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探索
满-通古斯语族系阿尔泰语系之民族,其居民只要分布在中、俄两国境内,共有11个民族,人口总数约有1000多万。满-通古斯语族在我国境内有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5个民族组成,在俄罗斯境内有埃文克、埃文、涅吉达尔、那乃、乌尔奇、乌德盖、奥罗克、奥罗奇等8个民族。满-通古斯语族作为北方的少数民族,具有与地域相符合的民族特,这在其艺术形式尤其是乐器方面得到了体现。本文即从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的特点及产生渊源入手,结合该民族本身的宗教等特点,对这些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的特点及产生渊源
虽然满-通古斯语族有许多不同的少数民族组成,其本族的传统乐器也都拥有不同的名字,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该语族生活地域、方式的趋近性,其传统乐器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性,因此,笔者从传统乐器的分类方面入手,具体划分不同类别的传统乐器。
1.吹奏类乐器
大太监主题曲>严少辰吹奏类乐器是满-通古斯语族最为常见的传统乐器种类之一,如鄂伦春族的鹿笛(乌力安)、狍哨(皮卡兰)、朋奴化以及鄂温克族的崩龙刻。这几种乐器都是用来吹奏,能够模仿不同种类的声音尤其是动物的声音,这是满-通古斯语族吹奏类乐器的较独特之处。
(1)鹿笛和狍哨。顾名思义,这两种乐器以“鹿”和“狍”为对象,特点就是能够发出类似鹿和狍的叫声。从这我们就不难联想到这两种乐器的来历——
—在早期较长一段的狩猎活动中,人单靠双腿是很难与四条腿的动物相抗衡的,因此人们便发挥聪明才智,制作出能够吸引动物的工具对其进行诱捕,鹿笛和狍哨就是这样产生的。人们将松木削成牛角形并纵向锯开,挖开木心再合上扎紧,放在嘴边用力吸吮就会发出鹿一般的鸣叫声,这是“鹿笛”;人们将一条一厘米多宽的薄桦树皮叠成扁圆形含在口里,发出狍崽样叫声,就形成了“狍哨”。鹿笛和狍哨首先是作为生产工具出现的,但随着生产技术和手段的提高以及猎民的不断转产,鹿笛和狍哨已基本不被作为狩猎工具,而是逐渐向乐器转化,不仅不断被应用于本民族的音乐,更被应用于许多现代的
潮流音乐。
(2)朋奴化与崩龙刻。即口弦琴,只不过在鄂伦春族被称作“朋奴化”而在鄂温克族被称为“崩龙刻”,其形状呈椭圆形,铁质,类似于镊子,是鄂伦春族的主要乐器,虽然音域不宽音量也不大,但由于操作简单携带轻便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朋奴化最大的特点是能较为简单的吹奏多种多样的曲目,还可以模拟各种鸟叫声,更可以独奏。与鹿笛和狍哨一样,朋奴化也是来源于生产生活。
2.弹拨类乐器
弹拨类乐器也是满-通古斯语族的传统常用乐器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锡伯族的“菲特克呐”。菲特克呐在锡伯语中是弹拨乐和花儿开放之意,因此该乐器被称作弹拨琴。菲特克呐作为民族乐器在锡伯族主要用于民族乐团的配乐,在当代的许多民族类的乐器表演及应用中,有时还会看到菲特克呐的影子。
3.打击、摇击类乐器
满-通古斯语族中除了包括鄂伦春族等,还包含一个极为重要的民族,就是曾经建立并统治了中国几百年的满族,满族崇拜萨满教,因此其许多乐器的产生及应用都来源于萨满教祭祀及萨满法师做法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来打击以及摇击的鼓类和腰铃。
(1)神鼓。神鼓是萨满宗教的主要表现乐器,又称“抓鼓”、“文土文”是两面紧包着皮子(牛皮或蟒皮)的大皮鼓,鼓面直径约50厘米、鼓框高约5.5厘米,背部置铁制或皮绳编制的圆环,并在环中串有三个小环,手掌抓握大环,拇指、食指、中指伸入小环;神鼓的鼓棰由鹿、狍的前小腿或藤棍组成,演奏时,左手握鼓背中心的皮条或铁环,右手执鼓棰敲击在鼓心、鼓边或鼓框上,也可左手推拉铁环撞击鼓背,或双手配合交错敲击,这样能够获得多种不同的演奏效果。神鼓的来历颇具神话彩,相传是与喇嘛教及萨满教的恩仇有关——
—萨满教最终征服喇嘛教,靠的就是一次打仗中,喇嘛们飞起的一种叫做法器打中萨满乘坐的皮鼓所
带来的惊天动地的声音,自此以后,神鼓就成了力量的象征,在萨满教祭祀仪式中成为首要的表演器具,并逐渐延伸到民间的祭天祭祖、烧香还愿、节日娱乐等场合。
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
刘海婴
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
送给我的朋友们伴奏摘要: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是少数民族乐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具备本地域、本民族所具有的特点及深厚的历史渊源。在现代音乐的创作中,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以其自然性等
特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内容融入、方法搭配以及意蕴渲染方面,音乐创作者都应当对其
进行合理应用,不仅有效促进现代音乐的多元性发展,更推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保存与
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现代音乐应用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项目名称:黑龙江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研究,项目编号:12512336。
最伤心的人 曾春年
艺术研究
(2)腰铃。腰铃又称“萨满铃”、“哈少”,是满-通古斯语族的互击体鸣乐器,为圆球形的铜质体,上端设有圆环,用以被丝弦或细皮条串联三至五枚帮于100厘米左右的圆木棍上端;下端开有一个长3约厘米、宽约0.5厘米的“一”字形出音孔,铃内装入一些大于出音孔直径的沙石或铁珠。腰铃是萨满驱鬼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鼓的主要搭配工具,现在腰铃仍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民间歌舞和演唱伴奏。
二、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应用于现代音乐的原则
少年壮志不言愁歌谱不得不说,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有着不小的差异,这不仅源于二者产生的不同时代背景,更来源于其相差甚远的主题、内涵及表现形式。然而,传统乐器对现代音乐的创新性改进却是不可忽略的,要想将二者有机结合发挥作用,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意蕴统一性原则。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本身就局限于极为个别的几个少数民族,如想将其应用于极为复杂多样的现代音乐,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意蕴统一性原则。具体来说,意蕴统一就是要求根据现代音乐的内容与表现方式选择传统乐器,如有关自然内容的音乐可以选用朋奴化与崩龙刻以及菲特克呐等,有关宗教、庄严民族内容的音乐则可选用神鼓。
