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到了逼近高二语文月考的日子,做好每份语文月考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
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后来的伊斯兰以及____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
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目标。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也含有一些糟粕成分,因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要希望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文化心态作基础。
1、下列关于“和而不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成为有关和同之辨理论的源头。
B. “和而不同”被公认为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C.在全球化使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的今天,“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D.“和而不同”这一哲学依据,有助于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扮演好自己的角,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子不是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对三代文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B.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来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C.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D.“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而不同” 的文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
B.战国中后期儒学 “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 的文化心态,汉代以后 “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C.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源泉,体现了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D.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kui)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同“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则什已
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通“吼”)籍叱咄,则徒隶之入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黄昏来临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眄视指使 眄:斜视。 B.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舍弃,扔掉
C.燕王吊死问生 吊:安慰,慰问。 D.燕兵独追北北:溃败的军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燕昭王真诚对待并重用人才的一组是(3分)
①卑身厚币 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③而朝其门下 ④昭王为隗筑宫殿而师之
⑤与百姓同甘共苦 ⑥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趁着燕国的危乱攻破了燕国,燕昭王明白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即位后就礼贤下士,拜郭隗为师并向他请教,以图报齐国破燕之仇。
B.郭隗采用排比与层递的手法劝说燕昭王招致人才并施行王道,使自己的说辞气势充沛、说
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郭隗讲述养兽官为国君百金买马首的故事,意在阐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并不惜重金示人以诚的道理。
D.燕昭王吸引了大批人才争先恐后地来到燕国,燕昭王还与百姓同甘共苦,致使国富兵强。燕昭王二十八年时以乐毅为上将军的燕军直打到齐都临淄并最终报仇雪耻。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