乌⼒格尔主题随想曲》。
  德德玛(1947~ ) 蒙古族⼥中⾳歌唱家,内蒙古⾃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1962年⼊呼和浩特内蒙古艺术学校学习声乐。1964年⼊中国⾳乐学院声乐民族班学习。现任中央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经常演唱的代表曲⽬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嘎达梅林》、《奥菲欧的咏叹调》等。
  (四)《达亚波尔》
  《达亚波尔》是流传在内蒙古⾃治区哲⾥⽊盟昭乌达的⼀⾸民歌。歌中唱到的“达亚波尔”是⼀个蒙古族⼩孩的名字。透过这⾸歌,我们可以想到:在旧社会,那美如锦绣的兴安岭⼤草原,那蒙古族⼈民世世代代繁衍⽣息的地⽅,竟然是⽆家可归、孤独凄凉的达亚波尔哭泣的悲伤之地。这⼀切,⼜怎能不使歌者为之伤⼼、为之惆怅呢?!《达亚波尔》也是⼀⾸短调民歌。其节奏均匀稳定、句尾悠长。它的旋律是采⽤五声⽻调式谱成的,但其结束⾳却使⽤了该调式的属⾳。从⾳乐内容的⾓度看,这种结束⽅法似乎给⼈们留下了悬念。如果从整个歌曲的情绪上看,它给⼈以压抑、忧伤的感受。
  腾格尔在演唱这⾸歌时,采⽤了通俗歌曲的演唱⽅法。其中,最引⼈注⽬的特点是:在句尾的长⾳处,往往不在落拍点上唱出歌词,却有意地在落拍点之后将歌词延迟唱出。这种表现⽅式虽与原民歌的唱法有所不同,却与原民歌的内涵没有什么出⼊,只是给⼈们带来⼀种现代⾳乐的⽣活⽓息。
  (五)《万马奔腾》
陈宝莲养小鬼>唱响奥运  《万马奔腾》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针对这⾸乐曲,作者曾讲过⼀个故事:在⼀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死。马的主⼈抱着它的头痛哭不⽌。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后已的精神。出于对⼤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作者写了《万马奔腾》这⾸乐曲。⾄于作者有没有弦外之⾳,他⾃⼰没有叙说。不过,我们完全有理由展开更⼴泛的想象。
李玉刚专辑
  齐•宝⼒⾼ (1944~ ) 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出⽣于内蒙古⾃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六)《筷⼦舞》
  筷⼦舞是流⾏在内蒙古⾃治区伊克昭盟的⼀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由男艺⼈作单⼈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拿⼀把筷⼦,⽤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舞。舞动时,⽤筷⼦敲击⼿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筷⼦舞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笛⼦、三弦、扬琴、四胡等。其伴唱⾳乐也多为当地流⾏的2/4 、4/4拍民歌。
  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筷⼦舞》这⾸乐曲是⼀⾸鄂尔多斯民歌。它由四个乐句组成。其⾳调以五声⽻调式为基础。乐曲的前两个乐句,其节奏⽐较平稳、均匀,⽽后两个乐句则显得跳动、活泼。经过编配,这⾸乐
曲呈复调形态。伴奏声部使⽤了打击乐器。它很好地配合了乐曲的律动及情绪。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学唱歌曲《⼩黄鹂鸟》及《银杯》
  1.学唱歌曲前要完整地聆听范唱;条件允许的话,能观看录像。
  2.注意控制歌曲的节奏、速度及旋律中的⼤跳。演唱《⼩黄鹂鸟》时,还要注意两个声部间⼒度上的均衡及层次感。
  3.在感受、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认识两⾸歌曲的调式特点。
  4.模拟蒙古族同胞唱酒歌时,要注意蒙古族⼈民的风俗习惯。如敬酒、唱酒歌时,要把酒杯举⾄头顶;客⼈要恭敬地接过酒杯并把酒喝⼲。
  (⼆)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达亚波尔》及《万马奔腾》
  1.初听时要完整地聆听作品,并要引导学⽣感受、体验、判断歌⼿的或乐器的⾳⾊。
  2.要引导学⽣抓住⾳乐要素的特点,感受、体验⾳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
  3.要向学⽣介绍⼀些必要的背景材料。
  4.⽤⽐较的⽅法认识德德玛及腾格尔的⾳⾊,认识他们不同的演唱风格。
  5.聆听《万马奔腾》时,可引导学⽣观察、思考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也可⿎励学⽣⽤他们喜爱的⽅式记录、表现⾃⼰聆听的印象。
  (三)演奏《筷⼦舞》
  1.要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奏《筷⼦舞》。演奏中做到节奏准确、速度稳定、声部间和谐均衡。
  2.初学时放慢速度,要注意乐曲的句法。熟练后,要表现乐曲应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