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都忙,忙点好啊”:忙完后,给他们说⼀句,我想你们了
不知道⼤家还记不记得有这样⼀则公益⼴告:
⽼太太做了⼀桌⼦菜,翘⾸以盼,等待⼉孙回来,可是电话⼀个个响起,孩⼦们都告诉她:有事,不能回来。
她着⼀⼀应答,放下电话后,喃喃道:忙,都忙,忙点好啊!
随后,镜头转到桌上⼀⼝未动、早已凉透的饭菜,那台已经没有信号的⽼式电视机,发出嗡嗡的声响。
⽼⼈独⾃坐在沙发上,背影落寞⼜孤独。
现在为了让⽣活更好,许多年轻⼈不得不外出⼯作,好⼀点的能把⽗母接到⾝边帮忙照顾孩⼦,不好⼀点的就只能把孩放在⽼家给⽗母照顾。
因为⽣活压⼒巨⼤,基本就能⼀年回家⼀次,⼀次待个8天左右,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母和孩⼦感受。
现在出现了更多的留守⼉童和⽼⼈,特别是在农村。
01
在我的⽼家有个⽼⼈已经瘫痪⼗⼏年了,第⼀次发病的时候我还在念⾼中,⽼伴照顾她⼗来年也离开了⼈世,⽽后家庭聚会时常有争吵,⽆⾮是⽼⼈的⼦⼥下⼀年轮到谁来照顾。
有时候他们吵得很凶,她就⽤祈求的声⾳说:
“你们⼲脆⼀把⽕把我连同屋⼦⼀起烧了,谁都不会被连累。”
每⼀次⽼⼈被粗鲁的喂饭、喂药,躺在⼀间不开灯,很幽暗,开了灯⼜很刺眼的屋⼦⾥,盯着天花板发呆,没有⼈的时候是孤独,有⼈的时候是争吵,以她⽽⾔,没有什么区别?
以前我觉得⼈类所能理解孤独的极限是宇宙,⼀切都是⿊暗与安静的,具有⽆穷的吞噬⼒。可现在我才明⽩过来,最⼤极限的孤独不是⿊暗与宁静,⽽是刺眼与喧闹。
那些独居的⽼⼈,多数都与⼦⼥,甚⾄其他⼈缺乏交流,就那样长年累⽉,孤独的活着,像⼀座活着的坟墓。
独居⽼⼈的晚餐是⽔饺,案板和锅,放在电视机前,包⼀个,煮⼀个,吃⼀个,他们包的很慢的,煮的很慢,吃得也很慢,等吃饱了也该睡觉了,⼀晚上终于过去了。
02
德威是来⾃⼀个偏远农村的男⼈,因为⼩时候的调⽪捣蛋,⼩学都没有上完就回家务农,后来到了结婚的年龄,家⾥给操办了婚事。因为⾃⼰没有⽂化,也没有⼀门⼿艺,不得不选择外出打⼯。
结婚后的第⼆年,他迎来了上辈⼦的⼩情⼈,这时候的他不得不更努⼒的去⼯作,这样才让他的孩⼦过上更好的⽣活。
孩⼦断奶后,把孩⼦丢在⽼家给⽗母照顾,两⼝⼜继续到外⼯作。
没有陪伴的爱,换来的却是不相识。
孩⼦也⼀天⼀天长⼤,也有了⾃⼰的思想。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可以视频电话,但是感情却没有变的更好。
想都不⽤想,孩⼦第⼀个会叫的是奶奶,第⼆个会叫的是爷爷。然后是隔壁邻居。
那⼀年,德威两⼝知道孩⼦会叫⼈了,对回家的⽇⼦充满了期待。
然⽽孩⼦第⼀次见到他的时候,没有开⼼,没有激动,⽽是害怕。孩⼦没有见过这个陌⽣的男⼈,⼀看见他就躲到奶奶的背后,然后⼩声的问道:
他们说 歌词“奶奶,这个⼈是谁啊?我不没有见过他!”
我想没有任何⼀句话有这么伤⼈,⾃⼰的孩⼦不认识⾃⼰,是⼈⽣多⼤的悲哀。
那个春节,孩⼦也没有叫过他两⼝⼦,爸爸,妈妈。
就这样春节过完了,⼜得踏上打⼯的道路。
直到后来孩⼦长⼤些了,对这些能懂些了,才让他两⼝听到久违的爸爸,妈妈。
我相信在⽣活中像德威这样的⼈不少。因为⾃⼰没有⽂化,也没有学会⼀门⼿艺,只能在外打⼯为⽣。
作为⽗母的我们总是希望孩⼦别再重蹈覆辙,希望通过⾃⼰的努⼒让孩⼦得到更好的⽣活与教育。但是却忽略了陪伴他们的童年,让他们体会到那种⽗爱如⼭,母爱如⽔。
在《朗读者》中有这样⼀句话:
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现在的我们都很忙,忙于⼯作,忙于那没有⽤的社交,忙于每天挤上末班车。但是没有没有忙于多点时间陪陪孩⼦和⽼⼈,甚⾄来⼀通电话。
我们现在的努⼒是想让孩⼦以后别再像⾃⼰⼀样奔波,是想让⽗母能安享晚年。但是我们不能保证以后孩⼦是否也会像我们这样⽽⽣活着。
⽣活是很累,很苦,但是也很甜!
希望在你忙的时候也别忘记给孩⼦,给⽗母⼀个电话,⼀句关⼼,⼀句我想你了。
⼀直都是我们以为孩⼦要这样,⽗母要这样。但是却没有考虑过孩⼦要的是童年的陪伴,⽗母要的是末年的陪伴。
忙吧,忙点好,但是等忙完了别忘了给孩⼦、⽗母说⼀句:
“我想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