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第3期第八卷总第三十一期專趙惠原论*5
青海地处中国版图中心地带,联藏络疆、邻甘通川,自古以来是中央政府经略西部民族地区的战
略要地,历来就有“稳藏必先安青”的说法。青海曾经是“玉之路”“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丝 路南线”重要通道,素有“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等称谓。青海区域发展史上,曾有西戎、古 羌人、月支、突厥、匈奴、鲜卑、回鹘、吐谷浑、党项、吐蕃等数10个古代民族迁徙驻足,交流互动,融合 发展,开疆扩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海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作为中 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古代“羌浑杂居” “土羌分治”“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等文献记载或诗 词描述,到今天个别土族村落流传的其来源与藏族移民相关的历史记忆,湟中拦隆沟赵氏家族后裔分作者简介:鄂崇荣(1975-),男,土族,青海民和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学、宗教学研究。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0)摘要:一部青海区域史就是历史上各民族在青海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同时也是各民族先
民共同开发青海过程中不断融入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自在实体的历史。历史上许多民
族在青海频繁迁徙驻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当代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血脉联
系和历史文化根基。随着当代社会发展,经济交往增多,城镇化加快,人口迁移,青海各民族交
往交流交融已成为历史大势。
郑家星
关键词:青海;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现实基础
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和未来我国社会
主义的发展方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自我文化认同、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 等多重认同加深理解和理性认知,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 发展的强大推力。2017年7月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签订《国家民委与建设民 族团结进步大省合作协议》,其中一项内容是青海在未来要建成全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区。2019 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青海调研时要求:“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 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探索出更多民族团结进步新鲜经验”。111青海自古以来处于中原儒释道文化、西 藏佛苯文化、西域伊斯兰文化、北方草原萨满文化的交融地带,一部青海区域史就是历史上各民族在青 海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同时也是各民族先民共同开发青海过程中不断融人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 体这一自在实体的历史。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生动的
现实场景。目前,青海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三个第一”,即第一个所有市州(8个)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省,第一个建成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数量过半(23个)的省,第一个一次性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县 市区数量最多(10个)的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卑在了全国前列。
〇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现状述略
鄂崇荣
TIWETAZ  P L A T E
A
U
F O P3C M -析
青海研先
m &M J m m t s  鄂崇荣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现状述略
为汉族、藏族两个民族等诸多个案,“回族是汉族的亲戚,藏族是撒拉族的阿舅”等俗语,均有力证明青
