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读后感
蜀道难读后感(一)
这是一首让古今文人拍案称奇的诗章。
诗歌开篇即凭空起势,骤响彻天。诗人把三个叹词相叠,两个形容词各带一个语气词并列,另用一个比喻,来突出蜀道之难,诗句
气势磅礴,使读者在心目中对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按由秦入蜀的路线(长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岭—剑阁—成都),具体写蜀道之难。
先写蜀道开辟之难。诗歌夸张地说自蜀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后来五丁力士拽蛇导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
成了蜀道的修建。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为蜀道增添了许多神奇彩,也间接地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继写蜀道人事之难。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不乏据险作乱的先例,诗人怀着对国事的担忧、对人民的关切之情,警告当
局要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地方军阀据险作乱,残害人民。
文末的结语写蜀道之难导致的结果。行人望蜀兴叹,徒唤奈何,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人以鬼神莫测的笔法,纵横驰骋,时间上从四万八千年之前的混沌初开至战国而至中唐;空间上从长安跨越数座大山而至成都,从
上可摩天的山巅到激流回旋奔腾的深壑;其他,从行人至鸟兽,从神
话传说至当今世道……腾挪跌宕,惊心动魄,把蜀道之难渲染得淋
漓尽致。
因为了解本诗为乐府诗,形式自由,每句字数从三言至十一言,参差错落,且三次换韵,非常适合表达大自然的奇观和诗人热情奔放的思想感情。诗歌融神话、传说、谚语与景观、人事、心理于一炉,想像丰
富奇特,夸张新颖独到,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一句,前、中、后出现三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
产生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全诗从形式到内容,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特。
蜀道难读后感(二)
初知李白,是在那几句朗朗上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不知为何,那时还小小年纪的我
遍一下子爱上了那首诗,只浅浅明白,那首诗里,是乡思。因为
《静夜思》我知道了有个诗人叫李白,字太白,被人们称为“诗仙”。记忆中,有一种酒,醇香而且回味,叫做“诗仙太白”,我
不知道这酒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只觉得,李白的诗便如这酒般醇香,回味悠长。
品那一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只此一句,便贯穿了整篇文章,激昂、澎湃的感情,回味悠长的留香,豪情万丈的呐喊。我
对他的认识又深了一分,我对他的喜爱增了一分。他的“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唯美比过他人;他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细腻赛过他人;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豪
情更是胜过他人。
品那一盏“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如此一笔,勾勒出险而峻的蜀山绝壁,领世人进入那峰之间,邀世人共观那
峭壁绝岩。曾经也思考过,为什么李白的诗会如此让人沉醉入迷,
他的诗既不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怀天下,也不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可是,那一
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水终是落在了我们
心间;那一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月光终是照在了我们身上;那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声终是响在
了我们的耳畔……如此一笔,看似不留痕迹,实则带走了我们的心。
品那一壶“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仅此一句,酣畅淋漓,他带着那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声响,连同那蜀道的艰险,一
同呈现在世人前。读诗,是享受美的过程。读李清照的“唯恐双锡
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读出了满满愁丝;读李商隐的“此情可待
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读出了淡淡怀恋。唯有读李白的“飞湍瀑
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读出了万丈豪情的同时,还听到了
震耳的水流声,看到了争流的瀑布倾泻而下。
小时候,有人曾问我最喜欢的私人是谁,我说是李白。当时只傻傻的把他写的诗很多,流传至今的也有1000余首当做理由。也仅仅
是这么个简单的理由,我才更愿意去了解,了解李白,了解李白的诗。因为了解,才更愿意去细细品读,在午后的阳光下用心去感受。也曾经,为背诵不下那一篇篇长篇阔论而苦恼,但很快就被对诗所
带来的心灵震撼所替代。他的诗,如酒,悠久醇香、回味无穷;如歌,缠绵交错、余音绕梁;如画,亦真亦假,流连其中;如舞、如鼓、如
天边一抹红霞……
惨淡月光下,一个身影,左手一壶浊酒,右手一把利剑,趁着酒兴而舞,剑反射出淡淡寒光,身旁石桌上,笔墨散乱地放着,纸上,一篇文章扬扬洒洒,最显眼的,莫过于那几个字:蜀道难。
蜀道难读后感(三)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历史传说的神奇与壮美,山川景物的伟大和强悍,诗人李白的豪放与旷达,久久回荡在脑海。再读《蜀道难》,别有一番风味。
李白借“蜀道”这一特定的审美对象,通过描写“蜀道”之“难”,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悟与认识。而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就是《蜀道难》的魅力之所在。而今,往日的嗟叹与无奈都变成了
