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篇•经验交流
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以及自身见识的不断扩大,高中生的多种能力已然成型,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基础。当然,学生的音乐能力也是其中之一。音乐中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一般被人们理解为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学生既然是为进入社会打基础,就不可忽视音乐能力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高中生为应对高考,将大量的学习时间付诸于题海,导致多门课程被遗忘和荒废,音乐课程就是其中之一。试想,如此对待新课改中所要求的必修课程,怎么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新课改将高中音乐原本的《音乐欣赏》扩展成六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这六个模块虽相互区分,却都属于音乐范畴之内,需要高中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均有所掌握。有学者曾对新课改为高中音乐带来的新挑战进行研究,发现新课改颠覆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加入了表演和创造;冲击了传统的固有思维,音乐教学观念受到挑战;对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在新课改为教师提出教学挑战的同时,也为高中生进行音乐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音乐学习存在困难的高中生来说,将《音乐欣赏》扩展为更多的学习模块,对于他们的音乐学习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么,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水平都能在高中阶段有所发展,就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音乐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转化。
一、多一点点尊重,让学困生更有勇气
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这样一个理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主导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依次是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笔者认为,高中生吃得饱、穿得暖,在稳步发展的社会中已然处在安全的环境中,班级、家庭作为学生的归属,教师、同学、家长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师生情、父母爱,所以这时,高中生最需要的是得到外界的尊重以及自己对自己的尊重。
笔者发现,在高中音乐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往往在唱歌时得到别人“跑调”“难听”“五音不全”的评价,来自于外界的不尊重,这种负面的评价围绕着学生,必然也会使他们对自身的音乐学习无法产生自信。因此,笔者认为,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使高中生能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音乐,首先应做到的,是为他们提供互相尊重的环境,再对音乐的学困生进行更多的尊重。
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初为学生制定一套音乐课上的规章制度,如:
①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进行音乐学习。
②遵守课堂纪律,保持教室内卫生。
③互相尊重,不言语辱骂,不互相讽刺。
④按时完成音乐作业。
类似这样相关制度的制定,有利于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上更加规范、更加认真地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然而教师要明白,这一制度的制定,不仅仅是为了使全体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更加关注,更是为了要音乐学困生在一个能够得到尊重的环境中,有勇气进行音乐的学习,促进其转化。
二、多一点点赞美,让学困生更有自信
行为主义教育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个体行为的最好方法,他的著名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比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训练成乞丐和强盗”,印证着他作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极力强调行为塑造这一方式对于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虽然这一理论过于片面、剑走偏锋,却也存在着合理之处,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理论的正确方面,用以塑造高中生的音乐学习行为。
笔者经过多年对音乐教学的研究,发现无论是音乐学习的优等生还是学困生,均会在音乐学习中表现出积极的方面。即使是音乐的学困生,也会因为想要开口唱歌而进行多次尝试。音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赞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从而使学困生的转化更加简便。例如,当学困生对音乐的相关知识表现出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一倾向时,音乐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赞扬;当学困生在音乐的学习中取得进步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赞扬;当学困生的音乐知识不断得以丰富、音乐成绩有所提高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赞扬……总而言之,就是要对学困生在音乐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积极面进行赞扬,要学困
生明白,即使他们的音乐功底较差,但是音乐教师并没有因此轻视他们、抛弃他们,而是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要他们的音乐学习成绩有所改善,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浅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
李玲
(山东省博兴县教育局)
摘要:新课改为高中音乐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平台,作为一门必修课,音乐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音乐教学却受到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应试教育使学生对非高考科目重视度偏低、新课改本身所带来的挑战让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各因素的革新时对其他方面自顾不暇、学困生的存在让音乐教师的教学受到挑战……为更好地应对新课改,促进高中音乐学困生的转化,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学困生;转化策略
23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篇•经验交流
第一,兴趣小组活动能顺利地实施,必须先确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方案。这个教学计划要贯穿于高中阶段的三年之中。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我认识到这个三年的活动计划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第二,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要有保证。兴趣小组活动要严格按照活动计划要求执行,不能被其他教学活动占用。即使有冲突也要及时调整活动时间。我校兴趣小组具体活动时间是安排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至高三年级,共计开设五个学期。每学期按照正常的教学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每周安排两次,每次两课时。
