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识记“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2个生字。
2.创设情境,引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读出节奏和停顿,默写《清明》。
3.通过借助注释和画面,读懂三首古诗,知道所写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情景,激发学生积累有关节日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2.指导背诵,默写《清明》。
【教学难点】
1.通过借助注释和画面,读懂三首古诗。
2.读中想象古诗所写的节日情景,激发学生积累诗词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题,释题明主题
1.谈话导入,读题释题。
导语: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节日有关的三首古诗,看看这些诗人笔下的节日是什么样的?请读题。要想读懂古诗,首先要弄懂诗题,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1)指名交流,老师相机补充相关节日知识,释题。课件出示:
①元日: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即春节。古人过年要燃爆竹、饮屠苏、换新桃。
②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
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认为可以避灾。
③清明: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变成一家人团聚、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的日子。清明节一般是指农历的4月4日或5日。
2.认识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同学们,你们看这三首古诗全部是写古人过传统节日的情景。诗人是在什么情景下创作这些古诗的呢?谁知道?请来说一说。老师相机补充资料。
(1)依次出示王安石、杜牧、王维的简介及创作背景。
(2)诗人和古诗对号入座,学生初读诗词。
二、诵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导语:读懂古诗的第二步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下面,请同学们先自读古诗,读通读顺读熟古诗。
1.自读诗词,读通读顺。
自读,同桌相互听读。
指名读,相机集体正音。
过渡:同学们,古诗又叫诗歌,在古代都是唱出来的,词也是根据一定的音律填写的,类似于现在的歌词。所以,这些文字读起来就很有美感,下面根据老师划好的停顿符再读,体会一下古诗的节奏美。
2.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1)根据停顿符练读。
(2)指名读。
(3)师范读。
(4)比赛读。
(5)打着节拍读。
大火歌词三、理解诗意,想象诗境
导语:古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文字,一首古诗词就是一幅画,是一个故事。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这三首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节日的情景。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再读诗词,看注释,理解诗意。
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测字意,理解诗句。
出示诗中重点词,集体交流理解。
全班交流,大致理解诗意。
3.抓诗眼交流,情景朗读,促升华。
(1)《元日》一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这暖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快乐、热闹。我们就来这“暖”意来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请同学们圈画出来。
①感受“暖”。
“暖意”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②谁“暖”?
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出示相关资料。)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请男生齐读前两诗句]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请女生齐读后两诗句]
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齐读全诗)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齐背全诗)
(2)《清明》一诗中的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欲断魂”)
路上行人指谁?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学生说理解,老师相机分享,引导情景朗读。
①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此时却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师生对读)
②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
这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师生接着对读)
③此刻自然想在附近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祛祛寒,也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
所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师生对读)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哪个字给你的感受最深?(“独”)你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想象一下:
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怎么能读出作者那种独自在外、人地生疏的寂寞心情呢?由此,引导情景朗读。
3.图文对照,检测效果。
出示画面,根据画面诵读诗词。
我说你对,说诗句描绘的场景,对答诗句。
小结过渡:你们看,学习古诗其实很简单:先是读正确,读通顺,再是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着想象着情景,再借助注释,古诗的意思自然就懂了。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自学一首写中秋节的古诗——《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四、拓展阅读,巩固学法
1.自学《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学生自读。
出示自学提示:
①初读,读正确、流利。
②再读,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③三读,思考:诗中哪些字眼给你的感受最深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释疑。
全班交流,随机点拨。
①冷:“冷露无声湿桂花”,作者怎么会发现露水沾湿了桂花,怎么会知道露水是冷的?“冷”是一种触觉,我们可以合理地想象诗人是如何接触到那清冷露水的过程。一个“冷”字,不仅是在说露水,也在说当时整个的环境,清秋的深夜,似乎连空气都是冷的。可见中秋月夜是多么寂静、冷清!
②落:当诗人说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时候,其实这个谁他知不知道是谁?对,就是自己。
不过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诗人并非一人独自对月,有诸多好友相伴,为什么他还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在阅读诗歌的时候,我们经常要借助于这种方法,才能弄懂诗歌中的丰富含义。
王建:唐朝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开始写乐府诗。30岁左右,离开家“从军走马十三年”。而后离开军队,居住在咸阳乡间,“终日忧衣食”,后来才又作了个县丞小官。
很显然,从他早年的经历看来,也并不是幸福安康的,而且那么早就离开家乡漂泊他方。当你了解到这点的时候,你能不能理解诗人虽有好友在身边,却仍然掩不住内心的那种思乡情绪?可见中秋月夜诗人内心无比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2.小结:大家在课下继续搜集有关写传统节日的诗词,借助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体会更多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
古诗词三首
读准字音  借助注释
读通诗句  借助图画
读出节奏  边读边想象
读出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