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还需“目光投向人”
发表时间:2020-10-28T07:44:53.493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11月总第360期作者:孙丹凤[导读] 二是音响素材范围的扩大。只要是作曲家认为可行的、可释放情绪表达感情的音响均可随意加入。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一中256200
摘要:现代音乐发展引发了许多争议与思考,音响材料范围的扩大、个性思想的无拘释放、新的创作理念的表达都显得与传统作曲异路而行。创新是基于传统的创新,是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创新,文章对引发现代音乐的新视听趋向的原因、现代音乐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关于现代音乐的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现代音乐继承与创新音乐价值
一、现代音乐的特点
1.新音乐元素的使用。“辛德米特认为,音乐的主要建筑材料是乐音、音阶与音程三种因素……”而现代音乐新音乐元素的使用,可以说是音响材料的极度扩大化。它不再简单的拘泥于传统作曲效应下的管弦乐队,而是将一切可以用来表达作曲家思想的音乐元素作用到音乐中。一是乐器使用范围的扩大。在现代音乐作曲家的概念中,乐器不再只是传统概念的乐器,一切发生物体都可被用于其中。二是音响素材范
围的扩大。只要是作曲家认为可行的、可释放情绪表达感情的音响均可随意加入。
2.“非常规理念”作曲。现代作曲发展至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如[美]彼得·斯·汉森著,孟宪福译《20世纪音乐概论》、于苏贤著《20世纪复调音乐》、莫·卡纳《当代和声——二十世纪和声研究》、以及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等等。现代音乐的作曲手法随时体现出一种“非常规理念”,打破传统音乐固守规矩的禁锢,力图创造一种新型的音响来刺激并唤醒听众习惯了传统的耳朵。
3.抽象与自我的体现。在现代音乐中,抽象与自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谭盾的《鬼戏》,缘其作品名的形象,听众能很好地把握内容,但是诸如许多名目抽象音响又难以琢磨的作品却只能泛泛听之而不留痕。
音乐试听网二、关于现代音乐问题的讨论
1.音乐?音响(效)?关于现代音乐,可能更多的讨论来自于“音乐的可听性”,人类音乐发展至今,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之后,关于“什么是音乐?”的问题再次被提至讨论热点。在一堂复调课上,教师选择几首现代音乐作品供学生分析讨论,在音乐播放过程中便已听到众多唏嘘之声,“这是什么啊,怎么一点旋律感觉都没有啊,听过记不住,这怎么被大众接受呢”,“‘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把‘真假’换成‘美丑’不是一样的嘛”,“这种乐曲作为电影配乐真的挺合适,尤其是恐怖音效……”,“太难听了,
再听下去我精神要崩溃了”……诸如这样的话语还有很多,有人说学生水平还不够,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与感受。我们不否认这样的观点,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欣赏问题的角度,即使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当他们在还未习惯并接受这种可听性较弱的某些现代音乐作品时,自身的欣赏定位又变成一个普通听众而非从旋律、曲式、和声等形态学的方法去分析。
2.音乐价值?关于音乐价值的讨论也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一次现代音乐讨论课上,同学提出了现代音乐价值的问题,指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现代音乐的受众问题,二是紧随第一个方面而引起的关于现代音乐价值如何体现的问题。在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老师例举“金字塔”模式:“音乐的受众如同一个金字塔,大众音乐在最底层,受众面最广,高雅音乐在塔尖,这就如同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这就产生一个疑问,现代音乐是如何定位的,因为受众面小,我们就将其定位在所谓在塔尖的“阳春白雪”?另外,大众音乐即便是“低俗”的音乐,位于金字塔的最底端,但是,不能忽视最底端的基座作用,若大众的音乐需求不被满足,那么这个金字塔便无从存在了。
在解释第二个问题音乐价值的体现时,老师阐释:“现代音乐作曲家的作品有时只是自己情感的表达,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音乐是写给自己听的。”我们不对作曲家抒发个人情感质疑,但是,如果忽视听众的感受但却又将其音乐示其于众,那么价值恐怕只能体现在孤芳自赏了。音乐的价值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归结到与听众心灵的共鸣之中。
3.走向何处?关于以上的讨论,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却是一个缩影。据闻现在存在一种极端现象“唯现代音乐为时尚与导向”,甚至有些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不屑与传统作曲技法,我们的理念是创新,但是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固守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而非抛弃在母土上形成的文化,直接过渡到异文化,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长久的。尤其在中国,母文化的影响,以及听众传统文化观念的渗透,将直接反映到作品的实效中。音乐作品也只有汲取母文化的营养并加以创新性的吸收,才能固基成长。谭盾的例子已是最好的证明,只有与母文化密切联系的音乐作品,与听众的文化背景相关联的音乐,才能引起共鸣,达到作曲家与听众的心灵互动。因此,这种极端若不加以正确引导,最终将使音乐走向闭塞的狭窄之路。但我们相信,现代音乐在不断成长之中,必能到其阳关大道,不断前进。
现代音乐发展至今,正逐步经历音乐创作的转型,新材料的使用、新音响效果的突破,等等,都为现代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听众带来了新的感受。现代音乐在具体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不管采用何种的创作技法、音乐表达形式,最终还是要值于母文化背景下的听众思维与习惯,最终目的还是要达到作曲家与听众的心灵共鸣。“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并非是一句空话,观昨日“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掀起一番浪花,今日,明日,现代音乐“还需目光投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