第三,兴趣小组活动的硬件支持。硬件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近些年也加大了兴趣小组硬件设备的投入。如,配备了18间钢琴琴房、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合唱排练室、舞蹈练功房等,为兴趣小组活动奠定了硬件基础。除此之外,开放学校的学生琴房、音乐排练室,提供给学生在课外时间练习和训练,并安排音乐教师担任兴趣小组辅导工作。
第四,兴趣小组活动的具体开展。由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组成兴趣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兴趣小组的活动,并对参加兴趣小组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明确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杜绝“应试教育”,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坚持兴趣小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外兴趣小组
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2)教师要做一个长期的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并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每个学期要制订学期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使兴趣小组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3)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整体关注,单个指导,力求提高兴趣小组中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技能。(4)组织兴趣小组学生积极开展校内、校外的各类音乐活动和竞赛。对学生的要求:(1)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兴趣小组的每一次活动,不迟到、不早退。(2)制订学生个人的学期活动计划,能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活动中按照自己计划学习和训练。(3)要求学生遵守兴趣小组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音乐器材。
三、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及反思
定期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可以检验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效果。我校每年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成果展示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月、新年文艺演出、小型学生音乐会、合唱大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训练的热情。同样,这些活动也给学校带来浓厚的艺术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学生,让艺术学习的氛围形成了良性循环,让兴趣小组的活动不再浮于表面。但在活动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如何让音乐兴趣小组面向更多的学生,参加音乐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只有一部分,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怎样让这一部分学生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是我们音乐教师面临的难题。我想,只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能让音乐兴趣小组激起更多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官司渡,李欢.高中《音乐鉴赏》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
•编辑任壮
三、多一点点理解,让学困生更有机会
著名教学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理论中提出,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应对来访者所述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倾听和理解。同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足够地倾听和理解学生。每个学困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困难方面并不相同:有的学生天生没有音准、节奏感,导致音乐学习存在困难;有的学生因为外界的消极评价丧失音乐学习自信,从而不再主动进行音乐的学习……教师应对学生音乐学习存在困难的原因进行了解,再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配套的教学计划。
笔者认为,虽然音乐教师不像学生的班主任那样,除却对学生的教育任务还存在着对学生的德育任务,但却也有根据学生音乐发展的动态对学生施以教学的责任。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后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进行了解,也可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获得大量有关学生音乐学习的资料。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新的教学计划的制订。例如,对于天生存在音乐感缺失的同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其进行沟通,循循善诱,引导鼓励其进行音乐的学习;对于后天受到外界影响
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规则的制订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总之,教师的工作是对学困生付出更多的理解,以便能更好地制订相关计划、制度,为学困生的转化打下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笔者相信教育工作中的确存在先天音乐不足的学生。音乐教师的作用并不是面对学困生手足无措、不知所言,而是应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摆脱先天的束缚,获得音乐学习的成功。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通过新课改,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一种繁荣的景象,使学生能在新课改后切实受到新课改为自身带来的学习上的益处,使教师能在教学方面取得更加高效的成果。《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师想要真正在新课改背景下,让自己的教学成绩能有所发展,必然不能忽视音乐学习中的学困生。笔者此文立意虽不算新颖,却为高中音乐教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希望能引起音乐教学工作者的共鸣,大家共同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乐园式的高中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高中音乐新课改面临的三大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
点点音乐网
[2]熊晓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浅谈音乐课堂中如何关注“音乐学困生”[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
•编辑任壮
(上接第229页)
231--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