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新疆蒙古族民间音乐考察行记(上)
哈斯巴特尔1 崔玲玲2
(1.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10)
摘 要:这是一篇传统音乐考察行记,主要以新疆蒙古人的传统音乐为对象,考察、采访、记录他们的传统音
乐文化表演。在考察当中以音乐生活为中心,体验、观察、聆听、记录为主要手段。新疆境内生活的蒙古人,目前仍以游牧生产生活为主要经济文化类型,其传统音乐丰富多样,其中长调、短调、英雄史诗、等音乐表演形式以外,呼麦、冒顿·潮尔等多声音乐形式留存。新疆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是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珍贵的文化构成部分,对其研究,不仅丰富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体系建构,对世界蒙古学研究进程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新疆蒙古族;民间音乐;考察行记
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18)03-005-09
收稿日期:2018-06-12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跨界族卫拉特蒙古人的史诗《江格尔》及其音乐表演研究”
(项目编号:          18BD054)阶段性成果;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名栏建设专项项目“田野调查”(项目编号:NJMZ1706)专栏论文。
作者简介:
哈斯巴特尔(1976-),男,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人。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崔玲玲(1971-),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中央民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一、田野考察目的
2011年7月,由乌兰杰先生承担的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课题组,前往新疆,对新疆境内的蒙古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考察。考察组由乌兰杰、西琳、哈斯巴特尔、崔玲玲、邹小龙,
张欣,以及新疆蒙古族学者道尔加拉7人组成。考察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究竟有哪些特点,与内蒙古长调民歌之间有哪些共性和区别;二,相比内蒙古长调民歌,新疆地区蒙古族长调主要在哪些仪式场合演唱,目前长调歌手数量、职业、生存现状及长调民歌传承情况等做一次普查和了解,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全方位了解和研究做好资料基础工作;三,考虑到新疆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机
会十分难得,因此,考察范围不局限于长调民歌,还要全面深入了解新疆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二、新疆蒙古族概况
16世纪中叶,蒙古地区分为卫拉特准噶尔汗国、喀尔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等三个较大的独立政权体。[1](5)明清之际至清前期,即17~18世纪是卫拉特蒙古历史发展由兴盛到危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卫拉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分,在清代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在接下来的近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准噶尔部踞天山南北,和硕特部进入青藏高原,土尔扈特部远徙伏尔加河流域,卫拉
