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心,歌之舞
                            ——大唐乐舞之《霓裳羽衣》
    南朝和北朝,朝代更迭,民族杂处,形成了比较开放的经济文化坏境。此间,西域商人大量入关经商、从艺以致定居,佛教势力也趁此进一步深入内地,这样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经济贸易往来和佛教文化渗透,西域各民族音乐也大量传入关内,与“中原旧曲”、“华夏正声”齐汇,从而成为隋唐各民族音乐的融合发展,奏响了新颖的序曲。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中国走向统一。唐朝则把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上了顶峰。而从隋朝统一开始,官方就开始全面整理南北朝时期遗留下来的乐舞和百戏,在太常、乐府机构内,设置了包括各民族乐舞百戏在内的“七部乐”,包括国伎(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九部乐”,包括清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礼毕(文康乐);散乐百戏。 
隋亡唐立,统治者在音乐上承继隋代全套内容并加以变化发展。在唐初设“九部乐”,贞观年间增高昌乐成“十部乐”(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
乐、康国乐、高昌乐)。唐燕乐的形式结构的最高发展是“燕乐大曲”,其结构特点是由“散序”、“中序”和“破”三部分组成。全曲共36段,其中散序6段,中序18段,曲破是12段。散序节奏自由,由磬、箫、筝、笛等器乐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中序,又名“歌”,以歌唱为主,亦舞亦歌,是大曲的主体;破,以舞蹈为主,节奏变换,由散板而渐快,到极快,全面推向高潮,然又渐渐地慢下来,后止。三者,无论哪一部分,所演奏和演唱的曲调都有许多“遍”每遍一个曲调。所以,它的规模体制是很大的。
玄宗时又从编制上划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使“燕乐”发展到了顶峰。音乐机构方面,在太常寺所属大乐署、鼓吹署之外,又新设教坊和梨园。教坊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音乐舞蹈人才和教习、排练舞蹈散乐。唐代燕乐的繁盛与宫廷设置训练和管理音乐表演人员的机构有很大关系。梨园则是唐玄宗在内廷设置的音乐歌舞教习场所,因地点设在宫廷禁苑果木园圃“梨园”而得其名。教坊和梨园选拔和培养了大量专业音乐人材,不仅为盛唐各民族乐舞的发展和繁荣注入了新血液,同时因优秀艺人交替代谢流散民间,对中国世俗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器乐方面,外族器乐和汉族器乐借鉴影响,演奏技艺很快提高,一批技艺超的西域音乐家为此做出了贡献。宫廷外的民间歌曲,此间也得到发展,在城乡众中有了广泛的传播,文人创作的一些著名诗篇也成为争相传唱的歌曲。佛教盛
传之后,庙会随之兴起,敦煌壁画中丰富的音乐内容、敦煌佛教保存的曲词以及寺庙僧人的音乐实践,都显示出宗教在音乐传播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唐代燕乐大曲中,有一种大曲又称“法曲”,是一种与宗教音乐有渊源关系的大曲,主要由梨园编排。法曲中有一个极为辉煌的节目,即《霓裳羽衣》。它成于公元718—720年间,唐玄宗作曲,其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触发灵感而作;二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的;三是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散序部分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中序和破则是他吸收《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安史之乱后,不幸失传。在南唐时期,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霓裳羽衣》舞的演出方式有独舞、双人舞及舞,采用了传统的“小垂手”的优美舞法,又融会了西域舞蹈中精彩的旋转技巧,和美妙的音乐相配合,表现了缥缈的仙境,塑造了仙女的美丽绰约的形象。它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宫廷乐舞,由梨园弟子演奏,杨贵妃(
玉环)排舞,宫女歌唱。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描写道:“虹霓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婷婷似不任罗衣,顾听月悬行复止。......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鬓招萼绿,王母挥#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并赞叹:“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排舞音乐舞者颜如玉,不着入家俗衣服。”
不可否认,《霓裳羽衣》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