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孟⼦解读之三
恻隐之⼼----孟⼦解读之三
(2009-05-12 17:41:15)
转载
标签:
教育
孟⼦最著名的是他的“性善伦”。其实在孟⼦提出“性善伦”之为,中国的古⼈们就⼰经提出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性理论。
(⼀)孟⼦以前的⼈性论思想
据孟⼦说,在他之前⼰经有过三种⼈性论。
第⼀种⼈性论是说:⼈性既不善⼜不恶。持这种观点的是告⼦。告⼦说:“⼈的本性是没有善恶分别的,⽆所谓善,也⽆所谓恶。它就像⽔流⼀样,你往东⽅挖沟,它就往东流,你向西⽅开渠,它就往西流。它的
流向完全取决于⼈们如何引导;它本⾝是不辩东西的。⼈性正如⽔流,是不分善恶的,就像⽔流不分东西
的。”。这个看法很有代表性,影响也很⼤。⼤家知道孟⼦是怎么反驳告⼦的这种⼈性论的吗?孟⼦说:“⽔固然可以不分东西,难道它还能不分⾼低?⽔往低处流,这才是⽔的本性。⽽⼈性向善,就象⽔往低处流⼀样,是⼈的本性”。
第⼆种⼈性伦是说:有的⼈的本性是善的,⽽另外⼀些⼈的本性是恶的。即便是亲兄弟,亲⽗⼦,本性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举例⼦说吧,⼤家都知道舜,那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明君,是天下有数的圣⼈。可是他的亲⽣⽗亲瞽瞍,却是⼀个脾⽓暴躁,⽆恶不作的⼤恶棍。⼜例如盗跖,“庄⼦”书中曾提到过的,带领⼏千⼈占⼭为王,⾷⼈⼼肝,饮⼈⾎髓,搞得天下不得安宁。可⼤家知道他的原名吗?他的原名叫柳下跖,他和那个出了名的温⽂尔雅、⾼尚礼貌、坐怀不乱的君⼦柳下惠乃是亲兄弟。为什么⼀脉相承的亲⽗⼦,⼀母同胞的亲兄弟竟然会固然相反呢?这只能说明有些⼈天⽣的性善,⽽另外⼀些⼈天⽣就是本性邪的。
谁会了解你的心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鲁孝公⼉⼦公⼦展的后裔。曾官拜⼠师,因他居官清正,执法严谨。弃官归隐后,居于柳下(今濮阳县柳屯),死后被谥为“惠”,故称柳下惠。史书记载有⼀次,柳下惠宿于城门处,在⼀个寒冷的夜晚,有⼀个没有住处的妇⼈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
解开外⾐把她裹紧,同坐了⼀夜,也没有发⽣⾮礼⾏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君⼦。孟⼦对柳下惠⾮常推崇,《孟⼦》⼀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并称四位⼤圣⼈,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辞官不做;⾝居⾼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和任何⼈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处世的⽓度,原来⼼胸狭隘的⼈会变得宽容⼤度,原来刻薄的⼈会变得⽼实厚道。像柳下惠这样的圣⼈,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第三种⼈性论是说:⼈的本性中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成分。⼈最终性善还是性恶主要还是看环境给他的影响,也就是环境使他本性中的哪⼀⽅⾯得到充分发展。我们通常说的“近朱者⾚,近墨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举例来说,⼀个⼈如果出⽣在周⽂王,周武王统治的王道盛世,就会⾃然⽽然的本性向善,成为⼀个善⼈。⽽他如果要是出⽣在周幽王、周厉王这两个暴君统治下,就会发展本性中邪恶的成份,长成⼀个恶⼈。