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化隆的卡力岗人、尖扎的康家人、祁连的托茂人等体,更是青 海各民族交融的典型代表。青海是多民族血脉基因交换重组地,多个文明接触沉积带、多元文化和美 共荣地;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缩影,而且还是中国成功实践 与展示的重要窗口。根据2019年青海省统计局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9年省常住人口达 到607.82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7.71%;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28个民族乡;是全国少数民族
人口占比最高、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和比重最大的省份。青海多宗教共存,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 天主教、民间信仰等和谐相生,和顺向上。其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信教众中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几个世居民族众几乎全民信教。m
随着当代社会发展,经济交往增多,城镇化加快,人口迁移,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历史大
势。青海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仅仅是经济互补、物资交流、人员流动和民族间通婚,而且还是思 想的碰撞、情感的融洽和对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青海各族众不断铸牢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基础
历史上许多民族在青海频繁迁徙驻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当代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
血脉联系和历史文化根基。
(一) 族源血脉相通相连
青海许多民族血缘同宗胤合,支脉相连,基因重组互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藏族是进人青海
藏族歌手洛桑的吐蕃人吸收土著的羌人、鲜卑人、吐谷浑人,以及后来的汉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成分,并长期融合 而形成的多元共同体。回族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穆斯林陆续进入青海或经商、或随军、或移民、或避 难,散落聚居于一些青海城镇和乡村,并与周边民族通婚融合发展而成,其中一些汉族、藏族、蒙古族 @由于通婚、兵燹和改变信仰等原因与也逐渐融人回族。根据学术界主流观点,土族以吐谷浑为族源主 W 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羌、鲜卑、汉、藏、蒙古等民族成分形成土族。青海蒙古族于南宋宝庆年间进
人青海,随着朝代更替,在不同时期补充其他蒙古族部落力量,并与部分藏族、汉族通婚融合。撒拉族 是元朝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域亲军”从中亚调发至青海,后逐渐吸收、融合周围的回、藏、汉等民族 成分而形成。青海各民族既有吸收外民族到本民族中的事例,也有本民族成员分流融合于外民族的案 例,各民族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相互间不断补充新的血液。
(二) 民间信仰交融共享
在青海许多城镇随处可见藏传佛教寺院、伊斯兰教清真寺、民间信仰庙宇相邻而立,许多民间信仰
仪式中藏传佛教、道教、苯教、萨满教文化元素浑融一体。如距循化县县城30公里夏吾山阴面悬崖上有 一山洞,附近藏族、蒙古族、汉族认为它是阿尼夏吾山神的修行洞,在附近树起“拉则”;周围回族、撒拉族 认为是那里是伊斯兰教一位圣者显示神迹或是静修做功之地,并在附近修建亭阁,尊称它为“庵古录拱 ^ 北”;不同宗教信教众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和睦共处。关帝信仰也在青海部分汉族、藏族、土族、蒙古族^ 中深有影响,章嘉•若必多吉、土观•洛桑曲吉等青海籍藏传佛教高僧,还先后撰写关帝祈文,推动了 ^ 关帝信仰在藏传佛教信众中的传播。又如海西蒙古族藏传佛教寺院都兰寺设有关老爷殿,每逢年节,周 1 围许多蒙古族、汉族众来到殿中烧香祈福、求签问卦。青海同仁、尖扎、贵德、共和等地一些藏族、土族 $ 村庙中供奉着二郎神、文昌神等道教神灵,藏语分别称为“阿米木洪”“阿米尤拉”,意谓“地方神”。同时, _ 在西宁市、海东市一些汉族、土族村庙或祖屋神龛中供奉着班丹拉姆、大威德金刚等藏传佛教护法神,被 = 当地村民视为村落保护神和家族保护神,分别敬称为“骡子天王”“牛头护法”等。多民族民间信仰上的交 , 融共享,折射出青海多民族精神生活层面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度,信仰文化层面上的相互尊重、相互认同与 安包容吸纳。
2: (三)中华一体思想历久弥坚
-祈音海研‘究
陈龙个人资料
2020年9月第3期第八卷总第三十一期晨趙惠願论坛
