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诗篇”与“延安情结”
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文学样式。“没有感情 ,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这里我们所说的“延安情结”就是诗人心灵深处凝聚和集结起来的对延安和延安人民的革命深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诗人贺敬之的“延安情结”,是在他长期的革命生涯、特别是在延安那一段流金岁月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要评析“延安诗篇”与“延安情结”的密切联系 ,就得从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谈起。贺敬之出生于山东峄县贺家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之后 ,他曾在四川的国立第六中学梓潼县第一分校学习。在校期间,读了许多革命启蒙书刊 ,杨洋郑爽公开恋情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 ,并于 1939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有一本报道延安的小册子《活跃的肤施》就是他最爱阅读的。由此可见,那时他就向往革命圣地延安。1940年春 ,少年贺敬之相约了三位同学潘玮柏24个比利,告别了梓潼县,徒步翻山越岭,家乡finale历时四十多天,奔赴延安。到延安后他又考入“鲁艺”文学系,并于1941 6月入党。继抒写自己投奔延安经历的组诗《跃进》之后 ,他又写出了诗集《并没有冬天》和抒情诗《我走在早晨的大路上》,反映了当年延安那充满生机的战斗生活。诗人写道:“太阳从我们头上升 ,太阳晒着我们”,“我们是小麦 ,我们是太阳的孩子” (《生活》) ;诗人又写道:“我早晨的河呵,你流吧”,“我早晨的太阳,你升起吧” (《我走在早晨的大路上》),“我的快活的心在和着你一起歌唱”,“春天已经开始了” (《雪花》)。这些诗句真实地抒写了诗人在延安那段紧张、
愉快的 生活和幸福自豪的感情。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 ,贺敬之又从桥儿 沟的“小鲁艺”走进人民众的“大鲁艺” ,写出了《我的家》、《南泥湾》、《看见妈妈》等民歌味很 浓的诗篇。《我的家 》与《南泥湾》(歌词 )歌颂了延安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丰功伟绩。诗人在这两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当年延安那阳光灿烂、红旗飘扬、五谷丰登、牛羊成的喜人景象 ,字里行间洋溢着欢快热烈、幸福自豪的感情。 《看见妈妈》一诗是抗战胜利后诗人离别延安、东渡黄河途中写的,它描述了延安军民的鱼水深情:“满地的鸡娃叫咕咕 ,老婆婆跪在当院簸禾兆秫”,“这婆婆的眉眼好熟惯 ,好像在那里见过面”,“眼前好像一场梦 ,一脚踏进自家门”,“呵 ,可怎么今天回了家 ,又看见自己亲妈妈!”诗篇通过年青的八路军战士在恍惚中把一位老大娘看成自己亲妈妈的情景 ,南泥湾原唱抒写了“八路军呵老百姓 ,本就是母子骨肉亲”的时代主题。
如果说 ,上面这些诗篇以其真挚的感情打动了读者心弦的话,那末诗人在建国后写的《回延安》、《放声歌唱》、《又回南泥湾》等作品中抒发的延安之情就更为强烈和深沉了。《回延安》是 一首用信天游民歌形式抒写对延安依恋与热爱之情的诗作。它从延安在望写起 ,通过“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的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等诗句抒写了诗人乍到延安时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又通过“树
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等诗句抒写了诗人怀念延安和延安人民的革命深情;诗的结尾则以“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与开头照应,把热爱延安之情推向高潮。从梦延安、想延安、回延安到未离延安又期望再回延安,读者不难想见诗人对延安的感情何等炽烈 ,何等深沉! 《放声歌唱》对诗人怀念延安、誓作“延安人”的革命深情作了更为生动的描述。“而我的真正的生命,就从这里开始——在我亲爱的延河边 ,在这黄土高原的窑洞里! ”“让延河的水在我的血管里永远奔流吧! 让宝塔山下的我的誓言永远活在我的骨髓里! ”这些铿 锵作响的诗句 ,写出了诗人在延安成长的过程 ,抒发了诗人对延安的一往情深和永作“延安人”的钢铁誓言。 这是千千万万延安儿女的心声 ,也是诗人“延安情结”形象集中的体现。 《又回南泥湾》一开头 ,诗人就打开感情的“闸门” ,通过唱信天游和看话剧《豹子湾战斗》,一泻千里地抒 发了对延安的革命激情:“信天游呵 ,不断头 ,回回唱起来热泪流” ,“唱延河呵 ,想延安 ,连想带 梦南泥湾”,“铃声响 ,大幕开—— 今晚又回延安来高山流水古筝曲下载!”这首诗既抒写了豪迈奔放的革命激情 , 抒写了亲切细腻的革命深情:“好熟的路呵 ,好亲的山 ,亲山熟路豹子川……”“这一架纺车这一 根线 ,千年万年永不断……”“一双草鞋半袋米 ,闪亮的红心我认得你!”它与《回延安》有异曲同 工之妙。
从以上对诗人生平及其“延安诗篇”的评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 贺敬之的“延安情结”是在延 安的峥嵘岁月和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逐渐形成和凝聚起来的。这种感情积累是他创作“延安诗 篇”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延安诗篇”的生命和灵魂;而“延安诗篇”则是诗人“延安情结”一种特殊的发散形式 ,是“延安情结”艺术的结晶。“延安诗篇”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正是因为它既出之于诗人的灵魂 ,又朴素真诚地写出了诗人的灵魂 ,抒发了强烈真挚的感情。
昔からある场所
(节选自赵谦允 《贺敬之“延安诗篇”散论》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年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