这三种⼈性论在孟⼦之前⼰经盛⾏了。直到今天看来,这三种⼈性观点都还是深刻和有价值的。
⼈性⽆论是善的还是恶的,或者⼈性受外⼒规定⽐如“近朱者⾚,近墨者⿊”这样的说法都不是孟⼦的出发点,孟⼦的性善论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个⼈都具有的普遍的⼼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的本性、天性的,孟⼦称之
为“良知”、“良能”。并能归之于真,这⼀点倒是与庄⼦相似。庄⼦反对外在的⼈为,主张“⽆为”以保有⼈的本性之⼼使它得到萌发成长,回归⾃然。但儒家孟⼦的⼈性论是社会⼈性论,它最终要回归社会,回到礼法森严的现实道德秩序;⽽庄⼦的⼈性论是⾃然⼈性论,最终要回归⾃然,即个体精神⾃由。儒道两家尽管出发点⼀致,道路却正好相反。⼀个实现的是⼈的社会、
历史性,⼀个成全的是⼈的个体性。
针对这三种⼈性理论,孟⼦汲收扬弃,提出了⾃⼰的⼈性主张,这就是著名的“性善伦”思想。这⼀思想可以具体地分为以下⼏个层次。
(1)每⼀个⼈都天⽣具有四种善端。
孟⼦举了⼀个例⼦来证明这⼀点。他说,有⼀天,你⼀个⼈地路上⾛着,看见⼀个两三岁的⼩孩正在⼀⼝深不见底的⽔井边玩耍,眼看就要掉到井⾥去了。⽽且这时候周围也没有其他⼈。你会怎么办呢?你当然会毫不犹豫把这个⼩孩救离井⼝。那么,我们就要问了,是什么原因让你救这个⼩孩的呢?是因为你和这个⼩孩的⽗母是好朋友吗?不是,你和⼩孩的⽗母可能素不相识。那么是因为你讨厌听到⼩孩⼦掉进井⾥的哭闹的声⾳?或者是你想在⽗⽼乡亲⾯前表现⼀把都不是。你救这个⼩孩,只是出于⼀种天性,出于⼀种天⽣的恻隐之⼼。⼤家请注
意“天⽣”这个词,我们这⾥⽤的是它的本意,也就是由上天赋予我的。
⾸先,孟⼦提出,每个⼈都天⽣具有四种善端。“善”是“善的善”,“端”是“开端”的“端”。
所谓“天⽣”,就是说这种“恻隐之⼼”是我们⼀⽣下来就具备的,是⼈们与⽣惧来的本能,是上天踢给⼈类的禀赋。
所谓“恻隐”,“恻”指“悱恻”,也就是每个⼈的⼼灵深处最柔软,最容易被打动的地⽅。“恻隐”就是感受到⼼被牵扯,⽽隐隐作痛!
孟⼦认为,⼈们看到⼀个⼩孩就快要掉到井⾥时,会不由⾃主地感到⼼⾥牵扯得难受,会不忍⼼看到这⼀幕发⽣。⽽这种“恻隐之⼼”是每个⼈都具备的,是我们⼈性的共同点。“恻隐之⼼”也就是⼈天⽣就有的善良的种⼦,是“善端善之端始,善之萌芽。
除了“恻隐之⼼”这个善端外,⼈们还具有“羞恶之⼼”,“辞让之⼼”、“是⾮之⼼”等善端。
这四种善端是⼈的天⽣禀赋,也是我们“性善”的根本。那么这四端究竞是哪四善的端呢?孟⼦说:“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辞让之⼼,礼之端也;是⾮之⼼,智之端也;这恻隐、羞恶、辞让、是⾮四⼼,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德的端始萌芽。如果我们把这四⼼充实并推⼴开来,就能培养仁、义、礼、智这四种善良的品德”。
所以,接下来的第⼆个问题是:
这四种善端是如何成长为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德的。
孟⼦还是以“恻隐之⼼”为例
有⼀天,孟⼦来到齐国王宫,游说齐宣王实⾏仁政。齐宣王认为实⾏仁政实在是太难⽽且也太飘渺了,就⼲脆说:“我不⾏,因为我有个⽑病,——我贪财”。孟⼦不以为意,反⽽苦⼝婆⼼地劝道:“你贪财不要紧,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你能以⾃⼰对财物的喜爱中体会到别的⼈,⽼百姓也同样喜爱财物,并且努⼒在满⾜⾃⼰贪财欲望的同时,让⽼百姓也富裕起来,也满⾜他们对财物的需求,那就是⾏仁政了”。齐宣王还是很犹豫,⼜说:“我还有个⽑病,我好⾊”。孟⼦回答到:“当年的圣⼈太王宣⽗也好美⾊,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个⼤圣⼈。可见善好美⾊也不能成为不⾏仁政的藉⼝。只要你⾃⼰好美⾊的时候想到⽼百姓也喜好美⾊并在满⾜⾃⼰好⾊愿望的同时也满⾜⽼百姓对美⾊的喜好,那也是在仁政了”。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恻隐之⼼就是设⾝处地的为别⼈着想,将⼼⽐⼼,推⼰及⼈,也就是孔⼦所说的“忠怒之道”。》:
