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汇总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摘要:为了准确评价洞庭湖所处的营养状态,进而为湖泊富营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2002年洞庭湖监测数据为依据,在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比较适合洞庭湖富营养状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了洞庭湖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并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证。分析了洞庭湖水体中氮、磷分布情况,采用指数评价法和浮游植物评价法划分了洞庭湖的营养类型,阐述了总磷与洞庭湖富营养化的关系,提出了减少总磷和防止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
高鑫老婆关键词:洞庭湖富营养化评价指标
富营养化的含义是指湖泊、水库、缓慢流动的河流以及某些近海水体中营养物质(一般指氮和磷的化合物)过量从而引起水体植物(如藻类及大型植物)的大量生长。其结果是引起水质恶化、味觉和嗅觉变坏、溶解氧耗竭、透明度降低、渔业减产、死鱼、阻塞航道,对人和动物产生毒性。富营养化是水体由生产力较低的贫营养状态向生产力较高的富营养状态变化的I种
自然现象,为了准确评价湖泊所处的营养状态,进而为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国内一些研究者先后提出了模糊数学评价、灰关联评价、神经网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应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影响湖泊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众多,难以根据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建立确定性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型,而且相邻两个评价等级之间的界限是不明确的,评价因子在综合评价中应占多大权重也是不明确的,导致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到目前为止,洞庭湖富营养化有2种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中营养与中富营养2种不同的结论,大多学者认同目前洞庭湖富营养化水平处在中营养状态,但对于评价指标体系未进行深入讨论。为此本文就洞庭湖富营养化评价指标结合水动力条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洞庭湖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湖泊富营养化是对湖泊过量营养盐输入的生物响应,湖泊生物量的增加将导致水体功能受损。
1评价指标与分析1评价指标与分析
李米的猜想到底讲什么洞庭湖富营养化2种评价指标概括起来包括SD、SS、COD
、TN、TP、ChIa、
Mn林书豪个人资料
浮游藻类。以2002年洞庭湖水质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1 SD与SS
夏日香气钢琴曲2002年洞庭湖水质透明度在0.05 m --1.80 m之间,全湖平均透明度为0.49 m,全湖透明度最高值出现在枯水期、最低值出现在丰水期。悬浮物含量在10.0mg/L--1 200 mg/L,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期正好与SD相反。经相关系数统计分析SD与SS的正相关系数达0.95,表明SD主要受水体中泥沙的影响,并非自养性生物(主要是藻类)大量繁殖所致。
)
1.2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高锰酸盐指数常被称为水体受还原性有机(和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洞庭湖COD含量在1.20 mg/L-5.91 mg/L之间,全湖平均值2.47 mg/L。全
年平均含量最高3.16 mg/L,南咀次之为3.03 mg/L;湖中,东洞庭湖水质COD
Mn
沅水坡头最低为1.70 mg/L)这主要与流域污染源分布有关。
1.3营养盐
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湖泊及其湖周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富营养化原因及程度就有所不同,但N,P营养盐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必要条件。2002年全湖TN含量在0.455mg/L-2.534mg/L之间,年平均1.19 mg/L,各水系中,TN含量以湘江水系最高,年平均1.52 mg/L,东洞庭湖次之为1.42 mg/L,其它水系含量在0.9mg/L 左右。全湖TP含量在0.05 mg/L--0.24 mg/L之间,年平均0.08 mg/L,各水系中,西洞庭湖含量最高,年平均0.16 mg/L,南洞庭湖次之,为0.13 mg/L,再其次是东洞庭湖,为0.093 mg/L,湘江河道、沉水河道较低,分别为0.07 mg/L.,0.05 mg/L
湘江河道TN含量高的原因主要受到上游排N污染源的影响,而其它水系TN,TP含量差异的原因,是外周面源污染、水土营养盐流失程度差异所致。
1.4 Chal与浮游植物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合素,能反映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储况。2002年全湖Chal在0.27 mg/m3~6.28 mg/m3之间,年平均1.07 mg/m3,各水系中,以松澄河道南咀最高年平均 2.88 mg/m3,湘江河道虞公庙最低年平均0.37 mg/m3.
浮游植物共检出7门35属,生物量在78 812-1 379 02s个/L之间,其中松澄河道南咀最高,沉水坡头最低。全湖优势种以隐藻纲、硅藻纲和绿藻纲为主,优属种属为隐藻、舟形藻、星杆藻、栅列藻。各水系Chal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差异,与水动力学条件,特别是流量、流速、泥沙含量以及N,P营养含量有关。
佛教音乐2.监测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根据洞庭湖环境地理位置及水文、水动力学条件的差异,共选11个监测断面。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期分别为枯水期(1月)、平水期(5月)和丰水期(9月),样品现场固定后,运回实验室,按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进行测定。2结果与讨论
2. 1洞庭湖的氮、磷分布及比值
总氮( TN)、总磷( TP)是水域营养状态评价的主要指标,高含量总氮、总磷的存在是水域富营养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洞庭湖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含量大多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类标准,已达到富营养化的浓度水平。就年均浓度而言,总氮在洞庭湖水中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即各入湖河道控制区的浓度最高,然后随入湖距离的延伸而呈现出浓度递减趋势,说明水系上游的氮流失是洞庭湖氮污染的来源之一。洞庭湖水中总氮的季节性
变化,其枯水期浓度为1. 94 mg/ L,平水期浓度为1. 21 mg/ L,丰水期浓度为0. 86 mg/ L,表明总氮含量与湖泊蓄水量大小呈负相关关系。
总磷在洞庭湖水中的分布较均匀,全湖各测点浓度虽有差异,但数值不大,全湖平均值为0. 13 mg/ L,其季节性变化,浓度(平均值)一般是丰水期大于平水期,平水期大于枯水期。一般营养盐浓度N/P< 7时,氮是潜在的限制性营养盐;N/P> 7时,磷是潜在的限制性营养盐。洞庭湖各监测断面N/ P浓度比值范围在7. 8~22. 1之间,全湖平均值为9. 9。因此,全湖各监测断面均为磷限制因子。老同学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