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中国歌剧发展探析
歌剧是一种集音乐、戏剧、舞蹈、诗歌等艺术形式为一体并且以歌唱为主的综合性艺术,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歌舞之父”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作品被人称作是中国歌剧的雏形。此后,一些文艺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应当将西洋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不断引进中国,创作出具有中国特的歌剧艺术来。30年代的中国歌剧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具体可分为:传统戏曲歌剧化、话剧加唱和音乐剧之路。一、传统戏曲歌剧化migos
传统戏曲是一种把演唱、念白、舞蹈等综合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不断创作、改编,已被众所喜闻乐见,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继承和发扬已经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戏曲在形式上与西方歌剧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些文艺工作者将传统戏曲与西方歌剧相融合,创作出了具有中国特的民族歌剧。
1930年张曙谱写了历史题材的歌剧《王昭君》,于同年9月在上海新东方剧场上演。这是一部由传统戏曲改编的大型歌剧,也是我国音乐歌剧的第一次尝试。该剧在形式上借鉴西洋歌剧,表演上采用戏曲的身段,以唱腔为主,并兼以对白,音乐则以粤剧和广东音乐《昭君出塞》为基础,“王昭君”的唱段采用了“粤讴调”演唱,“元帝”的唱段采用西方“美声唱法”演唱。该剧上演之后,当时上海申报署名为“天涯沧落”的作者对其进行高度赞赏,认为它是一种“美的鉴赏的歌剧”。
除此之外,还有1936年由王泊生等人创作改编的《岳飞》,这也是一部由传统戏曲改良的歌剧。该剧保留了昆曲的舞蹈和唱腔,伴奏乐器采用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混用的形式,在舞台布置、演员服饰以及表演方式上都向大众的审美标准靠拢。该剧上演后,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可见,只有建立在民族音乐基础上创作的歌剧,才能被人民大众所喜爱。
周冬雨割双眼皮二、话剧加唱
飞轮海 炎亚纶话剧,是一种由对话和动作来表演的戏剧,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当时称作“爱美剧”“新剧”或“白话剧”。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抗日救亡”歌曲成为中国新音乐发展的主流。为表达广大人民众抗战决心,歌剧艺术家开始尝采用“话剧加唱”的形式对歌剧进行改良。
较有代表性的有田汉编剧、聂耳作曲的独幕歌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还亲自扮演了剧中的主要角,全剧由《打砖歌》《打桩歌》《码头工人歌》《前进歌》四首歌曲组成。这是一部以革命题材的歌剧作品,形象地描写“一二八事变”后遭受迫害的上海码头工人和人民众团结一致、奋起反抗的情形,表现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在抗日救亡的特殊时期,这部剧起到了振奋人心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人民众的喜爱。
由吕骥、向隅创作的《农村曲》也是一部“话剧加唱”类型的爱国歌剧,该剧于1938年在延安上演,在
祖国祖国我爱你简谱创作上既采用西方的作曲技法,又融入了中国民间小调的特,描写了农民众不畏艰难、投身抗日的故事。
这种将“话剧艺术加入歌曲”的艺术形式,直接反应现实生活,表演生动,通俗易懂,极大了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后来成为一种普遍的歌剧结构形式。
装憨憨假空空
三、音乐剧之路
音乐剧,顾名思义,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歌曲和对白为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自英国殖民者盘踞上海,为中国带来了音乐剧,这种载歌载舞的艺术更易被中国大众所接受。
1935年,著名音乐家陈歌辛尝试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剧《西施》,“这是一部大型的、形式别出心裁的史剧,以音乐贯穿全剧始终”。
①该剧由陈歌辛作曲,陈大悲编剧,吴晓邦编舞,于1935年在上海首演。在创作手法上采用典型的音乐剧写法,在形式上继承了中国京剧的结构特点,即一场对白、一场舞蹈、一场歌唱。该剧音乐大多为
原创,风格通俗,舞台华丽,易被大众所接受,形象地将西施为救国的牺牲精神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的斗争精神描绘出来,同时也抒发了作者不忘国难、忧国忧民的情怀。
《西施》虽反映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但当时仍有一些评论认为《西施》选材不当。笔者认为,《西施》不管是在作曲技法还是表演形式上都比《王昭君》和《扬子江暴风雨》略高一筹,陈歌辛对音乐剧的探索体现了中国歌剧发展的新方向,无疑这是一次有益的、大胆的尝试。张晋资料
四、结语
30年代是中国歌剧的发展探索时期,艺术家们对歌剧进行可贵的探索,虽然当时有一些人认为这种改良歌剧的方式,只是靠拼凑出来的,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但它取得的成就和体现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笔者认为,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向人民大众心理需求靠拢的改良中国歌剧的方式,既适应时代需求,又具有感召力,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开创了中国歌剧发展的新格局,创作出更符合中国人审美标准的新型歌剧,不仅为中国歌剧走向成熟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后世我国歌剧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我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