“⼈皆有不忍⼈之⼼。先王有不忍⼈之⼼,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之⼼,⾏不忍⼈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的性善论实来⾃孔⼦的“天⽣德于予”。孟⼦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仁政即“不忍⼈之政”。但孟⼦只承认⼼之性为⼈性,⽽把⽣理本能排除在⼈性之外,其⽬的在于凸现⼈性更本质的东西——⼼之性,以便把⼈和动物作根本区分。
孟⼦还说:“⽼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孤寡鳏独皆有所养”。先要做到在家庭内部,敬⽼,再把这种情感推⼴出去,落实到其他⼈⾝上。最终实现天下⼤同。在这⾥,孟⼦的主张体现了儒家⼤同社会的理想。“天下为公”“和⽽不同”的⼤同社会理想甚⾄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族时代,包含着儒家对于中国延绵不断历史的整体性理解,⾮常深刻。所以更显得弥⾜珍贵。后来的道家和墨家都在某种程度上贯彻了这样的主张。墨家 “天下兼相爱” ,道家“圣⼈后其⾝⽽⾝先”在精神上也与之是相通的。这⼀点上儒道墨等主流思想似乎⼜取得了难
得的共性。
孟⼦还把恻隐之⼼直接解释为“不忍⼈之⼼”。有⼀天,孟⼦还是去拜会这个齐宣王。齐宣王就跟他发牢骚说:“前⼏天,我在院⼦⾥看书,正好有⼀个下⼈牵了⼀头⽜经过。我就问他牵⽜去⼲什么。他回答说要牵到太庙中宰了祭祖。我看着⽜⾏将就死的样⼦,很不忍⼼,就跟下⼈说让他换下这头⽜,改⽤⼀只⽺来祭祠。没想到这⼀来,⼈们纷纷议论,说我⼩⽓,祭祖连⼀头⽜都舍不得,要改⽤⼀头⽺,我都烦死了”。孟⼦借机⼤发议论:“其实,⼤王你并不是舍不得⽤⼀头⽜来祭祀。只是因为你亲眼看见这头⽜就要被杀死,所以⼼中不忍。因⽽要下⼈改⽤那只你不会亲眼看到的⽺来代替作牺牲品”。也就是说你把对⽜的不忍⼼换成对⽺的忍⼼,如果⼤王能从亲眼所见的⽜的凄惨样⼦,谁想到你尚未亲眼⽬见的⽺⾝上,了解到⽺也同样可怜,把不忍之⼼推及到⽺⾝上,相应地,⼀步步把这种不忍之⼼推⼴到你先前所忍⼼的⼈、物事情上,你就⼰经推⾏了恻隐之⼼,就⼰经在⾏仁政了。
从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孟⼦是⼀个很会讲道理的⼈。⽽且,他的理想主义也并不是空中楼阁,雾⾥看花,⽽是从⼀些很具体、很严实的事情上⼀点点推⼴开去的。这就是所谓“极⾼明⽽道中庸”,是儒家的核⼼宗旨和活⼒之源。
孟⼦看重⼼的道德本性。所谓“恻隐之⼼,⼈皆有之”。“ ⽆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辞让之⼼,礼之端也;是⾮之⼼,智之端也”。⼈的四端犹如⼈有四肢的⾝体。缺⼀不可(《公孙丑》上) 由不忍⼈之⼼孟⼦得出’四端’说,所以⼈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孟⼦将善这种本性看做⽣⽽有之的也就是说是先验的。四端是⼈之本性的⾃然呈现和发端,是⼈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养浩然之⽓”也是扩充善端的途径和⼿段。那么浩然之⽓是如何养成的,我们不妨继续收听武汉⼤学哲学学院青年教师秦平博⼠为我们继续解读孟⼦思想的微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