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古希腊
1.古希腊的代表乐器
  拨弦乐器里拉琴,常用于史诗弹唱或祭祀的场合,是希腊本土正统乐器的代表。
  管乐器阿夫洛斯管,有双管和单管两种,常用于敬奉酒神的狂欢节仪式以及悲剧演出等。
  史诗即记叙历史的诗歌,以大型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是由盲诗人荷马创作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分,均已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抒情诗来源于民歌,以抒发个人细腻丰富的生活感受为主体。
  颂歌通常用于各种集体性的节庆仪式场合。
  悲剧是一种大规模的综合性的戏剧体裁。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底斯《美狄亚》。这三大悲剧剧作家既是杰出的戏剧家,也是优秀的音乐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音乐起着烘托情节、揭示矛盾冲突、表达思想的重要作用。西方音乐史
3.音乐思想
  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它由数学所决定。
  柏拉图认为,音乐的重要社会功能是为社会教育服务,体育训练体质,音乐训练心智。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有3种目的,“教育、消遣和精神方面的享受”。
二.中世纪(封建初期单声部;中期多声部复调;晚期“新艺术”初期)
1.格里高利圣咏
  是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而命名,用于罗马教会的礼拜仪式的日课和弥撒中,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内容和形式直到8世纪左右才基本得以确定。
  基本特征:1歌词取自拉丁文的圣经和诗篇的内容;2以无伴奏纯人声男声演唱的形式;3采用单声部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进行为主,不用变化和装饰音;4音乐服从于唱词,即兴无明显节拍,依照歌词韵律长短抑扬而定。
2.多声部复调音乐
  奥尔加农是一种演唱方式。平行奥尔加农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其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从而构成二声部音乐。反向奥尔加农是两个声部以同音斜向开始,然后以四度音程平行进行。
  经文歌。两个声部都有歌词的克劳苏拉被称为“经文歌”,后来还增加到三个声部。三声部的经文歌在13世纪最为典型,最低声部是拉丁文圣咏,上方两个声部的歌词可以是新加入的世俗歌词。
3.音乐家圭多
  11世纪意大利修士圭多发明了六声音阶。9世纪“纽姆谱”被普遍使用,11世纪时,圭多总结出了四线谱,为五线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3世纪弗朗科提出了“有量记谱法”,并著有《有
量歌曲艺术》一书。
4.世俗音乐
  法国是世俗音乐的发展重地;以1213世纪的单声世俗歌曲为代表;曲调多半残显,具流行性;以情歌占大多数;14世纪末,复调织体的风格为主;后来出现了只适合上流社会之用的“宫廷式爱情”。
  德国恋诗歌手的爱情歌曲更为严禁抽象,不过使用的体裁基本与法国相同。
5.“新艺术”
  1320年前后,法国音乐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上的一致性,包括一些新体裁的确立,作曲方法的标准化和记谱法的进一步发展。
  法国新艺术音乐的代表作曲家马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世俗音乐,确立了当时法国诗歌和音乐的三种固定形式:叙事歌、回旋歌和维勒莱。
  意大利新艺术音乐的主要世俗复调歌曲体裁有:牧歌、猎歌和巴拉塔。盲人音乐家兰迪尼,
大部分作品为巴拉塔,其音乐灵动甜美,著名的“兰迪尼终止式”。
三.文艺复兴
1.“勃垦地作曲家”
  文艺复兴早期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迪费、班舒瓦是第一代优秀作曲家。创作体裁多为弥撒曲、经文歌、尚松。
2.“法——弗兰德作曲家”
  奥克冈主要成就在弥撒曲。
  若斯坎是重要代表,也是整个文艺复兴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音符的主人”“音乐家之父”。经文歌为其主要创作体裁,《圣母颂》使用标准的四声部写成,用模仿手法展开。
  罗勒创作多是“牧歌”体裁。
3.德国新教音乐——众赞歌,即新教的圣咏,是德国宗教改革中最重要的音乐文化成果,歌词译成德语盐城。通俗易唱,朴素平和,便于填词传唱。
四.巴洛克时期声乐艺术
