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
500年情缘
百人一首(ひゃくにんいっしゅ)汇集了日本王朝文化七百年的100首名歌,是最广为流传的和歌集。
镰仓时代的歌人藤原定家(1162~1241ぶじわらのさだいえ)74岁时,被委托设计位在京都嵯峨野的别墅“小仓山”(关东名门宇都宫家当主宇都宫入道莲生(うつのみやにゅうどうれんしょう))所有)里和室门上的装饰图样,于是藤原定家从《古今集》、《新古今集》等敕撰和歌集中,依年代先后挑选出100位介于天智天皇到顺德天皇间的杰出歌人及其一首作品,集结成《百人一首》,又称《小仓百人一首》,合计有男性歌人79人(含僧侣13人)及女性21人。
藤原定家所集成的《百人一首》相当于歌道的入门书,江戸时代以后,由于浮世绘盛行带动版画技术精进,《百人一首》以和歌搭配画作的形态普及于庶民阶层。被制成了カルタ(歌留多,即纸牌),开始在民间流传.特别是作为新年的游戏,一直受到大家的欢迎,代代传诵,家喻户晓.千百年来对日本民族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首:花开香芬芳
原诗作:难波津に咲くやこの花冬ごもり
今は春べと咲くやこの花
试译作:花开难波津,寒冬闭羞颜。今春满地堂,花开香芬芳。
此为难波津之歌,并非百人一首,是《万叶集》也没有收录的古老和歌。
关于难波津之歌最早的文献记录出现在《古今和歌集》的假名序中,意在祝福新一代天皇开始统治天下。它和“安积山之歌”并称为“歌之父母”,是学习创作和歌者首先需要模仿的两首和歌之一。但《万叶集》中没有收入,出现在《古今六帖》中。在平安时代是幼童临摹习字的初帖。
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也提到,“包封小巧,手笔秀美,香艳绔丽无比,见之目眩。老尼姑与增都收到此信,甚感为难,不知如何作答。思虑再三,谨回信
道:“前日公子所谈之事,我等皆现为一时戏言。如今公子特地传书,令人感激不已。然外孙女年轻幼稚,连《难波津之歌》都还写不规范,实难奉命。”(第五帖若紫)足见其在和歌中的地位。竞技花牌开场之曲也为此。
这是《花牌情缘》的第一集,以此作为标题既有开场的意思,也有暗指女主角千早为花,与花牌相逢之后绽放出自己风采的深层含义。
第二首:枫染龙田川
原诗作:ちはやぶる/神代もきかず/龍田川/からくれなゐに/水くゞるとは试译为:悠悠神代事,黯黯不曾问。枫染龙田川,潺潺流水深。
第十七首,作者在原业平。
在那悠远的神话时代。恐怕也不曾有过这样的美景吧。总之,那遥远的古代情景是不得而知了。你看,美艳的红叶飘落水面,映照波光流水,将龙田川染成一条美丽
红颜的锦缎,秋光中的龙田川在红叶之下潺潺流淌。
在原业平是六歌仙之一,亦是日本史上有名的风流贵公子。《伊势物语》的主人公即以其为原型塑造,二条天皇的皇后藤原高子年轻时也曾经是他的恋人,据传二人曾经私奔。
神代是日本历史上上古悠远的神话时代,《古事记》中描写的许多神话都处于此时。龙田川发源于奈良县,从龙田山下流过,自古便是观赏红叶的名胜。在原业平在宫中见到皇后屏风上绘制的龙田川上红叶漂流的景象,便作此歌赞美,但有很大一部分人认定此乃热情深藏的恋歌。
这首被定为“千早之歌”,也是女主角最喜欢的和歌。这一集叙述了童年千草对和歌热爱的开始,故而用这首千草之歌作为总切入。
第三首:映明吉野天
原诗作:あさぼらけ有明の月とみるまでに
よしのの里にふれるしら雪
试译作:朦胧曙里,皎似月光寒。白雪飘飘落,映明吉野天。
第三十一首,作者坂上是则。
自京都来到吉野,拂晓醒来,之间窗外寂月皎皎,照拂客窗一般。起身想看,才发现哪里有什么明玥,是一夜之间,飞雪弥漫吉野,反射的寒光如同月般寒冷皎洁,辉映于茫茫天地之间……
坂上是则是宇多天皇、醍醐天皇时期的歌人,三十六歌仙之一。和歌研究专家认为此首歌曲伸手李白《静夜思》的影响,因此歌中也许还会含蓄地隐藏这望乡之思,或者是对奈良朝繁华的憧憬。
这里依旧以童年时代三人的羁绊为主,充满离别之情。所以无知推测,是因为离别在冬天,也有雪景,同时充满眷恋之情,于是才用了这首和歌。
第四首:芳心何事乱簌簌樱花残
原诗作:ひさかたのひかりのどけき春の日に
しづ心なく花のちるらむ
试译作:灿灿日光里,融融春意酣。芳心何事乱,簌簌樱花残。
