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佑荣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流行音乐在许多音乐教育界同行认为它是音乐教育的绊脚石,是学生不能专心于现行教材的罪魁祸首,是阻碍中小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流行音乐有了许多新的注解:“某一时期在众中广为流传的歌曲”,其中包含有艺术歌曲、民歌及通俗歌曲等,是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反映;“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将流行音乐界定为“一种游离于经典作品外,用通俗唱法演唱,在众中流传的歌曲”。
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流行音乐融于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现时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育其所呈现的特点应是强调学生的民主和开放意识,要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真正把学习音乐的幸福和欢愉带给每一位学生。那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呢?他们又喜欢什么呢?在我对所执教班级的全体学生做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有97.2 %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78 %的学生认为其亲切、自然、好听,96 %的学生是从电视、电台中学会的,81.3 %的学生提出音乐课应该让他们接触流行音乐,学会鉴赏。显而易见,流行音乐已成为当前我们的音乐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其实,随着当今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文化教育体制等所呈现出的一种“多元并存,多极发展”的格局,音乐也必然步入多元化发展道路。如果我们的音乐教育面对现时丰富的音乐种类、多变的音乐风格,仍然固守旧有的音乐教育思维定
势,将原有的一套当作“阳春白雪”,社会上流行的却视为“洪水猛兽”,不思改变,不求创新,不谋融合,不仅不能顺应课改形势,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学识,更不能做一个合格的师长。将流行音乐融于音乐教学,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从另一角度来审视,流行音乐中良莠混杂、雅俗交织、美丑难辨,这是不争的事实,它的纯度、“含金量”绝非可与高雅音乐相比。而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上急剧变化的年龄阶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审美判断能力正处于初级阶段。与其对流行音乐这一领域放弃不管,任学生不假思索地“来者不拒”,以致受到不良影响,还不如由我们音乐教师在这一领域精心挑选有用之材,高屋建瓴地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基于这种目的,将流行音乐融于音乐教学中也是势在必行的。王梦溪图片
心爱的姑娘就要嫁人了(二)流行音乐融于音乐教学的课内实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快速、有效地提高其音乐基本素质,我们可以尝试更新教法,增添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一些流行音乐帮助学生学习新知,增强音乐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索:1 、以熟带新,引发兴趣。“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没有兴趣,不管干什么,也无论怎样去干,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教材上的歌曲虽动听,但总唱难免会有些厌烦;而流行音乐则以其新鲜的感觉吸引着学生,使学生能积极且精神饱满地去学习,如果在这个状态下讲授一些重点内容和知识,复习一些常用的理论是能事半功倍的。因此,我在各种类型的音乐课
堂教学中,尝试导入学生们熟知的流行音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新知的信心,以最终
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如在音乐课中,节奏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进而促进学生对歌曲及音乐作品的掌握。节奏教学,我们一般采用节奏模仿、打击乐训练等方法。到了后面,面对编创节奏的教学任务,这些方法就显有些“小儿科”了,所以教学效果总是不太理想。也是受到学生的启发,我试着将现在流行于欧美的“说唱”引进了课堂。我为学生选择了周杰伦的《双截棍》,这是一首勇猛刚劲的快节奏歌曲,其特点就是快速度的如说唱般的语言朗诵,调性不明显。虽然它没有明显的旋律走向,但节奏轮廓铿锵有力,加上MTV 中充满中国武士神采的场面,使音乐极富感染力。学生很快就被这鲜明的节奏感、独特而新鲜的风格韵味激起了兴趣,欢欣异常,从感情的投入到击节而歌,再到登台忘情表演。而那种近乎于“念歌词”的演唱方法,更让学生联想到我平时教他们的“按照节奏读歌词”的方法。上完课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围着我纷纷提出关于音乐节奏的问题,那一双双对音乐急切的渴求的目光又一次很好地印证了爱因斯坦说过的“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几节课下来,几乎没有人再认为编创节奏是件难的事,而他们所编的节奏花样之繁多、时值之准确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2 、以情促情,寻共鸣。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或己感知其美感的流行音乐,使其渗透与课本歌曲和欣赏曲产生“美感共鸣”,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如在欣赏我国的民间乐曲《将军令》之后,我尝试让学生练唱,由林子祥、成龙演唱的歌
加洲旅馆吉他谱
曲《男儿当自强》,以此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我国民族器乐曲的喜欢。又如在一次音乐课堂上,
我给同学们放了一首腾格尔演唱的《天堂》,听后,同学们的感触颇多,有的说:“听着那歌曲的旋律,仿佛自己亲身真得来到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有的说:“听着那歌曲的旋律,使我刹那间想起了自己久别多年的故乡”……最后,更有同学联想到:“蓝天、碧草在今天多么可贵,但要想把蓝天、碧草永远地保持下去,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之,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不能强迫的,只有让学生在自由、自觉的享受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愉悦,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净化而乐意受教。3 、比中审美,提高认识。学生渴望欣赏和教唱一些当前的流行音乐,就如同希望父母帮买时髦与新潮的衣服,父母不能任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必须有所选择,对不适合的要给予解释,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我们音乐教师对于学生渴望教唱流行音乐也应当如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格调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如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隐秀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代音乐的美,通过多听、多练、对比,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能用到一些好的作品,选曲的原则就是“清新健康,不拘一格”。比如让他们听陈美的小提琴独奏,听女子十二乐坊的新民乐,学生说“古曲音乐原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深奥难解”;看新民乐的演奏,他们也能在我的指导下领略到我国民族音乐在全新
王柯淇
崔忠华的诠释后所创造出的另一种意境;甚至我们还可以在网络里查关于《田园交响曲》、《兰多瑙河》等视频,先让学生静听,在不提示此作品的任何信息的情况下,让学生到黑板写出自己对此音乐
的感受,最后让他们尽情发挥之后才放出视频。其实,现在的很多流行音乐中有提倡环境保护的,有倡导人间献爱心的,有呼吁全社会关心父母的,有赞美我们伟大祖国的,还有表现爱国的,像这些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动听的经典流行音乐,我积极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我认为,多听这些好歌不但能提高他们自身鉴赏流行音乐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如歌曲《青藏高原》就以高亢嘹亮的音调,旷远悠长的节奏,优美舒展的旋律,令人深思的词意,将人们带到了雪域高原和那梦中的香格里拉。该歌曲所具有的那种摄人心魄并令人为之赞叹的美,确实能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可以给教师提供十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教学空间。又如当听了陈红的那首《常回家看看》之后,很多同学感慨万分,有的说:“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应多在平日生活中多关心父母才对。”有的说:“父母对子女付出爱的同时,子女也应及时向父母回报这种爱。”还有的认为:“多问候父母、常关心老人,这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与孝心。”当我问起同学们哪一首歌最能表达出“人间处处真情在”的主题时,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爱的奉献》”,我问:“为什么?”“每当唱起这首歌,使我们联想起了手拉手援助灾区人民时的一个个动人场景,曲调深切感人。”像这样的流行音乐,内容好、曲调优美,又能在学生们中广泛流传,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