6
特部蒙古人是活跃于西北和北方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卫拉特蒙古人的历史,是统一多民族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卫拉特蒙古在清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它又成为清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从历史到今天,新疆是卫拉特蒙古主要居住地,因此,卫拉特蒙古音乐研究,在当今
新疆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中更具有其特殊的地位。
[2](2)
新疆蒙古族,目前主要居住于巴音郭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以外,还分布在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区。由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额鲁特部、沙毕纳尔部(清代,蒙古人将那些归属喇嘛教的属民,称为“沙毕纳尔”
)、扎哈沁部、乌梁海部、喀尔喀、察哈尔
图1.阿勒泰周边山区
图2.牧民在放驼②
图3.哈纳斯湖下游③图4.哈纳斯湖下游景④
部等构成。土尔扈特部分新、旧土尔扈特。目前额鲁特人主要分布在伊犁昭苏、尼勒克两个县及塔城额敏县等地区(额敏县,额敏,蒙古语为“额莫格勒”,“马鞍”的意思)。
三、阿勒泰地区民间音乐考察行记
(一)山谷中的回声
阿勒泰山,蒙语中念“altatai”,口语称“altai”,阿勒泰意为“有金子的山”。山石奇特,连绵起伏,有些山石酷似鹰的头部,有的酷似人的脸,千姿百态,神奇巍峨。阿勒泰山是该地区蒙古人最为尊崇的山之一,当地蒙古人认为祖先成吉思汗当时就在布儿罕山祈祷之后,躲过了灾难,建立伟业,因此蒙古人对山川河流持有一种特殊的敬仰之心,细心呵护,并每年规定日期前往指定场所举行祭祀活动。这些习俗或规则是潜移默化的,蒙古人敬畏大自然,爱护自然胜过一切,只因他们认为自然万物与他们和平相处,就要对他们尽到保护的责任,这种信仰和理念与深深影响到他们看待自然和生活世界的态度。
7月11日上午8点,考察组摄像师邹小龙联
系了当地旅游公司的小型面包车,该客车可乘坐
图5.阿勒泰山下的汗德尕特民族乡⑤
7
10人,后备箱可以放置很多行李,司机答应我们一起行走到23号,解决了交通工具,我们的田野考察工作就有了保障。从阿勒泰市到汗德尕特乡政府,需要四个小时路程。在半路看到当地蒙古人祭祀的敖包,按蒙古人的习惯,路遇敖包必须下马进行祭祀,绕敖包三圈,方可继续赶路。乌兰杰先生提议我们下车进行祭祀敖包,乌兰杰先生拿出蓝的哈达,走在前面,其他人跟在后面,乌兰杰双手举着哈达,大声吟诵着敖包祝赞词,绕完三圈之后,每人都在敖包前磕头、许愿。祭祀结束时看见敖包东边站着两位牧民,我们就主动前去问候,结果他们是哈萨克族牧民,是一家夫妻,俩人去农田干活完回家午餐,两位哈萨克族牧民都听懂了问候语,即“赛音·白努”(sain bainu),我们由于不会讲哈萨克语,没有再进行交流,与夫妻两照完合影,继续赶路,中午时分
终于到达了汗德尕特乡。
图6.汗德尕特民俗博物馆资料⑥
汗德尕特乡位于阿勒泰市东南方,该乡总人口为3758人,残疾人数205人,汗德尕特村人口679人,角沙特村人口为1570,霍布勒特村471人,阿尔恰特村为1038人。乡政府正在举行人代会,换届领导班子,因此,我们通过道尔加拉的引荐,中午时分,见到了年轻的阿勒泰民间艺人——乔伦巴特,他骑着摩托车,来到我们暂时休息的乡村大院子。大院子里,种植了各种蔬菜,院子北边流淌着汗德尕特河,河中有很多石头,河水碰撞石头之后发出的水声回响在山地间。
