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
一、“气韵”在古筝演奏中的表现
古筝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古筝也是一件极具气韵潜质的乐器。因为古筝演奏方式和风格的特殊,关于古筝的气韵表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气韵,实际上是一种“以韵补声”,在古筝演奏中,每个音并不是奏出之后任其做直线形状的消失,而是常常将余音做弯曲处理,演奏者将其颤动,或吟或揉,或颤或颠,使单音成为曲线式的运动,继而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和“气韵”。古筝中将定弦看作正声,正声以外的音视为韵,正声不足韵补之,也就是所谓的“以韵补声”。不仅仅是古筝,很多民族乐器,例如古琴、二胡、琵琶等,凡是弦乐器,都具有这种特征。
古筝古琴广义上的“气韵”就是将古筝演奏看作是一项艺术创作,和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艺术之最高审美标准。从“气韵生动”、“韵者,美之极”“凡书画当观韵”“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等论断中可以看出,凡此种种无不将其推崇为超越一切美的最高标准。它更是常常用来评论诗、书、画、乐、建筑等中国艺术,将之用来作为古筝演奏的最终目的是不为之过的。“以韵补声”的狭义之韵,对于审美范畴的广义之韵来说,前者是形成后者的基础和前提之
一,也就是说有“余音”的存在才会有“余意”的出现。所以,“以韵补声”之韵是被包容在广义之韵这一审美范畴之中的。
二、古筝演奏中“气韵”的表达
(一)古筝演奏中“气”的表达。
自古以来,关于古筝、古琴等弦鸣乐器,对“气”的总体要求是将“气”看作是内在精神力量的源泉,有了内气的协调,精神上就会显得轻松和自如,更加有利于演奏者游刃有余的演奏作品。笔者对于“气”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气,一个是贯气。
首先是调气。这其实是一个呼吸的问题,或者说是演奏中连贯、停顿适当与否的问题。每一个乐思是一个小呼吸,每一个乐句又是几个小呼吸连贯起来的大呼吸,整首音乐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呼吸构成的。所谓“气动则声发”,在演奏过程中,大臂、小臂、手腕、指尖等诸多部位通过联合运动而产生了力,在气息的运筹下最终输送到指尖。所以说,气息的顺畅决定了力的顺畅,如果气息通畅,力也通畅,演奏出的声音就是松弛且有弹性的。反之,演奏出的声音就是僵硬、干瘪的。在调节好气息的通畅程度之后,还要对气息和力量进行控制,使
之符合作品的演奏要求。在演奏强力度的作品时,为了表现出作品高昂的情绪,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快速的深呼吸,屏气凝神,将全部的力量积攒起来,通过手臂和全身的力量贯穿手指。在演奏中等强度的作品时,呼吸要相对的浅一些,气也要聚集的少一些,重点是这种饱满气息要通畅,使全身的力、臂力、腕力、指尖力相配合,从发出清脆、干净的声音。在演奏弱力度的作品时,呼吸要达到最浅,运用慢呼吸和慢抬手的动作,或者直接屏住呼吸。演奏句尾音的时候,常常会用到这种调气方法。演奏者内心一定到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波动,使音乐的气息和演奏者气息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