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特征,艺术理
杨志刚
论-
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文/林娜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型音乐的创作正式开始起步,其中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艺术歌曲。以早期的萧友梅、赵元任和后来的黄自、青主等为代表的著名作曲家,创作出许多具有典型特的艺术歌曲。这些歌曲手法开拓革新,技巧娴熟,各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开创了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河。中国近代的艺术歌曲是借鉴西方音乐创作经验的大胆试探,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并与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相结合,谱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不朽的经典曲目。探索和研究这些艺术歌曲,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创作和演唱新的中国艺术歌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也可以说是在以往(泛指欧洲浪漫主义时期)采用钢琴为伴奏乐器的室内演唱的声乐独唱曲。它有别于粉墨登场、大型的管弦齐鸣的歌剧咏叹调(Aria)和宣叙调(Reeifafire),而是采用人性超越理性,情感超越形式的新途径,精心地将诗歌和音乐融为一体,代表广大人民心声的、介于传统民歌和抒情歌曲之间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它与歌剧齐名,一起成为了声乐艺术殿堂的两大支柱。这种艺术形式流传到中国,就被称为艺术歌曲。它在作品的内容、范围、演唱表演、
伴奏、歌词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概念也很清晰,总地来说外国的艺术歌曲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它一般短小精致,歌词是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是一种高浓缩的音乐小品,因此在演唱和聆听时都要注意细节,每字每音都有特意的安排,内涵丰富、艺术价值高。
第二,歌曲主旋律和钢琴伴奏如红花绿叶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钢琴不再是单纯的伴奏,而是占有重要的地位,也需要较高的艺术演绎。
火把节的火把第三,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着演唱者要有较高的演唱技巧和艺术修养,以及较高的情感表达能力。
我国的专业音乐事业发展较之西方稍显落后,然而我国当年的一些追求进步的有志青年,在远赴国外寻求科学和民主的真理时,接受了西欧的文化思潮。同时在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他们的思想和才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我国一代“留洋”音乐家的回归,带动了我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继而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以早期的萧友梅、赵元任和后来的黄自、青主等为代表的著名作曲家,创作出许多具有典型特的艺术歌曲。这些歌曲手法开拓革新,技巧娴熟,各有不同的创作风格。他们的音乐作品范围较广,其中以艺术歌曲为成就最大,开创了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河。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在音乐特和创作过程中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
一、创作背景
刘冬度娘
20世纪初,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些中国青年远赴国外学习,寻新出路,从而接受了西方的新文化思潮。最先在音乐创作上做出认真努力和广泛试探的代表性作曲家是萧友梅和赵元任,他们深受德奥艺术歌曲的启蒙,回国后写了很多
有较高水准的艺术歌曲。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涌现出了像陈啸空、吴梦非等较有影响的作曲家,他们的艺术歌曲创作成绩斐然,都留下了特殊时代的深深印记。歌曲《问》是萧友梅的一首著名代表作,虽然只有短短的16小节,却有明显的德奥艺术歌曲的痕迹;内容虽属个人情感的抒发,却真实地反映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耐人寻味的思绪;歌词虽有几分消沉,却十分贴切地表现出当时进步青年对江山破碎、国土沦丧的忧虑和感慨。而赵元任的创作带有鲜明的支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态度,他的歌曲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这一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着重表现的是当时中国青年思念祖国及大胆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激情。《听雨》则是一首触景生情式的抒情歌曲,力图展现一种不同于旧文艺的新意境、新风格。
康定情歌钢琴曲二、创作特
(一)较高文学价值的歌词选择
