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古筝教学反思
今日翻看珍宝们的学琴记录,部分珍宝跟着培训部一起成长,从零基础学起到现在也有将近一年半快两年时间了。然而让我担忧的是同学的曲子练得是不少,可在基本功上却有些薄弱,所以在部分乐曲中的技术环节中表现不出。一路习筝的过程中,我是深有体会的,基本功的训练是特别枯燥乏味。所以珍宝们一上琴就开始弹奏乐曲,没有单独训练过手指的分解练习。经过反复琢磨,我发觉自己在教学原来有着误区,把之前在北京的教学法和幼儿教学分开,原来一贯认为,北京那边的同学多数以古筝专业为主,平均训练在8小时左右,而当地同学以古筝为辅,平均训练都在一个小时。担忧在教学上太高要求会导致珍宝们的厌学心理,所以一贯反复从乐曲,技巧上分开教学。从而让她们有了选择性自由练习的习惯,而对难点躲避不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在培育习惯”,幼儿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按部就班的,要求得由低到高。逐步积累,渐渐定型。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今日跟导师请教探讨了幼儿,少年习筝的心理阶段。目前大多珍宝都是一种依靠性太强的学习立场,在学习过程和练琴中对老师、对家长有着剧烈的依靠性。这表现在:从调弦到视谱,从手指的用力到每一个指法,事事都要老师指引,都由老师包办,而同学自己根本不动脑筋,只有被动地、囫囵吞枣地
、机械地接收。第一,是儿童本身的天性,即儿童天生的对成人有一种依靠,第二,是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忽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只灌输不启发,造成同学被动学习、不擅长动脑。在这种不良的教育影响下,同学简单产生依靠心理。所以在教学上避开对同学“过分指引及援助”,要逐步培育少儿能独立地、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弹琴。还有就是躲避,孩子会用许多小花招躲避自己可怕的事情。我听过很多家长反映比如让孩子练习时会说“我先吃点东西,喝点水”“上个洗手间”再戴上指甲缠个胶布二非常钟,等等。其实,这是孩子在有意拖延时间。等到孩子坐上琴凳后,也时常会各种借口开小差。呵呵,这些不妨在练琴前设定时间给她们空间去完成,但是不能算在练琴的时间内。
  在目前看来,需要大胆创新转换教学观念,积极户外训练活动,定期考核基本功水平,重新制定教学方案,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当然这些也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及协作。在课堂上我能做到的是的教学及引导,而同学们回家多数接触的跟自己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所以陪练的家长们,多鼓舞孩子们,用欢乐的心态去感染她们!最末,让我们共同努力看到珍宝们健康成长! 深圳古筝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