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初探
【摘 要】该文简要论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利用设备优势,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情境载体,围绕激发学习兴趣这一主旨,遵循学习规律,运用科学创设多媒体情境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指出并论证这种新颖特殊情境的三种教学功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多媒体情境 兴趣激发
  一、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动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以技能性为主的基础性工具课程,其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但是,一些农村初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策略不当,教学手段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经常处于低位状态,因而教学效果不佳。其主要表现为学生精神萎顿,分心开小差,课堂气氛不活,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激发兴趣的方法主要有:情境激发法、情感激发法、成功激发法、审美激发法、功利激发法、竞争激发法等。古代著名文学家刘勰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讲的就是情境激发。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最初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后逐渐被移植、借鉴、扩展至其它学科领域。人的兴趣总是在一定的良好情境中产生的,而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状态有利于学生在教师引导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解惑、去受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科学创设并展现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能以良好和浓郁的学习兴趣伴随课堂学习过程始终。
  二、多媒体情境的基本原理
  基于计算机自身固有的技术优势创设的情境,其主要表现形式必然是显示屏上和投影仪投影在幕布上的静像、动画形象,并可根据需要配音配乐,以求得最佳情境功效。这种情境可专称为多媒体情境。这些情境都是一种正态视听背景,是指有利于对当前对象进行动作、观察、阅读、听闻和思维活动的人工设置且演绎的图像声音背景。这种有利主要表现为能减少或清除干扰、提高效率,提高身心舒适度等利益性效果。心理学认为,实际上人类所有活动都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对象依托背景而存在。没有背景也就无所谓对象。
背景有自然背景和人为背景之分。例如电影音乐大都是背景音乐,某些影片从头到尾都伴随着背景音乐。没有背景音乐,这部影片就大为逊,观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背景音乐起的重要作用。电影音乐就是音乐家精心设计出来的一种人为背景,它是心理学中对象背景理论的产物,它就是一种正态视听背景。而那些噪声、噪光则是一种负态视听背景,是要尽力避免和消除的。一个人一边看书、一边听轻音乐,只要二者匹配好,阅读效果一定比不听音乐要好,许多人都有这种感受和经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也同样存在这个原理和规律。
  三、多媒体情境的一般方法和教学功效
toughguy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其他其它学科相比较,具有图像性、可虚拟性、切换速度快、图声并茂、制作成本低、易于控制等优势特性。根据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多媒体情境主要有以下三种作用功效。
  1.用伴随性多媒体情境强化学习氛围,实现兴趣激发
例如在指法训练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把手指分区图画在黑板上或使用教学挂图,学生普遍地兴趣不高,训练步调较乱,往往单指按键操作,练习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一是黑板离屏幕距离较远,不便观摩,二是学习内容单调因而比较枯燥。笔者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个彩立体手指分区图和基准键位图,并配以轻松悠美的音乐如轻音乐《彩云追月》,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手段将其播放到每个同学的电脑显示屏上,这时丰富多彩的情境即时产生,然后采用边教边练的教学方法(孟子义成毅“跟随练习法),让学生看着显示屏,跟着教师逐个手指地、规范地进行操作,连续几遍下来,学生就能够记住手指分区图,手指也不会按错,教学目标即时达成度较高。这种情景称为伴随性多媒体情境。处于这种伴随性多媒体情境中,学生不会觉得指法训练枯燥和难学,相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指法操作。
2.用前置性多媒体情境引人入胜,实现兴趣激发
点击图片链接《情人节卡》
  在教Word2000贺卡制作这一课时,于学生学习操作步骤前,可通过用Powerpoint演示一些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姿多彩的Flash多媒体贺卡作品,并加入与之匹配的背景音乐来建立演员王晴“前置性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例如,笔者在演示用Flash制作的《情人节卡》时,学生看到的是绿的树木和小草,碧清的小河流水,树与小草在河中的倒影和两只小鸭子,当小鸭子游动时,响起了笛子声、鸟鸣声融合在一起的优美的背景音乐,学生不知不觉地协调地融入到了这一情境中,仿佛自己置身于小河流水中,变成了水中逍遥自在的小鸭子。贺卡欣赏完毕后,学生的兴致不知不觉中被调动到了较高状态;接着教师自然地、顺势地转入讲解制作贺卡的操作步骤和要领这一导学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致保持不衰甚而高涨。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由设计创作贺卡,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制作贺卡完毕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方便快捷等优势特性,把优秀的学生作品复制到教师机上,然后展示给全班同学和其它班级的同学欣赏。
  3.用穿插性多媒体情境怡情舒心,实现兴趣激发和保持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操作劳累甚至厌倦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小段时
间,欣赏Flash Animation(动画)作品、Multimedia(多媒体)作品等,来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充满美感的情境中。当观赏这些作品时,学生赏心悦目,精神状态得以瞬间调整,疲劳感随之顿消;同时又惊叹于计算机神奇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使自己的审美情感得以体验和发展,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求会欲望进一步高涨,可谓一举多效。这种创设的情境称为穿插性多媒体情境。
  四、多媒体情境设计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情境的设计制作应当围绕激发学习兴趣这个主旨进行,并注意到多媒体情境本身不是教学内容(这一点与语文教学的情境教学法等明显不同)和教学目的,不能干扰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冲淡教学内容,严防多媒体情境与教学内容互相干涉甚至本末倒置(即背景与对象、目的与手段的倒置)的情形发生。在三种屏示情境设计中,应当区别对待。(1)伴随性情境是起维持局域性学习氛围作用的,历时较长,应以静态图像画面,匹配舒缓优美的轻音乐为主;如果采用动感图像画面,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效果。伴随性情境可以设置成屏幕挂角图像或悬顶图像;(2)前置性情境是起引人入胜作用的,应当具有足够的刺激性、新颖性、奇特性,且与下接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表象联系和逻辑联系,以能
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兴奋作用;(3)穿插性情境是用来起调节情绪作用的,因此应当是与学习内容具有较大反差的、零相关的、富有动感的多媒体活动图像(包括视频图像、动画图像)。(4)前置性情境与插入性情境可以设置成独屏图像、满屏图像。
  多媒体情境的设计制作可以也应当成为信息技术教学备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项科学性、思想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既要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又要搞好多媒体情境的积件搜寻、收藏、制备等基础建设工作,还要在科学设计、独运匠心的基础上精心制作。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目前尚处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尝试阶段,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芙蓉雨李吉林.利用情境教学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北京:教育研究,1984(2):17-20.
  [2]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永远的兄弟mp3下载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梁静茹 一夜长大[3]李镜流:教育心理学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