歌词的选择是艺术家个人审美追求的标志。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大多以古诗词为同名作品创作而成,如著名作曲家青主早在1920年根据宋代苏轼的名作《大江东去》所谱写的同名艺术歌曲,是我国近代最
早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歌曲运用了富于戏剧性的朗诵与抒情性的咏叹相结合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原诗词中“赤壁之战”古战场的壮丽景象,以及词触景而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体现了歌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塑造出气势磅礴又意境深远的音乐形象。到20年代末,青主又根据宋代李之仪的诗词《我住长江头》,创作了一首引人注目的同名艺术歌曲。歌曲以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朴素而又强烈的感情。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首优秀的爱情歌曲,而事实上是作曲家抒发了对1927年在国民党“清党”中牺牲和失
踪的同志的追忆,以及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忠贞情怀。此外,像著名作曲家黄自也很重视选取我国的古诗词为题材,谱写艺术性极强的独唱曲,如《南乡子》([宋]辛弃疾词)、《点绛唇》([宋]王灼词)、《卜算子》([宋]苏轼词)、《花非花》([唐]白居易诗)等,篇幅不长、技法简练、形象鲜明,很好地表现了原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感情,并充满了作曲家自始至终的沉稳慷慨的气质,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适合跳鬼步舞的歌曲(二)曲式与和声方面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采用的曲式结构显然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大多采取单二部曲式。如歌曲《问》采用的是两段体的重复模式,曲式结构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开头的三个弱起乐句与歌词的三个问句配合得天衣无缝、流畅通顺、起伏自然,而在后半部的副歌处,反复使用了下行音调,生动表现出
悲叹、无奈的心情,接着又用连续上行的音型,造成了音乐的高潮,表达了主人公面对山河破碎的愤懑难平,从而准确、深刻地刻画了人们在动荡时局中的心理状态,催人反省、令人深思。又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歌词结构保持分节歌的特点,而曲式结构则明显采用了我国民间的“变头”和“合尾”的写作原则,即在同一主题音调基础上写出各不相同的开始,或以基本相同的结尾进行归纳,从而深刻地揭示作品主题和深化意境。
三、钢琴伴奏的特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被称为“钢琴与人声的二重交响”。钢琴伴奏与歌唱从同一基点出发,对同一内容进行阐述,对同一思想进行抒发,深刻地把握诗词的内涵、语言规律、感情彩等特点,它们相辅相成,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融合,从而取得一致,共同完成完美的艺术表现,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另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结
于月仙老公是谁?构严谨,严格遵循钢琴音乐的美学规律,将钢琴与声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春思曲》是黄自为音乐会演唱创作的艺术歌曲,在艺术构思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有意识地发挥了声乐演唱的技巧,并充分注意通过钢琴和声乐的合作,来进行形象地刻画和意境的渲染。这首歌曲首先是右手的柱式和弦、左手的旋律,与歌唱者一同弱进入,加上前奏共13小节,仿佛是在一个春雨淅沥的早上,一个整夜未眠的女子“绿云慵掠,懒贴花钿”,“梨涡浅”,歌词唯美、旋律清新、惟妙惟肖,紧接着是左右手琶音的连续使用,展现了无限的愁思,而在结尾处,右手柱式和弦和左手震音的大量
使用,并加上由强至弱的处理效果,突出了女子满腹的相思和无尽的祈盼。歌曲中的钢琴伴奏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和声运用得极为巧妙,塑造的音乐形象与歌词十分吻合,使得这首作品成为至今都令歌唱者追捧的音乐会经典曲目。《我住长江头》的钢琴伴奏的织体也运用得恰到好处,整曲都是以左右手交替的琶音构成,通过大量分解式和弦织体的演奏,成功地表达了滚滚长江水的深远,又通过强弱对比和渐强、渐弱的处理,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奔腾起伏,一泻千里的强烈感情。作品经过结尾的反复强调,造成了一种生生不息、涌动不止的感觉,所展现的音乐效果让人耳目一新,从而使听者得以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使之成为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不朽作品。
总之,艺术来源于生活,是时代催生的产物。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东渐”的发展趋势,造就了中国艺术歌曲不凡的发展之路。中国近代的艺术歌曲是中华音乐史上的瑰宝,它能够传唱至今说明了它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它的创作艺术特征是一代代中国音乐人不懈努力研究的向导。它是中国一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