历史上青海各民族通过朝贡觐见、和亲联姻、领受封赏、出征卫国、祈福国泰民安等多种形式不断融 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中,使中华一体思想历久弥坚。如南北朝时期,吐谷浑阿柴可汗曾登临西强山,观览 江源发出了 “水尚知归,吾虽塞表小国而都无所归乎”14]的感慨,并付诸行动,派使至建康,通贡于南朝刘 宋政权,被封为刺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边陲少数民族政权维护大统一,自觉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典型 个案。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玉树地区囊谦头人直哇阿路与康区巴绒噶举派名僧勒巴尕布派人前 往四川黎州(今汉源),请求归附南宋王朝,从此与中央王朝确立了领属关系。明代以来,青海许多寺庙以 供奉万岁牌、赐额牌匾,悬挂国旗,信教众家庭佛堂或神龛自觉供奉领袖像等形式朴素表达对国家的 自觉认同。如东关清真大寺中五门墙体内镶嵌着明太祖朱元璋为全国清真寺题书的“百字赞”。平安县洪 水泉清真寺大殿和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寺隆国殿内,都供奉着“皇帝万岁牌”。清代雍正时期开始形 成的祭祀青海湖制度,成为中央政权联系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汉族等民族的纽带,成为一种展示国m 音海研
家权威和民族团结的社会象征。民国时期,英国觊觎我国西藏,进行侵略活动,抛出《西姆拉条约》,主张 “外藏独立”“内藏自治”,青海各族代表人士坚决反对将青海南部划为“内藏”,组团人藏劝和,说服和争
取西藏上层人士,维护祖国统一。红军长征时期,红军左纵队3万多人批次辗转来到果洛班玛短暂休整,
木吉他合唱团一些西路军战士流散或被俘押解到祁连、天峻、互助、西宁、循化等地时,得到当地各族众各种形式的
支持掩护。抗日战争时期,青海各族众踊跃捐资献物,派出子弟奔赴抗战前线,奋勇杀敌。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当天,十世班禅从海西香日德寺致电中央,表示坚决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有
最新彩铃力推动西藏1951年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时期,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发出佛教界捐献飞机的倡 议,化隆县夏琼寺、支扎寺积极响应。|5!195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在青海湖北岸金
银滩草原,世居在金银滩草原上的1279户6000余牧民,为了国家国防建设需要,没有提出任何条件,仅
用三天时间就全部搬迁到了祁连和刚察等地。
(四)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纳
青海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尊重包容,甚至相互借鉴吸纳,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共享
的局面。观念价值方面,如青海藏族崇尚白,常把红视为不吉利和灾难的象征。但在汉族价值观@念,恰恰尚红忌白,认为红可以驱邪,而白则被视为不吉利或者是灾难的预兆。藏族、蒙古族崇单
忌双,认为三是最吉利的数字。汉族崇尚偶数,追求好事成双。随着青海各民族频繁的交流接触和相
互影响,这些价值观念已在不同民族间相互熟知,得到彼此尊重。语言方面,青海的汉语方言吸收了
藏语的许多语法、语序和词汇,如青海汉语方言中的“闪巴”(屠夫)、“岗趟”(步行)、“当玛”(过去)等
都为藏语借词,土族语也有许多藏语借词,如有“却康”(佛堂)“给甘”(老师、光明)等借词。在多民族
杂居城镇,会多种民族语言的干部众比比皆是。如在循化一些撒拉族老人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藏 语,而且其中部分人还会唱几段藏族“拉伊”和“格萨尔”史诗。歌舞文化方面,以塔尔寺酥油花花架音
乐为例,其中许多曲调吸收了汉传佛教寺院音乐和汉族民间曲牌,如《香香德悟》(顺风点)、《拉里呗 巴》(八仙)、《却白拉毛》(八谱)等。161玉树结古寺第一世嘉那活佛多昂松却帕文曾结合汉藏地区的舞
蹈创作了称为“多昂曲卓”的100多个舞蹈。171在饮食文化方面,藏族饮食中的手抓肉、糌粑、酥油、酸 奶、肉肠、面肠等被汉族、回族、土族广为吸收。汉族饮食中的面片、擀面条、馄锅馍等又被农业区乃至 g 牧业区藏族众普遍吸收。回族、撒拉族的油香、馓子、麻花、白面锅盔、羊肉臊子面、酸辣面、牛肉拉 ^面、炒面、揪面片、小笼包子、八宝饭、麦仁饭、粉汤、酿皮子、切糕、油面子等清真面食和小吃也深为_汉族、藏族和土族等民族喜爱。许多食品通过不同民族厨师的改进,变得越加丰富多彩,难以辨别其 1属性。如近几年青海许多厨师不断摸索,积极吸收粤菜、川菜等特,蒜香牛排、秘制羊脖、吉祥人参 $果、虫草拌苦菊等符合青海人饮食习惯的新菜种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各民族餐桌,其独具的、香、^味也贏得了国内外游客的赞赏。= (五)经济交往紧密互补 ,青海历史上各民族间经济交往互补性明显,如日月山以西高寒游牧区的藏族和蒙古族大多从事 §
2
鄂崇荣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现状述略
畜牧业,日月山以东河谷地带的汉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和园艺业,部分回族、撒拉
族还 特别重视商贸流通,农商兼顾。青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各重主业、协作交流,各取所需、互补共享,逐渐形成以湟源县丹噶尔古城为中心,海南州贵德县城、黄南州同仁隆务老街、玉树县结古镇等为代 表的多民族交流融汇的高原集镇'使各民族间经济交往交流更为通达便利。如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跃 祥阿訇生动讲述“在街子撒拉族记忆里,文都是他们的粮仓和厨房;在文都藏族的记忆里,街子是他们心 头的果园和菜园。^这些故事和俗语生动反映了青海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分工不同、互补共生的 社会经济状态。
