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音史2 中世纪音乐复习题
主要内容:教会音乐的发展、复调音乐的兴起、世俗音乐的产生、中世纪的乐器、器乐和―新艺术‖时期。
复习提示:由于基督教取得了合法地位,教会音乐在中世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格里高利圣咏,可以说中世纪音乐是围绕着格里高利圣咏的产生、装饰、扩展而发展的。因此,在这一章节的复习过程中,读者应理清思路,抓住线索,同时要注意前后兼顾,融会贯通。如能整理出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线索,复习效果更佳。
第一节教会音乐的发展
一、发展初期的天主教音乐有哪些?
发展初期的教会音乐在各地都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使用的语言、礼仪也不尽相同。圣歌部分主要有以下五种:
1、拜占庭圣咏(Byzantine chant):约公元390年后成为一个重要的音乐派别,全盛期大约是六世纪至九世纪,音乐上常用圣咏形式。它对各种平歌都有影响,后来成为希腊正教的音乐。
2、安布罗斯圣咏(Ambrosian chant):因米兰主教安布罗斯而得名,其旋律和歌词与格里高利圣歌相似,在风格上可分为音节式、纽姆式和花唱式。
3、法国圣咏(Gullican chant):它产生于5世纪的法国,至7世纪达到盛期,8世纪时查理曼大帝引进格里高利圣咏后开始衰落,没有继续发展。
4、摩差拉比圣咏(Mozarabic chant):约于6世纪开始,是西班牙本土的圣歌。8世纪时,西班牙礼仪开始倾向罗马礼仪。1805年西班牙正式决定以罗马礼仪取代传统性礼仪,这种圣歌便消失了。
5、塞尔特圣咏(Celtic chant):曾在爱尔兰、不列颠等地盛行,由于爱尔兰修道院的修士们爱好旅行,使歌曲不易保存,它于7世纪左右消失。爱的水晶鞋
二、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antus)的含义、形成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1、含义:格里高利圣咏是指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 590-604)之名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被称为平歌或素歌(Cantus Planus, Plainchant)。壹心娱乐
2、形成:公元6世纪末,各地教堂的圣歌(拜占庭圣咏、安布罗斯圣咏、法国圣咏、摩差拉比圣咏和塞尔特圣咏等)凌乱不统一,为了规范教堂中的圣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从宗教利益出发,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包括六百余首圣咏的咏集,这两本咏集统一了罗马教会的圣咏和仪式。
需注意的是,―格里高利圣咏‖实际上并非诞生于格里高利一世统治时期的罗马,而是一百多年后在法国、瑞士一带形成的。公元754年,法兰克国王丕平下令废除原有的高卢礼仪和圣咏,以罗马圣咏取而代之,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继位后,于789年颁布法令,进一步推行仪式和圣咏一体化变革,形成了以罗马传统为基础,融合高卢因素的礼拜式和圣咏,这就是―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内容和主体部分,并且得到了推广和传播,最终又传回罗马。这就是格里高利圣咏的整个诞生过程。
陈羽凡前妻
3、功能:格里高利圣咏主要运用在基督教教仪活动中。基督教的教仪分成日课(Daily Offices)和弥撒(Mass)两大类。
(1)日课(Daily  Offices)是修道院规定每一僧人每日不同时辰必做的―功课‖,主要内容包括祈祷、诵经、唱赞美诗等。
(2)弥撒(Mass)是天主教会在星期日和其他重要的宗教节日里举行的仪式。弥撒仪式为纪念耶稣受难而设立,它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世纪逐渐发展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礼拜仪式。
三、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格里高利圣咏服务于宗教礼拜,一般为无伴奏的纯人声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无明显的节拍特征,建立在教会调式基础上。它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干扰为前提。
2、歌唱方式大概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
3、礼拜仪式中的咏唱分为两类:一是诵经祈祷,这是一种半念半唱的朗诵形式,旋律平淡;二是礼拜歌曲,即我们通常所指的圣咏歌曲,它旋律性强,风格肃穆神圣,按照圣咏与歌词的搭配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四大类:
(1)音节式(syllabic style):一字对一音,音域一般较窄。
(2)圣咏式(psalmodic style):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3)音团式或纽姆式(neumatic style):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中常使用的方式,旋律比音节式流动。
(4)花唱式(melismatic):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alleluia)中。
四、格里高利圣咏中的教会调式是怎样构成的,其音阶形式是怎样的?