2.手段多样性原则。多样手段的应用是现代音乐的必然要求,无论是潮流音乐还是潮流及民俗音乐的结合,多样性的音乐表现手段与工具都不可或缺,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对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的合理应用,在现代音乐的应用中应将满-通古斯语族的传统乐器进行有效合理的结合搭配,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综合搭配性原则。这里所说的“综合”,指的是与其他民族性传统乐器以及现代性新式乐器的综合搭配。现代音乐已经不是过去的较为单一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将古今中外多样化的音乐内容、表现形式等手段综合应用,创造出多元化、充满艺术性与深层次内涵的高端艺术作品。
三、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应用于现代音乐的方法
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应用于现代音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二是方法、三是意蕴渲染。
1.内容融入法
内容融入又分两种情形:传统形式引用及现代风格借鉴。
首先,传统形式引用较容易理解,当代的许多音乐作品,虽然是潮流音乐,但为创新,许多音乐创作者都会在音乐中引入传统民族的音乐内容,尤其是民族歌手,即使唱作崭新的通俗潮流音乐作品,他
们也往往会在意不在意的就穿插进自己民族的音乐内容;此外,“新民乐”是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多数的新民乐还并没有完全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其创作一开始渐入佳境。在满系的新民乐中,尽管现代民族主流乐器如笛等成为了中心工具,但原先的通古斯语族乐器也不断被应用以起到搭配辅助作用,能够使现代作品更多的体现出其自然性。
其次,现代风格对传统民乐的借鉴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创作人都敢尝试的,因此,这种方式在当前的音乐创新进程中并不多见。但不能否认在现代风格中对传统的民族乐器演奏内容进行借鉴,会给现代风格增加更为灵性的元素。如现在风行全球的瑜伽,其进行过程中所应用的许多自然性音乐,其中的铃声、鸟叫声就借鉴了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的内容,他们在这种时尚音乐中起到的是增加自然感、减轻现代感的作用,有助于音乐的欣赏者(瑜伽联系者)缓解身心疲惫,有效的修心养性。
2.方法搭配法
方法的搭配即使在现代音乐的创作及表演过程中,利用手段的结合及方法的适当应用,将满-通古斯语族的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机融合。然而,由于现代音乐与传统乐器的风格相差较大,因此在对其进行方法的搭配时,不能硬性出击,而是应当准契合点,使其在不断接近的过程中加以自动融合,不露痕迹。方法搭配最为典型的例证就是现在流行的不断时尚化的二人转。二人转是东北的特艺术表演形式,而东北也是满-通古斯语族在国内的主要分布地,地域的相近性使得许多艺术的相关内
容不断加以融合。暂且不说二人转中角的肢体语言、唱腔、衣装等与萨满族的民族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渊源,二人转中最具吸引力的内容——
—绝活,才是潜在融合传统乐器的主要途径。在当今已逐渐流行起来的小剧场二人转表演中,演员的绝活可谓是多种多样,他们所带来的乐器也是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乐器中许多便是满-通古斯语族的传统乐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小型、便携的吹奏类乐器,这类乐器不仅可以表现演员的多才多艺,更在必要的时候成为主要伴奏乐器,为演员的语言及肢体表演增光添彩。
3.意蕴渲染法
现代音乐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作为现代音乐的重要分支其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与影视内容相关,这就决定了其内容的一定限度,但从另一个角度又扩大了流行通俗音乐的涉及面。影视剧作品的跨时代、跨民族和地域性使得传统的民族乐器在影视音乐中有了用武之地,尤其是在近些年来十分流行的清宫剧中,满-通古斯语族的传统乐器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剧情的音乐背景渲染中。如热播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有许多片段采用了口吹类乐器进行气氛渲染,尤其是第二部中出现了萨满法师做法的片段,更是将满-通古斯乐器中的萨满族乐器全盘应用,不仅对剧情起到了渲染作用,更使满-通古斯语族乐器被推出,逐渐走入现代音乐的领域。
综上所述,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虽然在现代音乐当中的地位有限,普及率也不高,但它以其自然性
及民族化等特点还是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应当说也起到了在内容、形式以及意境等方面的作用。在现代音乐的不断创新过程中,音乐创作者应当继续深入挖掘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乐器的优势所在,并将其与现代音乐的新型元素加以统和、协调,最终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使现代音乐更为多元化、符合更多人的口味,更使传统民族乐器有其应有的用武之地,在对现代音乐进行有效综合性创新促进的前提下,促进了中国传统艺术内容与形式的保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奇文瑛.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宗教研究——
—宗教与历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傅彦滨、傅翠屏.满-通古斯语族四民族萨满歌曲属性辨析[J].中国音乐,1999(01).
[3]傅翠屏.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传统民歌的形态特点[J].中国音乐,2004(02).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