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民歌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的目的和意义:灰姑娘的玻璃手机
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往往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皈依,它不仅仅维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它更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因此,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在当下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年轻的一代毋庸置疑地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本次实践,我们以长阳民歌为出发点,从大学生的视野来探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角。
二、调研的方式与过程
调研方式主要为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电话采访等手段。
实践过程分前期准备、中期调研和后期总结。
三、长阳民歌的分类及现状
长阳地处湘鄂西部,是巴楚文化交融的地带,既是海纳百川又保有地域特,其民歌就具有独特的地域彩。长阳民歌大致分为为山歌、曲艺和小调。
山歌主要指在山野田间成歌,劳作时喊歌提神,为生产劳动服务。后来包产到户代替了集体劳作、机械生产代替了人力劳动,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生产工具的出现影响了山歌的生存环境,使其失去了劳作而歌的土壤;加上山歌唱腔较难,对于演唱者的声音条件要求较高,所以也对山歌的传承造成了困难。
曲艺包括南曲、渔鼓、柳鼓子戏等,其中南曲在长阳的发展较为顺利,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渔鼓和花鼓子戏则遭遇了发展瓶颈,渔鼓甚至只剩下了文字资料得以保存,几乎灭绝。
小调由于与老百姓生活结合紧密,传承和生存情况较好,如一些情歌、请茶歌、哭嫁歌、害儿歌等至今仍出现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加之小调曲调平稳,风格诙谐幽默,难度不高,有利于在百姓中传承。
长阳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和鲜明的地方风格,作为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长阳民
歌在历史上曾一度辉煌。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当下长阳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出现了一系列危机。随着长阳民歌一批批被文化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既标志着长阳民歌的艺术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同时也意味着长阳民歌正在成为濒于失传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
首先,局限于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一定程度上导致长阳民歌传承队伍出现了断代现象。长阳民歌是典型的以口传方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口传文化,创作者既是“表演者”,也是“接受者”,又是传承者。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应该是传承人。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这种口传心授的师徒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充分承担起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在影视、娱乐业的冲击下,传统曲艺不景气,人气不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如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口传心授的师徒教育,势必限制其传承规模和传承范围。目前,长阳民歌观众锐减,加上老一辈南曲艺人的相继辞世,长阳民歌已经出现了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这虽然直接缘于市场经济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但与南曲相对单一的口传教育形式也不无关联。
申敏儿top
再次,局限于狭隘的民族教育内容,也诱使长阳民歌不能与时俱进,难以获得新的艺术生命。长阳民歌之所以能够在土家族山寨中绵延两百年赓续难断,关键就在于它是汉族文化与土家
族文化水融的结果。如在创作体裁上,既有反映汉族人民生活的题材,也有体现土家族风情的题材,它既反映了土家族劳动人民的嗜好,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然而,在当下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外来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长阳民歌要想维持自己的受众体,在外来文化鱼龙混杂的背景下,必须严格筛选,与时俱进。在创作题材上不断更新,敢于接纳新生事物,敢于应对新生事物的挑战,实现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和本土文化的现代化。然而,相当长时期以来,长阳民歌在民族教育内容上,还相当狭隘,还远没有实现外来文化本土化以及本土文化的现代化。其直接结果,是它必将丧失越来越多的受众体,甚至连土生土长的土家族青年也丧失了对它的热爱。
四、民族民间艺人及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是一项具有权威性的官方条例。条例规定,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县委县人民政府认定并命名表彰,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本地方众公认的、通晓某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内涵、形式、流程、规则的;熟练掌握某种或多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在当地有影响或者被公认的;掌握和
保存重要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和其他实物、资料的;努力培养民间艺术后继人才,积极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各类民间艺术活动。条例还规定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承担的义务: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向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提供完整的传统文化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等;制定传统文化项目传承计划、报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备案;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积极参与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每年应向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汇报项目传承情况。
据统计,长阳县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括254位重点文化传承人,其中有61位受到县级表彰、4位被誉为国家级传承人。目前,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较低,专门的传承和展示的舞台不够,社会地位也不高。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每年给予的补贴,文化节、民俗文化村和地方旅游项目的表演收入等。但是在精神上,文化传承人自我感觉很富足,在自娱自乐和教授民歌的过程中达到传承的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调研处于文化前线的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自己身上任务和价值的定位,我们社会实践队分别走访了长阳县民族文化村和长阳县高家堰镇。