第三十三首,作者纪友则。
此歌对樱花的早开早谢充满痛惜之情,具有唯美风格。樱花恣意地盛开之后,为何在晴好的日子里,也凋零如斯,不由得惹起人们的一声长叹。歌中的“しづ心なく”(芳心乱)是指樱花心慌意乱地落下。也有人认为,是指作者看见樱花飘零而心慌意乱。但本篇是《古今和歌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篇之一,流丽典雅,多愁善感,充分体现了重视技巧与主观意识的风格。
纪友则为三十六歌仙之一,《古今和歌集》的撰者之一。早年即活跃于歌坛,年过四十而无官职,曾作歌次自嘲为不开花之树。
在万叶时代,由于受唐土文化之影响,梅同荻多成为和歌中的意向。沿袭至平安
时代,日本贵族文化的城市,樱花成为了吟咏的常见题材,成为王朝文化华丽风格与佛教无常观的代表。
这一集的《花牌情缘》返回当下时段,主要以太一的眼光展开。他虽然有交往的女朋友,但情怀不改,
依旧眷恋千早,在乎千早对自己的态度和感觉。可是千早对此则似乎并不在意的样子。所以和歌中樱花的“芳心乱”,与其用在千草身上,还不如说是太一的心境写照更为合适。加上暮春四散飘零之花,很是契合。
P.S.这首也是个人私心最爱的和歌XD
第五首:匆匆无影踪
原诗作:めぐり逢ひて见しやそれとも分かぬまに
云がくれにし夜半の月かな
试译作:相逢江海上,难辨旧君容。夜半云中月,匆匆无影踪。
第五十七首,作者紫式部。
初秋之夜,作者偶尔与童年旧友重逢,不胜欣喜。人在旅途的她们停下车,交谈了一阵后却又不得不各奔东西,令人感到无限惆怅。如匆匆隐入云层的月亮一样,从你的脸上,依稀还能到昔日的样子,那童年时代的回忆亦是涌上心来。此歌给人留下飘飘忽忽的印象,值得回味再三。
这首歌的格调感伤惆怅,唐诗中“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则更为厚重沉痛。
紫式部在丈夫去世后入宫为女官,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彰子。大约于公元1008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学史上极为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她的作品还有《紫式部日记》《紫式部集》。
这一集《花牌情缘》主要描写了千早与太一寻绵谷新的情节,故而用了紫式部这首吟咏与昔年旧友相逢后不得不离别之诗句。按照乍然相逢又不得不别离告一段落来说,没有比这更为合适的了。而且比起太一,千早虽然不自觉,但她下意识对绵谷新的憧憬,也能与紫式部的情怀相通。
第六首:八重樱烂漫光照九重宫
原诗作:いにしへのならの都の八重桜
けふ九重ににほひぬるかな
试译作:古都奈良城,今朝香正浓。八重樱烂漫,光照九重宫。
第六十一首,作者伊势大辅。
当时距离日本自奈良迁都京都已度过漫漫二百余年,对于旧都人们充满敬仰之情。歌中的“古都”对“今朝”,“八重”对“九重”,具有汉诗对句风格。全篇一气呵成。
作者伊势大辅,是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同时代的著名女歌人,也曾经侍奉中宫彰子。
八重樱也叫牡丹樱,花瓣多层,泽有红、绯红、萌黄,十分美丽。每年春日,
奈良城的僧都必会前往京都皇宫献上奈良的八重樱。历年举行此项仪式的时候,都是有紫式部出面接受鲜花,并且回赠和歌一首。如今却因为藤原道长的命令,人选换成了伊势大辅,权贵们自然好奇这位出身和歌世家之人的才学,而伊势大辅沉着赋诗,吟诵了这首音调流畅,技巧高超的和歌,使得“万人感叹,宫中鼓动”。
这一集的《花牌情缘》迎来的新角大江奏,这位具有古典情怀的现代女子与伊势大辅的才女形象很契合,所以有八重樱绚烂九重宫的感觉。此外千草对于和歌的理解加深,那种入水注瓮豁然开朗的感觉,与和歌中明媚绚烂的景象也很符合。
第七首:年年人不见,寂寞又秋光
原诗作:やへむぐら/'しげれる宿の/さびしきに/人こそ見えね/あきは来にけり试译作:野草千丛茂,幽深庭院荒。年年人不见,寂寞又秋光。
第四十七首,作者惠庆法师。
和歌中所描写的是京都六条河原左大臣的庭院,如今观来徒留废墟。而作者的好友安然法师曾住在这里,百年后,过去的舞台歌榭已无迹可觅,豪华的庭院变得满目凄凉,杂草荣枯,花开花落。惠庆法师在秋草森森之中,不但领悟了人世无常,盛者必衰的禅理,感伤之余,却对这种空寂的景有几分赞美。
