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浓浓语文味,悠悠古文情——关于小古文教学的点滴思考
才感晚秋,忽而已冬。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相聚一起,探讨了小古文的教学。纵观2022新课标,我们不难看出大语文观的渗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课标中也提到了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因此,对于小学阶段小古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小古文教学,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超错
了解学情,对标学习
我的眼里流着你的泪
2022新课标中,对于不同学段的孩子学习小古文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小古文时,我们应在熟知新课标内容的前提下,了解相应学段的要求,不过度拔高,也不漏掉应学知识。如三年级小古文起步阶段,对于一些虚词、助词......相应字词的学习,不应该是字字都抓,字字落实,否则对于小古文起步阶段,明显有拔高的嫌疑。
搭建支架,贵在得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永远比答案更重要,所以在小古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应注重方法的渗透。小古文起步阶段,我们更应注意给抓手,搭支架。让孩子们可以顺利过渡:
1.借用注释。在学习古文时,注释是很好的工具,一些古今意义不同的字词,通过注释我们一目了然,更有助于对古诗文的理解。         
2.细看插图。看图片可以捕捉到很多的文本信息,同时孩子们对于直观性的图片更有兴趣,能增加学习兴趣。
3.边读边想象画面。三年级我们就一直在渗透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同样可以学以致用,在学习小古文时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小古文画面,进而理解古文意思。
4.查资料。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助外力,通过资料的查、整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联系上下文。边学习,边联系,结合上下文,提取关键信息,更有助于文本整体解读。
6.巧渗方法。巧妙地在学习小古文的时候,渗透古文学习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们内化方法,比如:李芬老师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她通过连环画补充并看图讲故事的形式,渗透讲故事和倾听的好方法,讲练结合。通过星级呈现的方式评价讲故事的同学们,并且通过评价单告诉大家如何讲好故事,评价标准中的内容正是方法的默默渗透!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教与学中,我们可以不断地碰撞,激发更多智慧的小火苗,收集更多的方法。
我要的爱只在你身上存在
资源整合,旨在激趣
经常听到孩子们说:“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对于小古文的起步教学,我们更应多方面整合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孩子们的畏难情绪。就像人们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课前:功在课前,目标明晰。桜の木になろう学习古文前,师生都应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应充分整合资源,音频动画,可多方资源联动,让课堂生动有趣,增加学习的期待。学生在课前应该做好充分预习,搜集资料。在上课时,师生也应共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不打无准备之仗。
2.课中:积极互动,主动学习。
(1)评价语的转变:评价语更应该贴近学生,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结合当下热门的话题,同时重视评价过程,重视评价时学习方法的渗透,及时鼓励。
(2)以读促悟,多形式地朗读:朗读可以形式多样,调动兴趣,如:师生共读、学生赛读、个读、读等。也可在古文教学时,我们以大屏幕形式呈现古文文本最初的状态,没有标点符号的样子怎么读?竖排的时候我们又怎么样读?和古人拉近距离,也会增加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3.课后:多元作业,寓学于乐。布置作业我们也可以:课有尽而意无穷,如,古今联动式: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神话人物制作个人简介,图文结合,加上人物的故事、肖像;感动神界人物评选,写写推荐理由,个人事迹;也可选择小古文里的人物,跨时空对话,给他们写一封信。改变传统的抄字词,抄古文的形式,增加作业时代性趣味性,把被动式的作业变成主动式的呈现。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i believe歌词
2022新课标一直在强调:立德树人。而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所以我们更应该发挥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作用,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就比如说李老师执教《司马光》一课,从课始的姓名文化到汉字文化,再到民族精神的传承,到最后的经典永流传......都在时刻体现德育渗透,弘扬着文化自信,彰显着文化传承。回头细想,文化传承是少年之责,更是吾师之责!
有人说:“那些反思后的领悟,都会成为明天的路。”教无定法,学海无涯,小古文的教学更是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潜心研究。相信点滴努力也终将汇聚成星河。未来,让我们继续步履不停,路遇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