小酒窝伴奏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照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根据这些因素排列出四种调式音阶,以此作为正调式,同时,以每个正调式结束音的下方四度音作为副调的始音,这样,在11世纪就基本确定了教会调式的八种形态:
第一正调式: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第一副调式: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第二正调式: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第二副调式:si do re mi fa sol la si 第三正调式:fa sol la si do re mi fa  第三副调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第四正调式: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第四副调式: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1547年,音乐理论家亨利·罗利斯(Heirnich Loris 别名Glareanus,1488-1563)又提出了―爱奥尼亚‖(aeolian)和―伊奥尼亚‖(ionian)两种
调式,它们各配以副调式,与前面八个调式合为十二个调式。这两个调式的产生,促使了后来大小调式的形成:
第五正调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第五副调式: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第六正调式: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第六副调式: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五、什么是伪音(Musica Ficta)?
早期格里高利圣咏的八种调式在实际运用中是不能作转调和半音变化的,但是遇到f-b这个增四度音程时,演唱者常常感到不舒服,而会把b唱成bb,把f
唱成#f,这种在演唱中自然降低半音和升高半音的处理,在谱面上并不显示出来,具有一种隐蔽伪装的成分,所以称为―伪音‖。―伪音‖的运用为以后的转调创造了条件。
六、简说纽姆谱(neumes)?
纽姆谱大约产生于8世纪,在9世纪得到普遍应用。当时,为了帮助圣咏的记忆,人们在歌词的上方写下一些简单的记号,以指示声调的变化,这种简单的符号谱被称为―纽姆谱‖。如―·‖表示一个较低的音;―/‖表示一个较高的音;― ‖表示先高后低的两个音;― ‖表示先低后高的两个音;― ‖表示逐渐由低至高的三个音;― ‖表示由低而高再回到低音的三个音,如此等等。但是,纽姆谱也有缺点,它只能提示演唱者回忆起旋律,标明音高的大致趋势,不能起到精确的读谱作用。
七、圭多在音乐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1、四线谱:大约在10世纪,为更准确地记录音高,僧侣们在纽姆谱的基础上开始用线来表示具体的音高,最初只用一条线,使用的颜是红,它代表F 音,后来又在上方加进第二根线,通常为黄,代表C音。
约11世纪时,中世纪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僧侣圭多(Guido d’Arezzo,约997-1050)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线加至四根,发明了四线谱,这为五线谱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六声音阶:在四线谱的基础上,圭多还创立了六声音阶,给每个音一个唱名。六声音阶主要是为学唱圣咏而设计的,音阶的结构和唱名如下:
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
ut    re    mi    fa    sol  la
从G、C、F开始分别构成三种六声音阶,其中F六声音阶必须将B降低半音。不同高度的六声音阶都采用相同的六个唱名,实际上这就是现在首调唱名法的由来。
艾米加油主题曲3、―圭多手‖(Guidonian hand):圭多用一个手掌的所有手指关节代表二十个音,以帮助僧侣们记忆音阶和唱名(从音符G到e1的唱名),这种方式叫―圭多手‖,它适用于六声音阶。
八、什么是有量记谱法(mensural notation)?
记谱法发展到13世纪时,德国的音乐理论家弗兰克在《有量歌曲艺术》一书中,提出了标明音的长短的设想,促成了―有量乐谱‖的产生。―有量乐谱‖使纽姆谱的发展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出现了长短不同的四种黑头音符,即长方形的倍长音符()、旗形的长音符()、方形的短音符()、菱形的倍短音符()。15世纪时,线谱逐步定型为五线谱,并变黑符头为白符头(、、、),增加了三种有符杆和符尾的短音符:小音符()、倍小音符()和微音符()。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五线谱的、、、就是由这些音符的形式转换而来。
至于节奏和节拍的问题,需注意12世纪时出现的小节记谱法。在宗教观念中,―三‖被看做一个完美的
数字,因此,三拍子是唯一能被接受的,直到14世纪中期,二拍子才在记谱法和音乐理论中出现。
朱丽倩刘德华结婚照九、格里高利圣咏继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