惠庆法师是花山天皇时代的歌人,三十六歌仙之一。
本集《花牌情缘》中的桌君,虽然努力学习但缺少同伴,可谓“年年人不见”,故而“寂寞又秋光”。这两句来吟诵其人,似乎也颇为妥当呀
第八首:不闻流水声,瀑布久无源
原诗作:滝の音は/絶えて久しく/なりぬれど/名こそながれて/なをきこえけれ试译作:不闻流水声,瀑布久无源。水尽名难尽,至今天下传。
第五十五首,作者大纳言公任。
京都嵯峨野的大觉寺曾是嵯峨天皇行宫,后被改建成寺院。嵯峨天皇是文化鼎盛期,收到后世敬仰,那里的瀑布也十分有名。百年后作者面对已经干涸的瀑布,追忆昔日繁华,不禁感叹人世无常。又进一步指出世上往往有“名不符实”的现象,这类富于思考和哲理的作品在日本古诗中不多见。
大纳言为公任的官阶,本名藤原公任,博学多才,人称“三船之子”(即擅长汉诗、和歌与管弦)。同时精通朝廷礼仪与习俗,是与纪贯之和藤原定家齐名的歌人,被顺德院誉为“天下无双的名人。”
这首和歌在公任的作品中并非上乘,但由于藤原定家选编小仓百人一首的目的是为了用书法装饰小仓山别墅,所以选择了与嵯峨野有关的作品。
本集花牌情缘的主要内容是说服很久没有参与竞技花牌的西原加入花牌社,故而选取了开头两句。
第九首:欲掩不从心
原诗作:しのぶれど/に出にけり/わが恋は/物や思ふと/人の問ふまで
试译作:相思形露,欲掩不从心。烦恼为谁故,偏招诘问人。
第四十首,作者平兼盛。
梦绕魂牵地思念心上人,却怕别人知道内心的秘密。本想逞强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那心慌意乱的神却无法避免地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反而惹人注目,被盘问道:“你的神恍惚,若有所思,一定是在恋慕什么人吧?”
作者平兼盛乃是光孝天皇的玄孙,三十六歌仙之一,曾活跃于宫中赛歌会上。
关于此诗另有一段轶事。此歌作于村上天皇天德四年举行的宫中赛歌会上,与壬生忠见的和歌不相上下,难分胜负。评判者藤原实赖很为难,便偷偷地观察天皇的神,见天皇虽然不曾明确判决,却独自低吟平兼盛这首和歌,于是便将此歌定为榜首。而壬生忠见对此耿耿于怀,竟然郁郁而终,鬼魂长期徘徊与殿上,吟诵自己落败的诗歌。
此事在梦枕貘的《阴阳师》第一册第一篇《琵琶之宝玄象为鬼所窃》中也有记载。叶渭渠先生将其翻译为“深情隐现眉宇间,他人已知我相思。”壬生忠见则
为“恋情未露人已知,本欲独自暗相思。”
这一集的《花牌情缘》中太一对千早的好感除了女主角这个大笨蛋大概都能看出来,特别是庆祝生日的时候,对太一情感细腻的正面描写与刻画,将剧情整个氛围被推向高潮。故而用“相思形露,欲掩不从心。”恰如其分。
第十首:远去与相送,离情此地同
原诗作:これやこの行くも帰るも別れては
しるもしらぬも相坂の関
试译作:远去与相送,离情此地同。亲朋萍水客,逢坂关前逢。
第十首,作者蝉丸。
逢坂关位于今日滋贺县的近江国与山城国交接的关隘。是从京都通往东海、东山、北路等地的重要通道。自古商贾云集,旅客不断。要踏上旅途的远行之人也好,送别的亲朋好友之后返回京都的人也好,每天都在这里不断演出依依不舍的惜别场面。
久别的亲朋好友悲喜交集,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则无动于衷。作者以隐居世外的旁观者眼光,冷静地目睹悲欢离合与普然相逢的不可知命运,在这首和歌中流露出人生无常的宿命感。
蝉丸相传是居住在逢坂关附近的隐者,擅长和歌与琵琶。其一生无从考证,充满疑团。晚年双目失明,成为了琵琶法师。这一形象后来多出现于物语、谣曲与净琉璃作品中。在这以前,蝉丸则出现在《今昔物语集》这部文学作品中,源博雅向蝉丸学习音乐,经过三年不断的努力,终得亲授秘曲《流水》与《啄木》。
在梦枕貘的《阴阳师》第一册,《琵琶之宝玄象为鬼所窃》中,也以优美笔调记录了这个故事。其中蝉丸还吟咏了“世上走一遭,宫蒿何须分”与“逢坂关上风势急,长夜漫漫莫奈何”。而源博雅最终因为得自蝉丸的琵琶技巧,恋鬼神都为之动容,获得了极为名贵的笛子“叶二”。从而也能看出蝉丸琵琶技巧的高超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