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et初音
一、音乐养生源远流长汪苏泷三国杀歌词>朴宝剑辱华
疯狂世界吉他谱音乐的养生健身作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人有“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的名言。音乐治病在历史上早有记载,如《黄帝内经》论述了五音五脏的相应关系。针对不同的病症,运用不同的音乐进行,对症下“乐”,这便是传统的“五音疗疾”。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管子在《内业》中这样说:“去忧莫若乐”。三国魏人嵇康在其著作《琴赋》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不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过于音声也。”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序中指出:“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欧阳修身患“忧疾”,众医难为,而“官声数引”,“久之不知疾之在体。”
寂寞边界歌词音乐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如此之大,难怪古代医家张景岳发出由衷的赞叹:“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既可以養生使人心身受益,又可疗疾除病使人康复。《杏林医案·初集》中记载一个病例:有一小儿因中署惊风,气息奄奄。众医束手无策。认为只有祛除暑邪内闭以开心窍,才可得救。何方能开心窍呢?谁也无此妙方。谁知傍
晚雷雨交加,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使昏迷中的病孩“啊”的一声坐了起来,神志遂清,不药而愈。在《辽史》中也记有用人工音响治病的例子:“耶律轸妻有沉疴,易数医不能治。”故鲁视之日:“心有蓄热,非药能及,当以意疗,令击钲鼓于前。”于是叫人在耶律轸妻面前打击行军乐器“钲鼓”,耶律轸妻竟获全愈。国外,《旧约》上记载有大卫鼓琴以消除病魔的故事。中世纪西方各国的天主教曾用唱圣歌来疾病。所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音乐便成为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伴侣。
二、音乐养生的中医基础理论
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五音“角、徵、宫、商、羽”与五脏关系的论述。指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应也”。将角、徵、富、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人肝,徵声人心,羽声入肾。五音入五脏可“动五脏之气血”。五音入五脏是音乐通过惫识情感的作用对五脏的生理产生影响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如宫调音乐中和温厚,可助脾健运,安神宁心,对食欲不振、情志异常有纠正的作用;商乐鲜明肃劲,能振奋人心,善治
急躁发泄悲观情绪;角音生发舒展,既能发散抑郁又能平抑怒狂,对情志所致的各种脏腑失调作用明显;徵音欢快活泼,畅快情怀,能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悠扬开朗,发人遐想、启迪心灵,能促进生长发育。一般说来,官调式和微调式彩明亮,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彩上较暗淡,具有补肾、舒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效。音乐还可以通过人体的心理效应,而达到养生疗疾的作用。平和适中的音乐既能柔和悦耳,又可养生怡性,益于机体气血和畅。所以,“五脏相音”学说在音乐养生中具有重要意义,音乐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内涵关系。音乐所以能够养生疗疾,就在于它将人体的阴阳两方面相互协调并与宇宙自然的阴阳变化相统一,调理脏腑的功能状态。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不同频谱的乐器,随着音响的振动传输到机体中去,使脏腑机能趋于自然协调。
潮湿的心 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