乔龙巴特,男,乌梁海蒙古人,1976年生,中等身材,健壮的体态,显示出乌梁海蒙古男人的特有气质。乔龙巴图高中毕业后参军,当过班长,8年的军营生活,锻炼了他的毅力和开朗的性格。
他从小跟爷爷玛尼达尔学习冒顿·潮尔。玛尼达
图7.阿勒泰民间艺人乔龙巴特与乌兰杰在一起交流⑦
尔是当地最著名的民间艺人之一,尤其是演奏冒顿·潮尔,目前还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玛尼达尔,生于1909年,1994年去世,享年90岁。1984年学者莫尔吉夫曾采访过他。玛尼达尔老人把一生的技艺传授给了他的孙子乔龙巴特,他们的学艺经历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式传承”:玛尼达尔的爷爷——呼图克;父亲——托尼克;玛尼达尔——乔龙巴特。
形成一条家族式传承链条——“呼图克——托尼克——玛尼达尔——乔龙巴特”。乔龙巴特跟爷爷学会了《额尔齐斯河之波》(也称艾奔河内蒙古音乐网
的波浪)
⑧、《阿勒泰颂》、《布谷鸟》等传统曲目。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冒顿·潮尔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程序,他从身上背着的黑布包里面拿出自己
制作的“冒顿·潮尔”,一个是他爷爷留给他的
图8.玛尼达尔留给孙子乔龙巴特的冒顿·潮尔(右边)⑨
冒顿·潮尔(右边),一个是用草根制作的冒顿·潮尔,非常单薄,用力捏一下就会粉碎(左边)。另一
个是用桦树制作的。
我们仔细观察并用照相机记录了该乐器。由
8
于我们休息的农家大院没有遮阳的地方,光线不适合采录,所以没有继续录像,采访工作推迟到第二天上午,地点定在“五指泉”旅游度假村。吃过午饭,我们大家前往汗德尕特乡北边的五指泉旅游度假村,准备在此住宿。五指泉度假村是当地乡政府接待外地客人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爽,前来度假的外地游客也不少。乔龙巴特正好也在这个度假村表演冒顿·潮尔和呼麦。我们住进两座蒙古包,听着汗德尕特河水在阿勒泰山的深谷里回荡的声音,确实有种人间仙地的感觉。晚上蒙古包非常凉,这是由于阿勒泰山附近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白天与晚上的温度差别较大,所以晚上睡觉时必须盖好棉被才能后半夜不至于冻醒。
7月12日,早晨起来走出蒙古包,山谷里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汗德尕特河及森林中的鸟叫声,山谷回荡的水声、鸟叫声在这片清洁而神奇的大地上,绘制成和谐的声音,与冒顿·潮尔演奏时发出的双声那样的相似,那样的优美而动听。
上午,在蒙古包采访青年冒顿·潮尔演奏家乔龙巴特,他不仅会吹奏帽顿·潮尔,还会演唱呼麦;也能弹奏托布秀尔、口弦等传统乐器,在当地很有名气。尤其那些当地年轻人都来拜他为师,学习呼麦和冒顿·潮尔,他现在已经有十多个呼麦和冒顿·潮尔的弟子。他演奏了传统曲目《额尔齐斯河的波浪》《阿勒泰颂》等。由于当地学者道尔加拉的推荐,我们原先要了解长调音乐的思路和目的暂时被转换,他说,这些艺术很珍贵,与长调音乐一样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来一次不容易,顺便多了解一下这些艺术,对我们以后的研究会有很好的资料价值。乌兰杰先生也是非常想了解呼麦、冒顿·潮尔等古老的艺术,今天能够遇见呼麦、冒顿·潮尔的真正传承人,可以看出他非常兴奋,与乔龙巴特开心地交流着。原先单一考察长调音乐的想法也有了变化,嘱托我们一定要多访谈、多了解。多记录。他说,这种考察机会以后很难得,所以大家要珍惜。
(二)阿勒泰地区长调
采访完乔龙巴特,道尔加拉提出要去汗德尕特乡政府看看,能不能让文化部门的人带着我们去这里比较有名的长调艺人家里,我们一行驱车到乡政府,到文化部门,我们将介绍信给他们看完之后,他们答应带我们去长调艺人。
从乡政府出来,带路的人说,长调艺人家离这不太远,步走大概需要十分钟即到。于是我们大家徒步前往。村民的房屋很有特,屋顶是灰的瓦片 ,而屋体都用白墙绘。从远处看既整洁有显眼。该乡村民的民族身份构成复杂,不仅有乌梁海、图瓦、哈萨克,还有不少汉族,构成多民族混合居住村。在乡政府文化室工作人员的带路下,我们一行人到了本地区很有名望的长调
