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何以夜探石钟山
《石钟山记》中记述了苏轼父子考察石钟山的情景:
至奠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月夜绝壁之下,湖水之上,阴森恐怖,使人心动”“大恐。读者顿生困惑:苏东坡何以夜入险境?这岂不有悖常情?其实;苏轼父子夜探石钟山,似不合情,实合于理。原因有四:
其一、行程紧促
元丰七年六月,苏轼自齐安(今湖北黄冈)卸职调赴临汝(今河南临汝)副团练使,舟行顺便送长子苏迈赴任饶之德兴(今江西德兴)县尉,官身私行,时间紧迫。至湖口观石钟山,实为抽空为之。访向寺僧(苏轼外儒内佛特点使然),视为必要,况且欲以右钟山命名问题请教,此举万不可省;持斧择石扣击辨声,应采送往等事,耗去白昼宝贵时光,明天后日,不便留连。
其二、释疑心切
朝闻道夕死可也。求真知解疑惑只争朝夕,是大学者做学问的共性。亲启揭开石钟山命名之迷,苏轼久有此志,今幸临其地,迫不及待。
其三、夜静无扰
山命名以钟;须考声以证。白日都阳湖舟多人众,环境难免嘈杂。而夜晚寂静,少外界干扰,适于静察其声。夜深人静,又兼月明,正是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其四、求知无畏
一般士大夫,或对石钟山命名问题不感兴趣,或不敢担惊涉险,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虽萌生过心动欲还之念,但素爱聊发少年狂的性格,大无畏的精神使他战胜恐怖,能够全身心投入调查,终于目见了山下皆石穴罅与当中流之石空中而多窍吞吐风水的现象,耳闻到噌眩与窾坎镗鞯如钟的天籁之声,从而终得命名之实,明确认识到郦元之简”“李渤之陋。苏东坡知难而上,令人赞服。
《石钟山记》一文,旨在强调遇事须天籁之爱mp3下载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重要性,苏东坡夜访石钟山,是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更给后人处世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河北唐县第一中学 0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