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理学资格认证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大量化学品的不断出现,各种化学物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越来越引起公众、媒体和政府的关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职业安全、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可持续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毒理学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1]。为了适应国家
建设和毒理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中国毒理学会于2009年起正式启动了毒理学资格认证工作[2]。
一、国际毒理学资格认证体系与互认趋势
1979年,美国率先开展了毒理学的资格认证,由独立的非营利性学术机构――美国毒理学理事会(The American Board of Toxicology, Inc.,ABT)组织承办。ABT的认证体系包括:资历与专业经验评价、资格认证考试、资格再认证。认证考试每年秋天进行一次,考试内容包括A-毒物学、B-特殊毒性和靶器官毒理学、C-毒理学原理和方法三个部分,每部分100题,认证考试是闭卷的。ABT认证的有效期5年,每5年需要通过再认证考试。再认证除了资历和经验审查外,还需要通过开卷考试和参与命题。经过35年的发展,ABT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毒物学者认证组织。目前,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0人多人取得了这一资格认证。
随后,欧洲毒理学会、日本毒理学会、韩国毒理学会也先后于上世纪90年代在各自的国家开展了毒理学的资格认证工作[3]。国际上出现了两个明显不同的认证体系:一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体系,以资历要求(如不同学历毕业年限)为前提,把通过公开举行的闭卷考试作为决定是否获得认证的基本条件;二是欧洲的认证体系,则大部分主要是以资历、经验和学术成就的评估为主,辅以小范围的面试和答辩。
2010年8月,西班牙举行的国际毒理学大会(ICT-12)期间,在国际毒理学联合会(IUTOX)常务理事和亚太毒理学会(AsiaTox)理事的联席会议上,中国毒理学会向IUTOX 提出了资格认证国际互认的建议。在广泛征求各成员学会的基础上,IUTOX正式将这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成立了由各主要学会代表组成的国际毒理学联盟毒理学认可工作委员会(Toxicology Recognition Task Force, TRTF ),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时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平坤教授和副理事长付立杰博士代表中国毒理学会作为成员参加了该委员会的工作。2013年,IUTOX由正式聘请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平坤教授担任了TRIF的熟悉顾问(Advisor )。目前,IUTOX领导下的国际互认工作正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有望在2016年达到国际原则互认的目标。
二、中国毒理学资格认证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
(一)认证原则和基本做法
中国dj联盟中国毒理学会的资格认证本着循序渐进、稳妥发展的原则,认真吸取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已有经验,先由中国毒理学会统一领导,率先进行以“一般毒理学”(general toxicology)为主的资格认证,待时机成熟后,再进一步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逐步扩展到特殊毒理学和其他分支。同时,还坚持从易到难,保持延续性的原则,在资历审查中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的特点和学科现状,合理地降低了相关要求。如考题的内容和难易方面,要求与美国ABT 的要求及例题水平相当,同时按照我国的毒理学教育体系,把美国ABT的C、B、 A部分调整为A、B、C,把试题数目由300道减少成200道,增加了少量英语题(10%);在命题内容方面,适当增加了具有中国特的考题,如药物毒理、地域性特殊毒物、中国法规等;再认证方面,基本上是完全针对国内的现实状况,采取了与国外明显不同的做法,尽量地量化了资历、经验和学术成就的评估,开卷试题中60%的题目是英文选择题,40%为中文问答题。与此同时,我们还从一开始就特别注意了与美国毒理学资格认证委员会(ABT)和日本毒理学会等的交流联系,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国际毒理学联合会(IUTOX)开展的国际毒理学家认证(IART),在坚持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保持中国特,以适应未来国际间双边、多边互认的需要。
(二)经验和体会
1.学会高度重视。在充分酝酿和调研的基础上,学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一直由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君石院士为主任、学会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副主任的认证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国范围内的认证工作。委员会成员实行任期制,充分考虑学科与区域的代表性和对认证工作的积极性。这一“高
配”的组织机构,为资格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和领导支持。
2.继续教育培训与资格认证紧密结合。为了加强我国毒理学骨干人才的培养,推动人才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推动毒理学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发展,2009年学会成立了“中国毒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该工作委员会每年举办一期“现代毒理学基础与进展”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并将其作为常态化、职能化,为会员提供更新知识、增强实力的平台。研修班已成为我国毒理学继续教育的“品牌”工程,解决了我国大学教育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的现实难题。学会还在研修班结束前进行了问卷调查,听取参加培训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这个培训班已逐步建立起全国性毒理学综合性高水平的培训体系,并已经成为中国毒理学会培训工作的品牌,为认证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改进。过去6年来,学会
在实践过程中勇敢探索,特别注意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听取各个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毒理学资格认证体系。另外,还根据学员的意见增加了进展讲座、案例讨论和新技术介绍等培训内容。每一届培训班和每次的认证考试,我们都会分发问卷调查,认真总结反馈意见,统计参加认证人员的情况,分析考试成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和建议。
4.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互认。由于我国的毒理学工作者在各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很有限,加上
我们的认证工作起步晚,只有主动作为,积极宣传,才有可能取得国际上的认可。为此,我会首先在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国际互认的建议,并积极地参与了有关国际互认的相关工作,利用一切国际场合和机会积极地说明、解释和宣传中国毒理学的资格认证体系与实践,并就国际互认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考虑各国认证体系(美国DABT、欧洲ERT、日本DJST 和我国DCST等)特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达成国际完全互任或者多边原则互认。目前,相关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为下一步的国际互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挑战与建议
第一,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得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认可,这是认证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尽管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离将资格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