起源于古希腊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16世纪末,歌剧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1597年,由里努契尼编剧、佩里作曲的《达芙妮》上演,宣告歌剧诞生。现存第一部完整留存的歌剧是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里努契尼作脚本的《尤丽迪茜》。
2.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跨越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个时期,《奥菲欧》是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创作特点是在歌剧中大量运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的,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3.那不勒斯歌剧是巴洛克时期歌剧在意大利传播与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过分强调音乐的主导作用,“音乐第一,声乐第二”。
4.法英德的早期歌剧
  法国成为继意大利之后,发展并形成了有典型民族特的歌剧艺术的国家,在宫廷中发达的芭蕾舞和古典悲剧的基础上萌生。第一个重要的作曲家是吕利。
  英国社会动荡不安,并处于激烈的宗教改革中,导致英国音乐文化受到严重破坏。
  德国歌剧受意大利影响。
5其他大型声乐体裁
  清唱剧是为宗教歌词所做的长篇配乐,合唱占重要地位。是天主教反改革时期的产物。
  康塔塔指包括了独唱重唱合唱、由乐队伴奏的大型套曲。
  受难乐是用音乐表现圣经中关于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古老体裁。
五.巴洛克时期的器乐艺术
1.协奏曲
  大协奏曲是器乐协奏曲中最早的一种形式,以一个小独奏组与整个乐队合作演奏。
  独奏协奏曲与今天的演出形式已基本相同,多为小提琴而作,著名作曲家是维瓦尔第,是18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作曲家,形成了与回旋曲式相类似的回归曲式
2.键盘体裁
  管风琴,常见体裁有:托卡塔、赋格、众赞歌为基础的体裁。
  古钢琴,与管风琴类似。其中组曲最重要特点是与巴洛克舞蹈的紧密联系,通常由德国的阿勒慢的、法国的库勒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英国的基格组成。
六.巴赫
1.器乐作品
  管风琴作品两种类型,一是复调音乐套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二是以众赞歌为基础的单乐章的众赞歌前奏曲作品《管风琴小曲集》。
2.古钢琴作品
  《平均律钢琴曲集》《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3.合奏音乐
  即管弦乐作品《D大调第三组去》《勃兰登堡第二协奏曲》
4声乐作品
  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太阳神和牧神的争吵》
  受难乐《马太受难日》《约翰受难日》
  弥撒曲《b小调弥撒》
5创作特点
  巴赫的音乐创作征服了当时除歌剧以外所有的音乐体裁,机具鲜明的个性和哲理性,沉思冥想的性质和内在思想情感,展示了巴洛克音乐艺术所能表现的崇高和庄严,纯洁和质朴。
  A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注重运用民歌、民间舞蹈音乐以及新教圣咏,使宗教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充满生活气息;b宗教音乐创作大多采用宗教题材,表现了悲哀沉痛压抑的情
感变化,不仅深刻反应作品内涵,也吻合民众的情感;c音乐大部分以严谨的复调写成,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d《十二》是巴赫对音乐史的重大贡献之一,推动了大小调体系以及功能性和声的发展与适用。
七.亨德尔
1.歌剧是他最喜爱的体裁,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倾注于歌剧创作,作品约有40部。《阿尔米拉》《狄雅达米》
2.清唱剧《扫罗》《弥赛亚》《以列人在埃及》《参孙》
3.器乐《水上音乐》一共由20段欢快的乐曲组成
4.创作特点
  a歌剧延续意大利正歌剧传统,咏叹调类型多样,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技巧,重视管弦乐队的作用;b清唱剧是代表他最高成就的体裁,音乐风格宏伟而纯朴,并伴以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史诗般的宽广与博大,合唱为整体结构的基础,成为表现音乐作品和营造气势的最
有效手段;c器乐作品节奏鲜明,和声清晰,旋律有没,表现单纯而又高尚的抒情,广泛吸收各国的音乐特征,是最具国际性的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