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的演唱分析
作者:焦姣
来源:《艺术评鉴》水果katy perry2017年第05
        摘要:本文就我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之一的《我住长江头》,结合当下一些认识误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分析。指出,不能过于依赖青主的美学观来分析该歌,该歌不只是针对女性演唱写的歌曲。在词曲结合方面,由于过于追求形式化而出现倒字现象,处理时应运用小三度作倚音做上滑来正声。
        关键词:青主;《我住长江头》;演唱
        中图分类号:弥渡山歌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140-02
手机铃声歌曲        《我住长江头》是青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各种音乐会、音乐家的独唱保留曲目之一。曾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近来,因范竞马把这歌作为其雅歌的重要曲目而再度被关注。此歌虽不是很大,但演唱并非易事。原因就在于其中深层意蕴不易把握。对此,笔者结合个人实践与文献学习谈几点新的认识。
        男中音歌唱家应尚能认为,演唱一首歌曲,首先得要对该歌有深刻的理解,解剖其内在含意,理解了之后再想办法运用音乐包括演唱技术去表达它。这也就是常说的唱歌先唱情。如有关爱情的歌曲很多,但同样是爱情歌曲其内涵也不一样。像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表面上看是表达爱情的,实际上却隐藏着另外的含意”[1]。不去学习、分析、了解,唱成一个味道是不行的。那我们如何理解该歌曲的内涵呢?当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歌词开始,但创作背景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我住长江头》创作背景分析
        《我住长江头》是青主1929年的创作的作品,但潜在的思想力量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时代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思想深深地影响音乐的变化,如思想方面出现为艺术而艺术的向西方乞灵主张。其次创作内容方面出现新题材、新内容,创作形式方面出现新的艺术形式如艺术歌曲等。当代音乐史家梁茂春称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是第一首中国艺术歌曲雷声的声音[2]。可见其开拓性的功绩之巨。2、德國音乐美学的影响。青主的弟弟廖辅叔回忆说,1929年青主写了《乐话》,明确表达为音乐而音乐的立场,而且还感动了蔡元培和萧友梅[3]。《乐话》中的核心命题是音乐是上界的语言,这也是最
流行的名言,这个上界欧美星是指精神世界,它的哲学基础就是西方的表现主义音乐美学,情感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尤其抒发个人内心情感是艺术表现的重中之重。这首歌表面上是抒发爱情的,其实抒发的是青主个人的革命情志[3]3、个人成长。廖辅叔回忆说,青主小时候做学生时,在游行队伍里总是吹洋号并走在最前头, all i ask平时担任教唱的小先生、善谈乐理、喜欢分析歌曲结构,探索音乐作曲规律。尽管他去德国留学学的不是音乐专业,但他在学法律时还去听音乐和哲学课。总的来讲,他怀有救国理想,且很激进,有人劝他要注意点策略,他回答说: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3] 如此人格特征,也就不难想象,他为何全盘吸收德国美学并否定国乐的世界观了。且他后来娶的妻子华丽丝是德国人,受德国文化的影响更深,有学者甚至猜想,该歌很有可能有华丽丝协助创作的可能,因为青主其他作品几乎都很平常,但《大江东去》与《我住长江头》又出奇的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