三、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状
> 2;
>
>
3
G
(一)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海农牧区人口向城镇、城市流动,一些唐卡艺人、拉面匠人、花儿歌手、青绣绣娘等向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区流动,以旅游、休闲为主的外地游客和从事经商和建设 工程的外地商人、工人不断来到青海,许多农牧民开办的民俗、农家乐、牧家乐在盛夏季节每天都接待着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青海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和深度空前。以循化县拉面经济为例,全国大中小 城市中循化籍拉面店达到7500多家,从业人员3.6万多人,实现收人20亿元以上,并逐渐融入当地、服 务社会。青海城市、城镇多民族间通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各族干部众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彼此深 度了解,包容尊重彼此文化习俗,同时吸纳借鉴、自我革新,不断改革自己民族中不适宜时代发展的一些 风俗习惯,民族间联系和交往日益加强。
(二)各宗教和睦共处和顺向上
青海各宗教之间和睦共处、理解包容,各宗教活动和顺向上,不同宗教信众在各自宗教活动场所和 自己家中自由举行礼拜、封斋、拜佛、祈祷、祭祀、讲经、诵经、烧香、转经等正常的宗教活动,没有出现过 以宗教为背景的冲突和对抗。青海信教众与不信教众,不同宗教信教众间平等对话交流、相互尊 重、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如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上清真寺、二郎庙、圆通寺、隆务寺毗邻而立, 各宗教和顺共处J013年在维修隆务清真大寺时,藏传佛教活佛为清真寺捐款10万元;2
013年12月隆 务寺清真大寺寺管会成员,专程拜访了隆务寺夏日仓活佛及寺管会成员。2012年至2015年黄南隆务寺 夏日仓活佛与隆务清真大寺何连升阿訇友好交往,共同为促进隆务地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做出了努 力。2017年塔尔寺藏医院为照顾从宁夏、新疆、甘肃等地慕名而来寻诊的回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维吾 尔族等民族患者,专门腾出一间房子开设自助清真灶。
(三)多举措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青海立足多民族的历史根基、文化渊源和现实基点,把握基本矛盾和特殊矛盾,采取有效举措,注重 标本兼治,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汇聚起了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发展的强大正能量。近几年,青海交通、水利、信息化、城镇化和与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得 到很大提升,民族教育、城乡医疗、养老条件、信息获取等得到极大改善。如“十三五”以来,先后共选派 2100余名省内东部地区教师赴青南地区实施“组团式”支教帮扶,累计向省外发达地区选送涉藏六州高 中(中职)生达8000余名,目前在校生规模5500余名,通过省内外教育帮扶合作交流工作,推动了各族 师生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国家支持、援青省份支援,青海各族干部众切实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许多援青干部和外来众感受到“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体会到青海各族干部众坚守家园、保 护生态、维护稳定的艰辛与不易,共同增强了五个认同意识。
(四) 包容文化多样传承发展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青海通过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保护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生 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大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整理,打造格萨尔、民族歌舞、热贡神韵、情聚柴达木等文化 精品,厚植了各民族多元一体、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内涵。如文旅部在全国共批准设立了 21个国家级文 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青海省占3个,即热贡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试验
淅音海所免
2020年9月第3期第八卷总第三十一期裊起惠原论15