令人欣赏的美景、奇观,“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的
千年古道,也变成了宽阔的道路,行人车辆不断。
一场突如其来的人间灾难悄然而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地
动山摇,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桥梁坍塌,公路被山体滑坡、泥石
流阻断……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再一次出现了“蜀
道难”的局面。
面对困境,有的人选择面对,有的人则躲避。而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抗震救灾的重任。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自
己的身体和困难抗争,从瓦硕下面救出一个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生
命;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4999米严重缺氧的高空,空降地震灾区
救助灾区人民,创造了世界军队空降史的奇迹;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挖凿堰塞体导流明渠,排除了堰塞体溃坝湖水淹没下游绵阳市的险情,创造了世界上成功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是呀,蜀道难,但
难不倒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也难不到我们英勇的人民军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会有“蜀道难”的境遇。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文学家王国维曾把人生的境界分为三种:昨夜西风
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无论何时何地,王国维想告诉我们的是,要有那份别样的豁达、顽强和坚持不懈。
而刘墉先生则把这三种境界分别比作骆驼、狮子、婴儿。现在的我
们就像骆驼一样为了走出沙漠,就算再苦,也必须坚持。只有走出
沙漠,才有活的机会。中年的我们好像狮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为了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而拼命工作,满足自己的物质或是精神上
的需要。晚年的我们却回归到婴儿时的天真,与世无争,很淡定的
过完余生。无论我们像什么,我们都要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想做的自己。
最后,我想说,无论我们处在哪个阶段,达到何种境界,面对困境,只要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乐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钟鼓馔玉不足贵”的坦然,相信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惊喜。
蜀道难读后感(四)
昨天晚上看李白诗,自打上学课本上学过几首外,一直没看过,结果很震憾,欣赏他的洒脱与才气,心下想写篇读后感,未料有人
捷足先登,写的比俺写的好许许多,若再写肯定苍白,于是抄来,
第一次抄人家的东西。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篇开头的一句绝叫,绝不是萎缩懦弱冷漠沉沦之徒所能写出的。只有李白,只有
胸中激荡着狂涛巨澜的李白,才能从心底油然呼来,叫板而出!
只有李白,只有有着风卷残云般气魄的李白,才能让蜀道上连天的峰,壁立的悬崖,汹涌的恶水,凄凉的丛林,还有那磨牙吮血
的恐怖,全都渲染出大气磅礴的长轴画卷,才能凸现出一种惊天地
泣鬼神的崇高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空间上难度上的极度
扩张;“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时间上的极度绵延
拓展;“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五丁开山”
的巨大的神勇力量;“飞湍瀑流争喧豗”的汹涌激荡,“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奇险峥嵘,这一切的一切,在诗人如椽巨笔的挥洒下,没有一个不是突破景物常态的,没有一个不是宏大壮阔的,没有一
个不是粗拙奇谲的,也没有一个不是令人心动魂悸的!总观全诗内容,真正体现了一种雄健伟岸,高峻奇险,浑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种气
象不凡的壮阔美!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百字”,正因为情感的狂放不羁,酣畅淋漓,李白才要一唱三叹,回环跌宕;正因狂放不羁,情不由己,李白才能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上天入地,才能奇特的想象,斗胆
的夸张。正因为狂放不羁,全诗才能在情感的旋律线上,在诗歌的
整体气势上,在篇章的布局上,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急骤奔突;才
能呈现出风驰电掣般的运动美,变幻莫测的迅疾美!才能给人以长风
之出谷,雷电之惊闪,万马之奔腾的强烈的震撼力!
由于奔放不羁,豪迈恣肆,古乐府单一古板的句式,已远远适应不了李白那如长江大河般奔涌的情感了,于是,突破旧乐府的句式
特点,也就成为必然。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最长的九字句,
这些长短不齐,流转自如的句式,也只有这些句式,才能像“大珠
小珠落玉盘”一样,轻重缓急地表达出诗人奔放如风,迅疾如电的
豪迈情怀,才能涂抹出气象不凡的浪漫主义的壮丽画卷。笔力的雄
浑洒脱,龙腾蛇行;语言的参差错落,摇曳生辉,都使狂放浪漫的绝唱,平添了酣畅的流转美,起伏的参差美和动人撼人的节奏美!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当李白迷醉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陶醉在巴山蜀道上的一幅幅雄奇俊美的图画时,他的“狂放”“洒脱”,可谓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