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的配器风格(上)
 音乐是什么?谁能定义它?音乐是静夜中皎洁的月光,是夏日里沙沙的叶语,是黄昏时遥远的钟声!音乐出自心灵,只与心灵交流;它是爱!音乐的妹是诗歌,而它的母亲是忧伤。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致•e•昆斯的信》(1932年)
  在当今并不是很景气的世界交响音乐演出及唱片发行市场上,能够长时间频繁出现在各大交响乐团演出季节目单上的,并始终占据着唱片零售排行榜顶部的作曲家及其代表性作品,才可以称作是经典(classical)之人之作。如果稍加留意的话,我们会看到在这些经典的名家名品中,从来不会缺少拉赫玛尼诺夫的名字,以及他为数不能算是多的,但却百听不厌的交响乐作品,特别是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第二、三交响曲、交响诗《死岛》、《交响舞曲》等。
音乐人生  已有的文字介绍常会给人们这样一种印象拉赫玛尼诺夫似乎对他的时代,他的祖国,以及他周围的人有些若即若离,甚至是恍恍惚惚心不在焉。但是他的音乐却使人们真实地感受到这位天才音乐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纠集,并从中了解到那一时期俄罗斯文化精英对于社会变革的普遍心理反应。
  在20世纪作曲家中,拉赫玛尼诺夫与他同时代的其他欧洲列强人物完全不同,他始终坚持以他的方式来表述他对音乐的认识。尽管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作曲家,是俄罗斯晚期浪漫主义最后一位伟大的继承者[1],但有关他的音乐创作的研究相对于那些针对20世纪中运用新的技法体系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们之作品的解析,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创作中标新立异的先锋派作品的探讨来说,则少之又少。以拉赫玛尼诺夫及其音乐为题的中文论文,大都集结在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及音乐史学研究领域内。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虽说是非常深挚并富有激情,但却十分保守。这与他一直将柴可夫斯基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视为坐标,并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出对他们的认同与敬重有关。
  柴可夫斯基可说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引路人,与这位前辈的相识使年青的拉赫玛尼诺夫将兴趣从钢琴演奏转向了作曲,并不惜与自己的恩师尼古莱•兹维列夫(nicalai zverev,1832-93)闹翻。当柴可夫斯基首次听到13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将自己上演不久的《曼弗雷德》交响曲改编成为钢琴四手联弹演奏时,便认定这个天才少年日后必成大器。对柴可夫斯基的崇拜不只是使拉赫玛尼诺夫立志成为一名作曲家,而且影响到他整个的音乐人生。将拉赫
玛尼诺夫的主要交响乐作品与柴可夫斯基的同类作品加以粗略的比较,我们便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在本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