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教材解析】
音乐之声》是美国好莱坞的一部音乐剧,表达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家中有七个淘气的孩子,因丧偶而疏于教育。为了调教好自己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家庭女教师。女教师能歌善舞,并喜爱这些孩子。女教师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和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了男主人公的爱情。此后,他们一家组成家庭合唱团,在被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以巡回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的形式,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和周旋。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但与影片的内容并无直接关系。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的。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时所唱,使用了约德尔唱法。歌曲的节奏紧促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七度、八度、九度)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幽默、幽默的风格特点
2.初步了解“约德尔”唱法,并能跟琴模唱【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在衬词“来伊噢都”处按制定节奏拍手。
2.难点:唱好歌曲衬词局部【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欣赏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
2.介绍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二、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并回答歌曲带来怎样的感受
2.再次聆听并思考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你认为牧羊人真的孤独吗?
3.第三次聆听歌曲并出歌曲中出现的最多的一句歌词
4.介绍约德尔唱法
5.再次聆听并在“来伊噢都”出现时随节奏拍手
6.跟琴模唱“来伊噢都”的旋律
三、拓展探究
1.模唱歌曲前半局部
音乐之声插曲2.师生合作:教师唱衬词局部,学生唱歌词后交换。也可以角扮演,王子、农
夫、餐桌旁边的人们、喝啤酒的男人们、穿粉红衣服的小姑娘,可以互换角。
3.欣赏《音乐之声》著名插曲《雪绒花》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学习了用指定节奏来表现衬词“来伊噢都”,了解了“约德尔”唱法,感受了外国音乐的风格,并体会了这首歌曲中的幽默情绪。同学们课下可以再去一些约德尔调的歌曲来欣赏,提高自己音乐的听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