喜欢你藏语版
在民族文化村,我们采访了巴山舞创始人覃发池及其他四位民间艺人。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民间艺人多为祖辈相传,兴趣爱好促使他们学习并传承民歌;民族文化村作为一个传承基地,主要活动包括培训以及并不定期开展演出,还有培养人才,向其他地方例如旅游部门输送演员及指导老师。
针对“新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的出现,覃老师评价道:“原生态派别的出现非常好。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象征、符号,同一化就没有了本民族的特。”
谈到民歌如何传承的问题,覃老师提出了现场传承、通过民俗传承、民间文化进课堂、艺人上讲台、文化村等多种形式,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在高家堰镇,我们分别采访了杨应时父子和赵家文父子。
杨应时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在采访前杨老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后来我们知道了这就是和长阳山歌一样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都
镇湾故事,那种激情和活力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杨老的儿子杨六一,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好嗓子将民歌唱到了全国的舞台,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高家堰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走下舞台,在乡间小路,艺人的聚居地我们都能看到杨六一老师辛勤奔走搜集整理民俗宝贵资源资料的身影。从二位的经历来看,民歌的传承多半是子承父业,从小在父辈们的歌声中耳濡目染,渐渐习得。同时,由于长阳民歌独有的曲调变化多,声随情易的独有特点使得长阳民歌的学习没有固定的章法,口口相传便是最适合的方法。
除了当地浓厚的民歌氛围,两位也提及各自的艺术之路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极大支持。在杨应时老先生少年时,当地就已经号召民歌民乐艺人进课堂,杨老跟随父亲在吹打演唱中其歌唱才华渐渐被发现。杨六一老师也是在当时的长阳民间歌手大赛中初露锋芒。
    提及现在文化传承的现状,杨六一老师表示喜忧参。对于民俗文化的日渐流失,传承困难,他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传统文化缺少了生存环境。收割机代替了人力收割,薅草成为历史,薅草锣鼓便也越来越少。即使现在有些人会唱,但脱离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
吴亦凡澄清国籍式,歌声中也总觉得缺少了些韵味。
其次,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许多文化经典即使是最优秀的传承人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尽己所能的让更多传统文化被人们认识,让人们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最后,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不适宜现代社会的部分对传承人来说是个难题。比如,长阳山歌中除了劳动婚丧之外也有一些描述爱情的歌曲。在民歌进课堂向孩子们教授民歌时,有些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的部分以及一些不太适合孩子们接受的露骨的表白让教授者们左右为难。
谈及杨六一老师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的身份,杨老师笑称自己只是众多文化传承人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代表而已。当地被授予文化传承人称号的不在少数,大家多是在农忙和工作之余投入到传统曲艺表演和文化传播的工作中,当然也存在部分传承人对自己“传承”责任的认识不足,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杨六一老师认为,现在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兴趣不大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是每个人都真切感受到的,我们不应该要求也不可能做到让每个孩子都会唱山歌。由
于山歌独特的艺术特点,地域特点,我们努力实现让广大青少年都认识民歌,欣赏民歌,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尽力发掘具有天赋的民歌演唱人才重点培养。这条广传播,深传承的道路在其他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都是适用的。
提及今后的工作规划,杨六一老师说不知道能否实现,但心中一直有几个计划:一是文化中心信息工程的建设;二是镇上农家书屋的建设;三是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四是农村电影下乡的工作开展;五是把父辈的东西保留下来,不使之失传;六是将高家堰这一地区有特的民俗民间文化收集起来,包括影像资料等等;七是与政府开展沟通,使之提供更多的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保护的平台;最后就是把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交给我们的后代,更可能更多的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总之,是以多种不同的渠道寻求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
赵家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老今年80多岁了,热情开朗,耳朵不太好,不过说话声音很是洪亮,中气十足,不难想象他年轻时的好嗓子。赵老的儿子  年届五十,淳朴真诚,是当地建材老板。父子都是从12、13岁开始就跟随父辈学习薅草锣鼓、花鼓子戏等民间艺术。在他们看来,薅草锣鼓是一种世代相传、充满民趣的民间瑰宝,是在人们在田间
恋爱症候吉他谱劳作时提神打气、消除疲劳、促进生产的绝佳方式,它反映了长阳地区的人们乐观积极、勤劳勇敢的风貌,具有浓郁的地域彩。赵  兴奋地谈到,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田间带头敲锣鼓、促进生产,春节时和父亲自愿去各家各户串门表演,十分自豪。对唱歌极为热爱的赵老告诉我们,即使是在以前家里最困难、最贫穷、最艰难的时候,他也天天不离歌,每天一大早就起来边干活边大声唱歌,从不气馁,用歌声顶住一片天。
谈及生活状况,赵老认为生活得很不错。政府每年会给他1000元的传承人补贴,国家还给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他办了医疗保险,儿子做生意,经济状况不错,一家四世同堂,气氛融洽,时常和儿子在家对唱几句,每天一出门也是张口唱歌,心态相当快乐轻松。当问到有没有带徒弟时,赵  自豪地说,自己带了很多徒弟,大多是中壮年人,许多政府的官员也在跟着他学。不过年轻人很少愿意学,自己的儿子也只是稍微有所了解,对西洋乐器更感兴趣,不喜欢打父辈们喜欢打的锣鼓而是喜欢架子鼓。赵老教的徒弟就更多了,不过他充满担忧的告诉我们,“薅草锣鼓要失传了”,他认为教徒弟是存在很大难度的:学时长,调不好教,音高,弯儿多,胆小的不好学,没有好的嗓音条件的也学不来。而现在时代变了,学习机会学习环境以及生产环境没有了,老传承人相继去世,年轻人缺少学习机会,没有体验过当初的劳动生活,身边缺少环境熏陶,学习有难度,又只想谋求经济收入;再加上没
有实用性,展示机会少等等。这使得年轻一代中没有人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要把这一种技艺传承下去是很艰难的,这是现在传承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但同时,老人又十分坦然地表示,年轻人们不愿意学习山歌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为传承临危感到心痛,但也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权。王君安盘妻索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