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近现代)
1、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说唱音乐品种:
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等
南方的弹词——高圆圆与于小伟苏州弹词(陈调、俞调、马调等)
3、①戏曲音乐的发展
京剧是以徽剧、汉剧为基础的一种“皮黄戏”。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清末民初:京剧谭鑫培“谭派戏剧”;“文明戏”推动了“戏曲改良运动”,创立“海派京剧”;梅兰芳的“古装新戏”;
五四时期:《新青年》“旧剧改革”争论;京剧周信芳“麟派”、程砚秋“程派”;评剧、越剧和
楚剧的崛起。
②民族器乐的发展
战争后:《百鸟朝凤》(山东鼓吹)
五四时期:由“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曾将琵琶曲《夕阳萧鼓》改编为著名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无锡民间艺人华彦钧(又“瞎子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广东音乐《旱天雷》等
4、新式军歌:西北军的冯玉祥,《民族立宪歌》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黄埔校歌》。
5、什么叫“学堂乐歌”?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    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6、创作和教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答:沈心工:爱国歌《黄河》;少儿歌《竹马》《体操-兵操》;青年歌《一泓泉水》、《春游》;李叔同:《祖国歌》,《大中华》,《送别》等其他:曾志泯,高寿田,冯亚雄等
7、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答: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8、歌曲《满江红》(岳飞词)的来历?答:1925年,“五卅运动”中杨萌浏将元代诗人萨都喇作词的《金陵怀古》一曲,填上岳飞的《满江红》词而成,这首歌曲从1920年代下半叶以来,在我国传唱甚广。
9、从宝贝加油20世纪以来的“新民歌”看民歌的传承演变规律。答:民歌在传承中,其曲调的变化比较缓慢,但歌词总是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动机作用下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如《五更调》《孟姜女》《苏武牧羊》等,以及30-40朱建昆年代的“红区民歌”和“解放区民歌”等都体现这一规律。
10、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答:上海国力音乐专科学校,成立于1927年,这所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音乐的开始。
11、“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界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价值判断是什么?答:(P53-P54)欧洲音乐中心“以西为师”和“西化”;中国音乐“落后”和“不科学”。
12、王光祈对中国音乐学建设的主要贡献。答:王光祈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在音乐学领域中努力进行探索的理论家。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通过这些论著,他第一次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了欧洲音乐文化和理论,并促使人们重视以科学的方法(比较音乐学)来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此外,他还第一个提出了世界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音乐体系(中国、希腊、波司阿拉伯乐系)的理论。
13、萧友梅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贡献。答:(P58)萧友梅是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他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教材,教法,音乐创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本土的专业音乐人才,中国的专业音乐作曲也自他而始,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音乐的“集体创作”和“依曲填词”的
创作传统。
14、赵元任的“中国化”音乐发展观与实践。答:(P62—P69)要点:第一个注意到中国语言与中国音乐之间的特殊关系,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化”的中国音乐发展道路,对于其“中国化”音乐发展观的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如《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词),中国民间歌调的多声处理方面的探索等)。此外,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合唱曲《海韵》的曲作者。
15、刘天华对中国民族乐器发展的贡献。答:(P75—P80)要点:在五四及以后西化之风甚嚣张上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改进国乐”的主张,明确提出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应该“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神,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通过二胡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教学,身体力行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改进国乐”的主张。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最早和有意识地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苏醒的女朋友
161920年代工农革命歌曲与“学堂乐歌”在音乐风格方面的主要区别?答:前者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歌中的城市小调进行重新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征,如澎湃
用海陆来民歌填词的《田崽骂田公》、《五一劳动节》等;后者的曲调来源则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的歌曲,故而以西洋和东洋音乐为主。
17月儿圆、瞿秋白对工农革命歌曲传播和创作的贡献。答:(P84—P86)要点:《国际歌》传入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译词者(19236《新青年季刊》);工农革命歌曲中最早的创作歌曲之一《赤潮曲》的作者(19236《新青年季刊》)。
181920-30年代红根据地革命歌曲的主要音乐风格特征。答:(P88—P93)与工农革命歌曲相似,主要由民歌曲调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如《红区干部好作风》就是用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曲同填词而成。其他:《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体裁歌曲的曲目,创作年代,创作者背景和作者。答:(P106—P108)《长恨歌》1932—34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黄自(根据清洪昇的《长生殿》)。
20、聂尔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答:(P124—P134)要点: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
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音乐家,电影和戏剧音乐的早期重要创作者之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32)的曲作者(田汉词)、《毕业歌》《大路歌》、《卖报歌》等。
21、其他救亡歌咏运动代表:任光的《渔光曲》(安娥词);麦新《大刀进行曲》
22、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及抗日歌曲
23、冼星海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重点)答:(P153—P170时光不老 我们不散)要点:抗日救亡音乐的旗手;中国民族新音乐(中国传统+西方风格的音乐)的成功实践者;中国现代合唱套曲的最伟大创作者之一(《黄河大合唱》1939年,中国合唱套曲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24、国统区:山歌社和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对民歌的贡献,《康定情歌》(江定仙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陈田鹤编曲)
24、根据地和解放区音乐:《团结就是力量》(卢肃作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作曲)、河北民歌改编《解放区的天》(刘西林填词)、《南泥湾》(马可
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李劫夫曲)
25、什么叫“秧歌剧”?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其代表性剧目有《兄弟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
26、什么叫“新歌剧”?(定义重点)答: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改编的“北风吹”段)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新歌剧的代表性歌剧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