歌手——尼顿家里。
图9.长调艺人尼顿老人⑩
长调艺人尼顿,意为眼睛,女,已85岁,乌梁海蒙古人。尼顿身体状况良好,老伴儿叫巴亚卡,父亲叫
其木格,是一位有名的猎手,他兄妹共4人,分别为奔卓格、宁格尔、其木格、嘎拉森,其中最小的嘎拉森从小就喜欢唱歌,唱歌非常好听,《猎人之歌》就是其木格等从小跟父亲学会的,尼顿也是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这首长调民歌《猎人之歌》。小时候放牧时经常在野外唱歌,很多民歌都是从哥哥们那里学会的,后来参加各种民间婚礼或宴会,在宴会上唱歌,学会很多长调民歌。尼顿说:当地的长调民歌有多种题材,如婚礼歌、游戏歌、狩猎歌、唱给父母的歌、唱给哥哥的歌、唱给妹的歌、唱给舅舅的歌等。尼顿会演唱60多首卫拉特长调民歌。尼顿演唱的长调民歌有《阿勒泰山上的鹿》(aitai hangai in bugu)、《深的枣骝马》(hureng jegerde mori)、《凉爽的阿勒泰》(serigun sihan aitai)等古老的长调歌曲。其中长调《阿勒泰山上的鹿》是一首唱给父母的歌曲,歌词如下:
高山杭盖之鹿,游牧在草丛中,苍老的父亲,我们总是想念。
美丽杭盖之鹿,驻在草坡吃草,慈祥的父亲,我们常思念。
尼顿演唱的其它长调歌曲有:《查干敖包》
9
(cagan obuga)、《清澈阿勒泰之水》(haragul altai in usu)、《灰斑点的骏马》(ho hanlzan mori)、《白的骏马》(cagan xirgal mori)、《黑斑点的骏马》(hara haltar mori)、《佛教的天空》(burhan šaji
n ugtargui)、《赞丹西日嘎》(zandan xirga)、《红玛尼图的酒》(wulan manitu in deresu)、《方正雄伟的阿勒泰》(durbeijin yehe altai)等。正当尼顿额吉演唱着的时候,进来一位老人,她非常善意地向我们微笑之后坐在尼顿额吉旁边,尼顿额吉停止了歌唱,向我们介绍了这位老艺人,她叫贺喜格泰,是她的好朋友,好邻居。可以看得出,好朋友的出现,似乎给她
带来了鼓励,尼顿额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图10.长调艺人贺喜格太(前排左一)k
贺喜格太,女,今年69岁,乌梁海蒙古人,居住在汗德尕特乡·阿哈苏木·哈日布日古德(黑鹰)村。从
小在各种宴会上听着老人或村里的长辈们演唱而学会很多长调民歌。她演唱的长调曲目有:《漂亮的红骏马》(ho hanlzan mori)、《红玛尼图的酒》(wulan manitu in deresu)、《灰斑点的骏马》(ho hanlzan mori)、《布达拉山之峰》(budala agula in orui)、《方正雄伟的阿勒泰》(turbeijin yehe altai)、《黄山峰之雄鹰》(šira hadan bǘrgud)等。其中与尼顿老艺人共同演唱的长调民歌有4首。两位老人共演唱了阿勒泰地区流传多年的、风格独特的14首长调民歌。
采访结束时已经傍晚时分,五指泉山谷的流水声、阿勒泰山谷里的布谷鸟的叫声依然那么的清晰而神秘。我们晚上将要继续留宿这里,晚风吹过身体时感觉很凉爽,而听完这些古老的长调民歌,眼前总抹不去的是尼顿老额吉那双苍老而焦脆的面容,还有那苍凉而悲壮的歌声。其实歌并不是那么的凄凉,但是演唱者的内心是不是有
很多深藏的悲苦或者有些难以言语的痛楚?总之那晚我的思绪很紊乱,不由得回想起历史,在疲惫的思绪中进入了梦乡。
7月13日,早晨我们前往美丽神奇的禾木县,禾木县浩特格尔m 村居住着很多图瓦蒙古人和乌梁海蒙古人。这一村落被绿的高山包围在中间,房屋都是用白桦树制作的木屋,夏天凉爽,适合
于高山草原牧民夏季游牧时居住。我们到达村落
图12.五指泉
l
图13.新疆图瓦人的房屋n
时下午四点已过,进入村落之后与事先联系好的联络人,一位李姓女士的带领之下,走进一家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四方型大院子,院子里长满了杂草,
院子两旁是整齐建造的木屋,是供外地游客住宿
图11.五指泉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