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常上网听音乐的人,对“国风音乐”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国风音乐的主体元素,是一种曾被称为“古风歌曲”的小众音乐形式,其特征是混合了琵琶、古筝等传统民乐的配乐以及半文
摇篮曲动力火车半白、意境典雅的歌词,受到部分年轻人的喜爱。这些年轻人自己写词、谱曲、放到网上传播,形成了一个青年音乐体。后来,古风歌曲吸收融合了带有古典气质的流行音乐、民谣、世界音乐等音乐类型的部分特征,曲风更加多样,外延更加宽泛。于是,凡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渐渐都被统称为国风音乐。
赵雷 画    近年来,国风音乐正逐步进入大众视野。2015年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结绳纪”国风音乐盛典,2016年在“鸟巢”举办的国风主题演唱会,可以说是国风音乐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以国风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会越来越多,据统计每年不下500场。而在互联网上,国风音乐视频播放量节节攀升,仅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一个平台,就可实现每年1亿次以上;在抖音上,一个唢呐演奏者有几百万粉丝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底,还出现了一档以国风音乐为卖点的选秀类综艺节目《国风美少年》。有专家判断:国风音乐已迎来真正的爆发,将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热点。
    在专业音乐人看来,国风音乐并非一个“音乐类别”,而更像是一种“音乐现象”。它并非凭空诞生,而是传统音乐元素和文化元素的一种现代转化。这一概念有很强的包容性,表现形式也十分多元。在内容上,既包括民族器乐,也包括流行歌曲;在音乐风格上,除了传
统的五声音阶之外,亦可包含说唱、摇滚、民谣、电音等元素,能满足广大听众体的不同口味。
    目前,国风音乐的受众主要是以“90后”“00后”等年轻人为代表的观众。对于他们来说,国风不只是音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态度。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几乎与国风音乐同时兴起的汉服热。如今,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姑娘,美丽自信。而且她们不是为了某个特殊场合去装扮,就是作为日常服饰。还有以《大圣归来》《哪吒》为代表的国风动漫、占据视频网站横幅广告的古装影视剧、热度正在升高的国风舞蹈……甚至连时尚界都开始主打国风元素。可以观察到,这些小众圈层之间已出现“共融”趋势,如国风音乐歌手几乎成为各个动漫展览上的“标配”,从视觉和听觉上共同营造出一种充满中国审美气质的整体氛围。
    国风音乐的流行表明,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如今更加被重视、被需求。正如中央歌剧舞剧院首席作曲张渠所说,“每个国家的民众都需要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风音乐的流行是一个必然趋势。”
黄晓明打angelababy
    (摘编自周飞亚《“国风音乐”悄然流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风音乐起源于“古风歌曲”,起初只是通过网络在小范围内传播。
邓超的纹身    B.“结绳纪”音乐会和“鸟巢”主题演唱会标志着国风音乐发展成了大众音乐。
    C.国风音乐是传统音乐元素和文化元素的现代表达,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D.国风音乐深受年轻人喜爱,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态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阐述了国风音乐兴起的原因、特点、发展趋势等。
    B.第二段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国风音乐发展态势迅猛。
    C.第四段从国风音乐谈到国风服饰、国风动漫、国风舞蹈等,拓宽了文章内容。
    D.最后一段引用张渠的话,旨在说明国风音乐的民族性及其流行的必然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行歌曲、世界音乐,如果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可以称为国风音乐。
    B.从专业角度看,国风音乐不能算作一种新的音乐样式,只能算作一种音乐现象。
    C.国风音乐的爆发式发展离不开线下的音乐会、线上的视频以及影视媒体的推崇。
    D.国风音乐迎合了国人对民族音乐独特性的重视和需求心理,必然会成为民众认同的音乐符号。
小松树伴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第一吉他手
    材料一:
    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COVID-19)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再一次将病毒学研究和防控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令人闻风丧胆的病毒是如何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呢?
    众所周知,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根据病毒的传播路线,可以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在此仅适用于动物病毒)。以蝙蝠为例,号称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里,蝙蝠至少是其中六种的自然宿主(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SARS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堪称“毒霸”。然而,蝙蝠却能与这些病毒长期相安无事,成为了高致病性病原的“炼丹炉”,主要是因为蝙蝠进化出了两项“超能力”。一是蝙蝠在飞行中的体温可高达40℃,使大部分病毒被杀死,只有小部分病毒得以进化;二是蝙蝠的免疫系统识别异物的敏感性较低,针对病毒的攻击不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因此,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CoV-2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故推测其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人类身上。中间宿主可以包括多个物种。根
据我们目前对病毒的认识,如果一种此前并不能感染人类的病毒,想要变得能够感染人类,一定存在中间宿主使其快速进化,进化方式主要分为基因重组和基因适应性突变两种。因此,寻SARS-CoV-2的中间宿主显得尤为重要。正是中间宿主为病毒提供了变异进化和接触人类的机会,只有隔绝了中间宿主,才算真正隔离了传染源。
    虽然目前关于中间宿主的研究尚未有定论,但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大致梳理出SARS-CoV-2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一条可能路线:寄生于自然宿主蝙蝠体内的某种冠状病毒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了水貂、穿山甲等潜在中间宿主。祖病毒在中间宿主体内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突变或与其他冠状病毒进行基因重组,从而获得了感染人类的能力。感染后的中间宿主进入市场后,将病毒传给了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在发现了一种可以感染人的新型人兽共患病原后,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无疑是确定这种新型病毒是否具备在人际中传播的能力,也就是病毒在终宿主——人体内发生的故事。病毒进入人体后仍会不断发生变异以更好地适应人体环境,最终获得在人中广泛传播的能力,至此病毒才算完成了它的终极“使命”。
    (摘编自白志华《我们为什么要病毒的中间宿主?》,《中国科普博览》2020/2/14)
     
    材料二:
    致病病毒    自然宿主    主要或潜在的中间宿主
    埃博拉病毒    大蝙蝠科果蝠    黑猩猩、猴子、森林羚羊或豪猪
    尼帕病毒    孟加拉采蝠    猪
    亨德拉病毒    孤蝠科果蝠    马
    SARS病毒    中华菊头蝠    果子狸
    MERS病毒    蝙蝠    单峰骆驼
    SARS-Cov一2    蝙蝠    水貂、穿山甲
    (据世卫组织相关数据整理)
    材料三:
    在上海,有80台红外触发相机,正在日夜记录着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无论是国庆、元旦前后的游园高峰,还是这个疫情阴云笼罩下的闭园时期。我们试图完整地调查野生动物在城市的分布、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调查地点包括了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闵行体育公园、复旦大学校园、南汇城郊、浦江郊野公园、顾村公园等区域。今天这个网络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一刻不停地记录着。完成这些调查工作的,除了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外,还有一个近百名市民构成的“公民科学家”团队。这些无接触的调查,最大程度避免了市民直接接触野生动物的风险。与此同时,每一名“公民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在项目中都会输入自己对于更好的城市生态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