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现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1.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C正确;瓶中水的高度不同,在敲击时,瓶内空气柱振的快慢不同,则发声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应选D。
【考点】声现象
2.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A
【解析】(1)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不同,就是指音不同;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来识别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固体和液体中速度比这个速度要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月球和地球之间没有空气,因此不能用回声测距测距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噪声、音以及声音的传播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3.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
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C
【解析】解: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
故选C.
【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点评:此题就是用转换法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初中物理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应当掌握.
4. 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
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
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答案】(1)固体可以传声(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3)手阻止了棉线的振动从而阻止的了声音的传播(4)①ad②研究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未控制材料相同④ac
【解析】(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地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4):①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选择a和d.②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③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④选择a和c,长度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5.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D
【解析】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是不能传声的,故B正确;由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小球被弹开了,故C正确;水的高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但音是相同的,故D错;应选D。
【考点】声现象
6. 为了研究尺发出的声音,小捷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另一部分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压尺时应该压住图中的     (A/B)点.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
【答案】B;响度
【解析】解:(1)因为是研究尺发出的声音,若压尺时压住图中的A点,将是钢尺拍打桌面振动发出声音,所以压尺时应该压住图中的B点,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
(2)轻拨与重拨钢尺,会使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相反,响度会越小;
故答案为:B;响度.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分析】根据压尺时位置不同,发声体不同确定A点还是B点;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点评】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相关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调不变.并注意将这一要求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7. 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     可以传声;有的渔民利用诱鱼器(一种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吸引到网里,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     作为传声介质的;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     (选填快/慢);联欢会上有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独奏,也有西洋乐器钢琴、萨克斯独奏,你能辨别它们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答案】固体;水;快;音
【解析】解:人的耳朵听不到声音后,可以通过硬棒、牙齿等固体将声音传递到大脑中.
诱鱼器发出声音,通过液体传播到鱼的耳朵里,鱼就被吸引了过来.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慢,在气体中最慢.
不同乐器产生的音会不同,我们是靠音来辨别乐器的种类,与声音的音调、响度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固体;水;快;音.
【考点】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2)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3)音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特点的掌握,需要根据题中所给实例做出判断.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加强部分内容的背诵.
8. (1)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如图2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的塑料球不会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图1中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是由于音叉的振动引起的,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由于月球上没有可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图2的实验在月球上是做不了的。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9.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析】解:(1)当音叉振动时,小球会往复运动,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可以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小球来回摆动幅度就会加大,音叉声音响度加大,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转换法.
分析:当音叉发声时振动很微小,本实验装置可以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塑料小球的运动,
便于观察,如果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会越大.
点评:本实验是利用装置验证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此实验利用了转换法和放大法解决问题,知道响度与振幅有关.
10.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      减弱噪声。在江阴市中山公园里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装置上35后面的单位是     
【答案】振动、传播途中、响度、分贝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 (安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噪声监测装置,用来显示噪声的响度.装置上35后面的单位是分贝(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
【考点】声现象
11.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来分辨.
【答案】响度;音
【解析】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
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音来分辨.
故答案为:响度;音.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响度、音的区分,理解各自的含义和特点可做出判断.
12. “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     产生的.

【答案】音;振动
【解析】解:“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声音的音不同,能够区别出来;
我们说话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音;振动.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音及声音产生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声音的特征及声音的产生的掌握,属于基础题.
13. 有一些同学经常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晰,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     (“音调、响度或音”),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听力下降.
【答案】响度
【解析】解: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在实际生活中的音量增大,就是要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响度,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其中在生活中
我们经常所说的增加音量,就是指的增加声音的响度.
14. 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线弹古筝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
【答案】A
【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以及声与能量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5. 听广播能知天下事,说明声能传递     ;超声波能清洗眼镜片,说明声音能传递          。
【答案】信息;能量
【解析】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听广播能知天下事,说明声能传递信息;超声波能清洗眼镜片,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考点】声音的利用
16. 演唱会现场,吉他手悠扬的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演奏中他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振动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答案】(1)空气;(2)音调;(3)声源处
【解析】(1)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2)弹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改变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
声.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17.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它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
【答案】振动 音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音是指声音的特,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
【考点】声现象
18.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音调、空气、声源
【解析】声音特性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改变了琴弦的振动频率,琴弦长度越长,振动的越慢,频率越高;琴弦长度越短,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减弱噪声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噪音,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音调  传播声音的介质  控制噪声的方法
19. 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太奖赛中有道辩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
C.响度
D.三者均可
【答案】B
【解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音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音,故选B。
【考点】声音的特性
20. 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教室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教室门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答案】音;传播过程中
【解析】我们区别声音靠的就是音,与音调和响度无关。故他除了根据老师的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音来判断是哪位老师在上课;关上门窗阻断了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21.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动幅度      ,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答案】(1)高;高;频率;(2)大;大;振幅
【解析】(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2. 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     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     的性质.
【答案】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解析】解:根据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
传递能量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的性质.
故答案为: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23. 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答案】
【解析】解:不同人声音的音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不同的原因,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来辨别主人的.
故答案为: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音,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24. 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2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的塑料球不会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     

【答案】声的物体在振动;真空不能声
【解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如图1,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如图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如果将2的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左边的塑料球不会弹起.
故答案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真空不能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的条件,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5. 请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信息还是能量: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通过声学仪器
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弱;(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5)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
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填序号).
【答案】(1)(2)(3);(4)(5)
【解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解:(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都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5)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都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1)(2)(3);(4)(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在传递过程中,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26.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