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古典歌曲演唱的理解与体会(之一)
作者:张
来源:《文天地》2011领悟原唱是谁年第19
        一、引言
        十七世纪初萌生于意大利的bel Canto演唱风格和技术体系主要强调歌唱者的呼吸技术、起音技术、声音的连贯和渐强渐弱、声区的统一等。早期的此种歌唱风格对优美的音质有严格的要求,至于音量则认为音质好了音量自然会来。歌唱者演唱时应关注歌词的思想、情感内涵,深知其节律、音韵上的特点,把作品完整地表达好,让听众得到艺术上的感染和审美上的愉悦。这些要求对于歌唱者来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才能达到。意大利古典歌曲正是能使每一位声乐学子逐步获得上述各种歌唱技能的优秀教材,是把从学者引向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必由之路。
        二、意大利古典歌曲《阿玛丽莉》考源略述
        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古典歌曲《阿玛丽莉》是西方美声风格演唱体系创始人之一卡契尼(Giulio Caccini,1550—1618)的代表作。在卡契尼1602年出版的独唱牧歌与咏叹调集《新音乐》的序言(这是有关bel canto的最早文献之一)中,曾提到了歌唱中的起音、呼吸、声区等问题。他除了推崇与今天的软起音相近的起音,更竭力倡导用音乐来说话,力主音乐必须加强歌词的感染力旋律的加花应该放在不至引起对歌词词意可能产生歧意的地方
        《阿玛丽莉》的歌词取材于意大利十六、十七世纪之交剧作家、文艺理论家瓜里尼(Battista Guarini,1538—1612)于1590年创作的诗剧《忠实的牧羊人》。写牧羊人米尔蒂诺与森林、水泽女神阿玛丽莉两人冲破神与人之间的束缚,结成夫妻的故事。《阿玛丽莉》是米尔蒂诺对阿玛丽莉的真情表白,抒发了自己对其心上人忠贞不渝的爱慕之情。它的歌调与诗的韵律紧密结合,从词意曲情上来说,既充满了深情的祈求、又文而不火地迸发出一声声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