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韵味“⽢美兰”——浅析印度尼西亚传统民族⾳乐“⽢美兰”
思恋还是分开印尼韵味“⽢美兰”
——浅析印度尼西亚传统民族⾳乐“⽢美兰”
时佳
摘要:⼀谈到印尼⾳乐,我们就能想到《星星索》《梭罗河》《宝贝》等优美梦幻的歌曲,这些歌曲以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和独有的风味将聆听者带⼊梦境般美丽妖娆风姿绰约的南洋风光之中,印尼⾳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的就是⽢美兰。⽢美兰是印度尼西亚传统的民间⾳乐,是⽢美兰乐器的总称。⽢美兰集中体现了印度尼西亚传统的⾳乐⽂化,对世界⾳乐产⽣⼀定的影响。蒋勤勤资料
关键词:⽢美兰⾳乐起源;⾳乐特点;乐器乐队影响
⼀、⽢美兰的起源
⽢美兰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的⼀种民间⾳乐,主要是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乐,是传统印度尼西亚锣⿎合奏乐团的总称。⽢美兰最早出现时间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在公九世纪⽖哇中部的婆罗浮屠神殿,出现了最早的关于⽢美兰⾳乐演奏的浮雕,浮雕上出现了各种的锣、⿎、⽵笛、碰铃、
拨弦及拉弦乐器,展现了印度尼西亚最早的演奏形式。⼤约在⼗四到⼗五世纪已经奠定了⽢美兰乐队的基础,到⼗五世纪才正式形成了⽢美兰乐队和⽢美兰⾳乐。后来因为清教主义曾试图阻⽌⽢美兰⾳乐的发展,但由于⽢美兰⾳乐深受⼴⼤⼈民和上层统治者的喜爱,使⽢美兰⾳乐在民间和宫廷迅速发展,甚⾄还渗透到伊斯兰教的⼀些典礼仪式中。印度尼西亚宫廷统治者收藏了最好的⽢美兰乐器,供养者规模庞⼤的⽢美兰乐队;⽽民间就⽤简陋的铁、⽊、⽵为原料制作乐器,因此产⽣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编制不同的⽢美兰。
⼆、⽢美兰⾳乐特点
无人区玫瑰歌词⽢美兰按地⽅特⾊可以分为:中⽖哇⽢美兰、西⽖哇⽢美兰、东⽖哇⽢美兰、巴厘岛⽢美兰四种。中⽖哇是印度尼西亚⾃古以来的王家居所,主要在宫廷之中使⽤。中⽖哇⽢美兰多为铜制作;西⽖哇地区多为巽他⼈,主要⽤于农村,声⾳响亮,⾳⾊粗旷;东⽖哇⽢美兰以玛琅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以⾼雅⽢美兰为特⾊。东部主要指具有民间风格的⽢美兰。⽖哇岛的⼈民⼤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哇岛的⽢美兰⾳乐⽂艺⾼雅,结构单⼀,节奏缓慢呈渐进趋势进⾏。其创作多以印度史诗为题材,⽂学⾊彩浓重。巴厘岛⽢美兰乐队⾄少有⼗六种编制、定⾳、演奏曲⽬和⽤途不同的乐队形式。巴厘岛⼈民信奉印度教,他们崇尚艺术,其⾳乐粗旷奔放热情,⾳量⼤,给⼈⼀种辉煌华丽的感觉。创作多采⽤民间故事和传说。
三、⽢美兰的乐器和乐队
⼀⽀完整正规的⽢美兰乐队中⼤约有20种不同类型的乐器,每⼀种乐器⼜有⼤⼩不同的形制,包括排锣、吊锣、铜排琴、⽊琴、⽵琴、桶⿎、框架⿎,以及⽤于⽪影戏中起⾊彩效果的钹等,⾦⾰⽊⽵、打弹吹拉,性制各异、种类齐全,⼀⽀完备⽢美兰乐队的乐器数量可多达75件。
⼀个⼤型正规的⽢美兰乐队⼤致包括四类:(1)锣:⼤吊锣、中吊锣、⼩吊锣、低⾳⼤釜锣、⼩釜锣、⾼⾳釜锣、排锣、锅锣;(2)排琴类:以⽵、⽊、铜、铁板为琴键,⽤⽊槌击奏的乐器。如⽊琴、铜排琴、共鸣筒铜排琴、⾦属排琴(3)管弦乐器:列巴布、切连朋、竖笛;(4)⿎类乐器:双⾯⿎。这些乐器是⼤型⽢美兰乐队所必备的,偶尔会加⼊⼀些辅助乐器,如各种铃、⽵、⽊式、⾦属的拍⼦板等。在⽢美兰⾳乐中往往还会有⼀个⼥声或男声齐唱声部,使之与各种乐器的声⾳融合在⼀起。
四、⽢美兰的⾳乐精神
有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的⽢美兰⾳乐,成长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印度教、佛教、伊斯兰等教的精华,还融合了欧洲⼀些国家的传统⾳乐,从⽽形成了独具⼀格的⽢美兰⾳乐。⽢美兰⾳乐迷⼈之处在于⽢美兰⾳乐有多层次的⾳响效果、多条旋律线条以及各种交错有序的节奏。⽢美兰⾳乐⼜很单纯简单,是因为⼀⾸乐曲的核⼼旋律⼏乎固定不变,不断循环往复,好像始终没有尽头。⽢美兰集中体现了印度尼西亚传统的⾳乐⽂化,也真实的反映了印度尼西亚的社会⽣活和社会秩序。
五、⽢美兰⾳乐对西⽅⾳乐的影响
从19世纪初起,⼀些西⽅⾳乐学者便开始研究⽢美兰⾳乐。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版画集》⾥的乐章和管弦乐《⼤海》深受⽢美兰⾳乐的震撼和感染⽽被创作出来。到了⼆⼗世纪,更多的作曲家受到⽢美兰⾳乐影响。⼀些西⽅⾳乐家甚⾄创作乐曲给⽢美兰乐队。⽢美兰在华语乐坛⼏乎很少被运⽤,其中飞⼉乐团曾在2005年发⾏的《⽆限》中主打歌《千年之恋》的前奏部分使⽤了⽢美兰。印尼的⼀些乐团也⾛向世界,参加各国举办的“东⽅艺术节”,向世界⼈民展⽰那绝妙的⾳响和独具特⾊的乐器。⽢美兰⾳乐这⼀独树⼀帜的印尼⾳乐,在印尼民族⾳乐艺术的发展史中做出了巨⼤的贡献,同时也在世界民族⾳乐⽂化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笔,为全世界⼈民了解印尼的传统⾳乐⽂化铺就了⼀条道路,让世界上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美兰⾳乐。吉他兄弟
[ 参考⽂献]
[1]王耀华.世界民族⾳乐概论[M].上海:上海⾳乐出版社,1998:113.
光冈昌美
[2]奚泰来.⽵摇神韵⿎瑟天籁—浅谈印尼传统⾳乐⽢美兰[J].合肥学院学报,2004,1.
[3]詹碧⾦.⽢美兰⾳乐的灵魂塑造者[D].中国⾳乐学院,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