兰陵王片头曲区、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全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最多的省份。通过青海文化旅游节、丝路花儿艺术节、中国魅力城展示、“山宗•水源•路之冲-----带一路中的青海”文物展览、环青海湖自行车赛、高原农展会、玉树康巴艺术节、曲麻莱县吉祥尕朵觉吾万人环山行等省州县各级特 文化节庆活动,使青海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融合 的产物,青海通过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打造优质文旅产品,推动了各族众融人 社会、融入时代、走向世界的进程。
与此同时,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仁俊热贡艺术传习院等特文化产业基地也吸引了一些外地外民 族青年纷纷到同仁学习热贡艺术。I 些职业学校顺应市场需求,先后开设热贡艺术、歌舞表演、藏服剪
裁等专业,吸引了甘肃甘南、四川阿坝、云南迪庆等地的学生前来就读。四、制约因素
(一) 地区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近年来,青海发展突飞猛进,但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区位、历史、自然环境、教育、文化传统等因素,总 体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地区仍然有很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青 海与中东部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而且还体现在青海东部、西部与“黄果树”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基 础设施建设方面,海南、黄南、玉树、果洛四州至今不通铁路,城镇供排水、垃圾处理、防洪、地下管线等市 政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在公共服务方面,义务教育控綴保学任务艰巨,许多寄宿 制学校仍存在住宿配套设施短缺、师资力量不强、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内地普通高等院校招收少数民 族学生的规模较小,青海涉藏地区双语学生选择专业和就业渠道狭窄等问题依然突出。医疗卫生方面,民族地区医疗水平较低,缺医少药现象普遍存在,现有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富 裕的家庭遇到疾病,均到西宁就医,造成西宁各大医院常常“一床难求”。地区发展的差距,使各族干部 众心理上产生危机感、失落感和不平衡感。
(二)
基层各类人才不断流失 @青海许多地区基层工作服务地域广、海拔高、半径大,加之基层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公务员编制紧缺,办公食宿、交通通讯等条件相对滞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相对偏低,“留人
难”“干部外调”问题成为长 期以来的难题。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医生、双语政法干部等各类人才不仅缺乏,而且流失现象较为严 重。牧民党员占比偏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不能充分引领本地众对外交往交流。特别是随着近几年 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基层干部各种压力不断增大,许多人不能正常享受法定节假日和休假,经常超负荷 工作,出现一些干部申请提前退休的现象。
(三) 经济利益矛盾增多
马克思认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 以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没有共同利益,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团结。多年来,国家和青海省 安排实施了交通、能源、水利等一系列建设项目,促进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个别企业和建设单 位在环境保护、利益共享、拆迁搬迁、劳务安排等方面照顾不够,个别矛盾隐患甚至成为国内外敌对势 § 力攻击政府、煽动分裂情绪的借口。一些游客在青海旅游时,遇到的个别商贩或农牧民宰客、碰瓷等现 ^ 象,通过网络传播,造成对某一地区的负面影响、刻板印象。此外,青海一些历史遗留的矛盾还没有彻 ^ 底解决,生态保护、草山地界、、网络、征地拆迁、就业择业、家庭失独以及教育医疗、物业 1 管理等新矛盾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特定利益体的诉求短期内难以解决,且类型多样化、形式组织 ^ 化、原因复杂化、冲突激烈化特征明显。”1"1这些纠纷成为束缚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度发展的一些障 g  碍。
G (四) 多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文化存在困难,误解和交往摩擦有所凸显 g
近年来,随着青海商贸活动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多民族间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经济利益竞争有所 |
加剧,民族认同感更为清晰、强烈,各民族互助互济的同时,民族间文化排斥和误解有所凸显。极少数突 s ‘析音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